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观摩课、示范课上,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高涨。然而回归常态课,传统灌输使课堂沉闷,课堂气氛压抑,学生参与度不高。文章主要对常态课的有效课堂构建进行了探讨,并论述提高常态课教学效率的几点体会,以期共享。  相似文献   

2.
在常态课教学中,备好了课,准备好了材料,也就是做好了教学的准备工作,可以说这是保证常态课质量的基础。有了这块奠基石,才能保证教师游刃有余地把握课堂,使课堂顺利进行,才有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才有可能使常态课也如公歼课一样,让学生喜欢。那么,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常态课教学如何有效开展呢?  相似文献   

3.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层次推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日益凸显在人们面前,提高教学有效性,关键在于提高常态课的有效教学,因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大部分都是常态课,常态课就是平常课,它是相对于公开课、观摩课而言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在于上好常态课.因为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情怀、人生价值观就是在常态课堂中慢慢培养和形成的。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说常态课是一日三餐的"家常饭",那么展示课就是一年一遇的"年夜饭"。正因为如此,教学不可能没有常态课,如果课堂中缺少了它,就等于没了教学。常态课是教学的核心,是返璞归真、反映教学本质、正常状态的课,是我们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研究常态课的教学策略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5.
隋国庆 《湖南教育》2007,(11):16-17
新课程理念所倡导追求的是常态的语文课堂教学。常态教学,顾名思义,指的是通常或本来的状态下简单、扎实、有效,并且必定是经得起考验、学生喜欢、老师自己满意的课堂教学。然而,当我们走进课堂听了一堂堂谓之原生态的常态课后,不得不反思:以去“浮”求“实”为核心的常态课,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面目?  相似文献   

6.
常态课对于学生平时的学习非常重要,只有平时常态课量的积累才能达到学生质的飞跃。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想上好每一节常态课,就要在平时的备课教学中多下功夫。音乐教师应该在把握准确的音乐要素、拥有清晰的教学思路,科学有效的课堂引导与课堂评价,以及教师的个人修养等方面努力提升自己,上好每一节常态音乐课。  相似文献   

7.
从听课学生视角看,思政课示范课有助于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升、课堂学习目标的高效达成、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等。但也有学生认为有些思政课示范课存在课堂表演性太浓、对常态课的示范性不强、学生获得感不高等问题,并认为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是上述问题的最关键因素。因此,教师必须从更新教学理念、善用媒体技术、创新教学形式、增强自身素养等方面,着力提升自身教学素养,推进示范课堂常态化、常态课堂示范化,彰显高校思政课示范课的示范价值。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6,(29):67-68
常态课上孩子们不愿意发言、课堂表达不尽如人意,往往是缺少安全、支持的课堂人文环境。宽松的亲和型课堂对培养学生自信的表达、纯真的交流、民主的对话十分必要。教学中教师应站在儿童的立场选择素材、感受数学的亲和;引导学生品质思考,做亲和的教师;从点滴的课堂语言抓起,让课堂充满人文情怀的语言,让常态课充满亲和的气息。  相似文献   

9.
葛春雷 《教师》2013,(33):36-36
常态课主要指日常状态下的课堂教学,它不同于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等,它没有刻意修饰,课前准备可能还不完善,甚至课堂中会出现失误。它看似平凡无亮点,但却承载着绝大部分的教学活动,担负着落实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重任。关注常态课,可以从中发现具有普遍性的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10.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这不是一个新话题,历来备受教育界的专家和教师们关注。崔峦先生说过:"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语文课的课堂就是讲求两个字"有效",而有效的语文课堂应该就是一堂扎实、朴实的课堂,学生在这一  相似文献   

11.
无论从时间还是数量上观察,95%以上的学生学习数学的时间都是在常态课中,常态课是学生所有数学课中的主体。本文认为我们要切实上好每一天的数学常态课,使数学课堂真正成为高效、智慧的课堂。一、追求朴实深刻的教材解读对常态课而言,教材解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既是  相似文献   

12.
常态课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也是新课改有效落实的关键所在。优质课既是对平常教学的超越,又最终以平常教学为依归。但不管优质课还是常态课,都要做到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这才是真正常态化的教学。要让优质课真正发挥其作用,体现其价值,最佳的形式就是回归常态。为此,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提高常态课的课堂质量,以此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何谓常态教学?特级教师任洪于对常态课的特点作了精辟的概括:常态课应该是不做作、不作秀的课;常态课应该是承认每一课是单元教学的一部分、不可能承载更多内容的课;常态课也是常有缺陷、不完美的课;常态课也是不必太去迎合听课老师的心情愉悦的课;常态课还应该是便于学习和借鉴的课。数学常态课是一杯醇香的酒,伴随学生久远而芳香四溢,它远离花哨、造作,却亲近扎实、纯朴。但常态课通过教师智慧和灵动也可精彩无限、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4.
正一、引言常态课又被称为随堂课、家常课,是相对于公开课而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教师在普通的教学环境、教学条件下开展的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常态课不需要事先打磨和预演,也不需要刻意地去修饰。它是课堂平常状态的展示,是教师基于现有的教学条件,运用智慧和才能,融入个人的创造性劳动呈现出的真实课堂。[1]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每一  相似文献   

15.
观摩了许多的公开课、评优课、展示课,很想在自己的课堂中也来“山寨”一下,可是教学效果却与别人展示的相去甚远,很苦恼常态课的上法。在常态课平淡无奇中,学生除了学习知识,怎样让常态课的效率更高?怎样让学生真正走进课堂?这是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主题拓展教学不是我们的常态课,而是常态课的补充,因此,我把主题拓展课定位于别样课堂。在主题拓展课堂上,教师通过不同的视角、巧妙的设计,让学生在收获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会从主题出发,进行整体思考,生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相似文献   

17.
魏艳红 《学周刊C版》2011,(12):206-207
课堂来自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课堂只有与生活紧密结合才能散发出灵性与魅力。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如果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现实,哪怕教学过程的脉络再清晰,课堂教学的内容再丰富,课堂气氛再活跃,课也是经不住推敲的。热闹的背后,学生是一头雾水。要让学生融入书中,就必须把课上到学生的心里。本文通过对《好习惯重在养成》的教学品课来说明思想品德有效教学方面的思考和体会。  相似文献   

18.
吴建华 《教育导刊》2013,(12):64-66
教学质量的提高在于每一节课,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以常态课为土壤。我们在常态课例的校本教研中不断探索,围绕“科学、有效、低负、高质”的教学目标,持续开展校本研究。在常态课堂中,广州市荔湾区乐贤坊小学以“课堂观察”为主要方法,通过上研讨课、展示课、试验课,运用观察、评课、反思、探讨,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常态课是一种资源生成的动态课堂。优化英语常态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当今多媒体进人公开课、观摩课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大多数地方教学环境和条件并没有从实质上得到改善,我们更应该重视常态课中的教学资源。学习环境、教师指导以及学生个体行为是常态课中最具开发潜力的教学资源,我们要善于设计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贴近的情景,优化课堂结构,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学生在常态课和公开课上的学习效果差异,采用课堂观察法尝试具体描述学习行为差异,并分析其产生的心理因素,利用公开课的优势改进常态课的不足,以便更好地促进常态课的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