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服务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学科馆员的服务对象、服务范围、服务方式等方面,论述了学科馆员在个性化服务的过程中要针对个性化服务的特点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技能和水平.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我国医院图书馆开展学科馆员制度的现状,阐述了医院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立的必要性,提出了建立医务人员信息个性化服务系统、开展个性化的深层次文献服务、充分发挥学科馆员在建设适应读者个性化需求的馆藏文献资源中的作用、为医务人员提供信息检索技能指导和培训等学科馆员开展个性化服务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3.
学科馆员制度与个性化信息服务已成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不可忽视的特色服务。沈师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开展了学科馆员实时参考咨询、嵌入式教学服务、学科馆员个人博客、MSN服务以及SN工作室等创新服务模式,真正实现了以科研人为本的学科馆员个性化服务模式的使命与价值。  相似文献   

4.
论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中的“学科馆员”制度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含义,指出学科馆员制度建设是高校图书馆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的重要途径,论述学科馆员的岗位职责、任职条件及培养方法,阐述学科馆员服务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成功尝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科馆员制度与个性化信息服务已成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不可忽视的特色服务。论述了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人文价值,推介了图书馆网络环境下学科馆员开展的实时参考咨询、嵌入式教学服务、学科馆员个人博客、QQ、MSN服务以及SN工作室创新服务的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6.
基于数字图书馆的学科馆员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学科馆员制度的发展,分析学科馆员与数字图书馆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研究学科馆员新的服务模式,包括智能管理服务模式、知识智能导航服务模式、合作咨询服务模式、用户个性化Web定制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7.
研究型大学图书馆模式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型图书馆以提供个性化服务为其特色。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由学科馆员来完成。学科馆员的本职工作是学科文献研究,同时学科研究也将是其不可或缺的工作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试论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曾微泊 《图书馆》2005,(1):88-89,101
学科馆员是网络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发展的结果,学科馆员制度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服务理念。本文介绍了学科馆员的背景以及高校要重视建立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实行学科馆员制度关键在人才、加强学科馆员的选拔和培养以及学科馆员制度是具有主动性、开拓性的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9.
从学科馆员的视角,以重庆文理学院图书馆为例,分析了目前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现状,揭示了学科馆员服务创新应遵循适应性、操作性及个性化原则,提出了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创新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0.
学科馆员与个性化服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芸 《晋图学刊》2009,(1):53-55
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是根据用户需求提供的特定服务,本文从学科馆员参与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出发,对学科馆员参与教学科研服务进行了论述,同时对找准个性化服务——立足构筑学科个性需求服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界定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学科馆员在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中的作用和优势,阐述学科馆员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应扮演的新角色。  相似文献   

12.
试论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中"学科馆员"制度的建设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首先阐述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涵义,指出学科馆员制度的建设是高校图书馆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的重要途径,然后较详细地论述了学科馆员的基本素质、岗位职责和绩效考评等.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学科馆员服务在我国已走过十余年的历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过去的以文献检索获取为中心的服务,到现在的针对和嵌入具体用户群体、以个性化设计组织知识化服务为中心的学科馆员服务,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各类型图书馆在学科馆员服务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和创新变革,主动设计、引进和发展学科馆员服务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学科化服务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8  
从宣传推广资源与服务、资源保障与信息需求分析、个性化信息服务、学科情报研究以及建立学科馆员支撑平台等方面对学科馆员的学科化服务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以期更好地推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学科化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5.
基于我国学科馆员存在问题的分析,对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学科化服务开展的可行性进行论述,其内容包括宣传图书馆资源与服务、搜集整理相关学科信息、个性化服务等,为今后学科馆员更好地开展学科化服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3):145-146
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学科馆员服务在我国已走过十余年的历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过去的以文献检索获取为中心的服务,到现在的针对和嵌入具体用户群体、以个性化设计组织知识化服务为中心的学科馆员服务,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各类型图书馆在学科馆员服务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和创新变革,主动设计、引进和发展学科馆员服务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探索适应新环境下的学科馆员服务的新模式、新机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学科馆员服务的工作流程和运行机制,同时也催生了支撑学科馆员服务的工具、方法和系统,  相似文献   

17.
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创新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合作关系建立、用户信息环境构建、信息素养联合培养、嵌入式学科情报研究等四个方面探讨了研究型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创新个性化服务的途径,提出了通过优化学科馆员工作团队和分工协作机制深化学科馆员服务工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是党校图书馆在信息社会实现主动性、个性化服务的需要。党校图书馆可参照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的经验,并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分析了党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必要性,探讨了党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工作职责,提出了党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9.
基于科研用户需求的学科化服务模式与保障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科研用户信息需求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学科馆员工作实践,提出学科化服务的6种主要模式:嵌入科研一线提供学科咨询、开展提升科研人员信息素质的用户培训、为重点用户提供学科情报、跟踪科研动态开展专题服务、根据用户需求搭建个性化信息平台、以知识库建设推动研究机构知识管理。学科化服务工作的保障机制,主要体现在:充分认识学科化服务的重要性、设置专职学科馆员岗位、注重学科馆员能力建设、协同全馆构建服务保障体系、强化领导组织与管理、进行学科馆员的职业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20.
学科馆员制度作为图书馆一种个性化的服务模式,是高职院校图书馆深化读者服务工作的重大举措。高职院校图书馆应结合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图书馆的功能定位,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在分析我国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高职院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