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加强学科化服务建设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入分析了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开展学科化服务的必要性,介绍了医学图书馆开展学科化服务的现状,并对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从细化工作方案、融入科研实践、把握用户需求、加强信息资源建设、提升学科馆员素质等方面对进一步加强学科化服务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高琦 《图书馆学刊》2014,(6):102-103
医院图书馆为了适应临床医学学科新信息需求引入学科化服务新模式。医院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新模式主要包括:构建基于临床医学学科的数字资源的体系、建立临床医学学科化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临床医学学科馆员制度、建立临床医学学科博客服务系统。学科化服务模式不仅提升了图书馆为医院临床、教学和科研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效果,而且也适应了临床医学学科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3.
国外生物医学科研数据管理服务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生物医学领域科研人员对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的需求,分析了国外生物医学领域学科馆员为科研用户提供的数据管理服务,美国NIH生物医学学科馆员支持科研课题研究数据管理服务的模式、内容和效果,探讨了国外生物医学数据管理服务对我馆学科化服务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与学科化知识服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文从分析高校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的需求、学科馆员素质要求和知识服务模式入手,论述了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工作模式,指出为用户提供深层次、专业化、知识化、特色化的知识服务是提升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的必由之路.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将成为高校图书馆未来最具潜力的一种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5.
文章描述了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发展的现状,以日益个性化、多元化、知识化的高校用户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提出了通过加强管理体制建设、制定学科建设规划、提高馆员学科素质和创新学科化服务工具等几个方面来促进学科化服务的开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6.
泛在图书馆与学科化服务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泛在图书馆意为无所不在的图书馆,是图书馆服务的泛在化,被认为是未来图书馆的重要型态和发展模式。从泛在图书馆的角度认识今天的图书馆服务,本文提出,必须从基于物理图书馆的传统服务,转变为基于用户的学科化服务。为此,学科化服务需要确立如下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从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到用户的学科馆员;从以利用图书馆为目标到以利用信息和知识为目标;从各自为战到协同工作;从信息中介到科研合作伙伴;从提供资源利用的指导到充当用户的信息环境顾问。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在学科服务工作中为了解决科研团队的需求、学科馆员资源短缺和学科重点资源建设不平衡的矛盾,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推出"科研团队信息专员网络"的计划,并以具体实施的方法和取得的成效为例,阐明了在学科服务工作中培养信息专员可以提高科研团队整体信息能力,使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得以有效地延伸和深度地嵌入。  相似文献   

8.
介绍匹兹堡大学图书馆系统开展的建立支持科研与教学的新型学科馆员制度的改革,从其最新发展规划、学科化服务新框架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以及在开放获取方面的新进展,梳理出匹兹堡大学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发展脉络与方向。匹兹堡大学图书馆从组织架构和发展框架上强调建立彻底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的学科化服务新模式,为国内研究型图书馆建设学科馆员制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高校图书馆学科信息共享空间服务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科服务已经在高校图书馆发展起来,而学科信息共享空间(简称为SIC)环境赋予了学科服务新的内容,SIC的服务环境和理念又为开展学科服务提供了最佳平台。SIC不仅能为用户提供贯穿学习、研究活动全过程的学科化服务,还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高校用户专业化、个性化、知识化的深层服务需求。文章从SIC学科馆员的建设、学科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高校师生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参考文献10。  相似文献   

10.
在总结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已有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从与科研过程结合的程度、对信息需求的了解、与一线用户的关系、服务的深度、服务的内容、信息平台和工具的利用、学科馆员专业知识的掌握等七个角度剖析科研院所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目前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学科化服务"协同和嵌入"的宗旨和目标,探讨科研院所图书馆深化学科化服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 以对研究生的学术资源需求和学科服务需求的调研分析为基础,构建基于研究生学习和科研活动周期的学科服务体系,深化学科服务模式,为高校图书馆向研究生提供全面且有针对性的学科服务提出对策性建议。[方法/过程]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调研方式,针对不同年级和学历层次的研究生群体特点,分析完整的研究生学习和科研活动周期,掌握不同阶段研究生的学术资源需求和学科服务需求。[结果/结论]提出基于研究生需求的学科服务策略性建议:立足研究生完整的学习和科研周期,制定有针对性的学科服务方案,构建专业的研究生信息素养培训体系;设立论文写作中心、学习研讨空间和创意活动空间,满足研究生各方面的科研和活动需求;完善以研究生需求为导向的学科服务模式,推进高校图书馆全面学科服务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面对高校学部制的改革,研究与探索重庆大学图书馆在学部制下的学科服务新模式,以便能更好地为本校学部用户的科研和学习提供更专业的学科信息与知识服务。[方法/过程] 重庆大学图书馆构建学部制下的学科服务创新模式,以服务学部用户为导向,创建学部制下的学科服务机制,搭建学部制下的学科服务交互平台,并依托该平台重点深化拓展学科服务的五大范畴:信息素质教育、资源建设、科研支撑、学术评价、学者库建设。[结果/结论]重庆大学图书馆学部制下学科服务创新模式的实践显示,该模式能够大范围覆盖学部用户,挖掘用户的隐性需求并提供多层次的创新服务,更好地支撑学部用户科研和教学。  相似文献   

13.
指出随着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与学科化服务的发展,一些问题日渐凸显,尤为突出的是学科馆员面对超量用户,该如何调整,才能在服务覆盖率和服务深度之间保持平衡?提出"学科馆员-用户关系紧密度"的概念,通过对学科馆员服务记录的分析,依据工作量与工作内容判断学科馆员与用户的关系紧密度,结合研究所重点方向与重要科研人员情况,为学科馆员合理安排时间精力提供有效的参考,以期提高学科化服务工作的效率和显示度。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校实行“学部制”改革后,图书馆工作如何创新的问题,介绍学部制下学科的发展、科研集群的形成、院系的整合对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要求。图书馆可以通过服务体制的优化、服务方式的转化、系统平台的升级以及鼓励馆员研究学术等措施来创新服务。学术信息资源、馆员学科背景、用户需求以及学术氛围是学部制下图书馆工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当前各大高校图书馆对于学科服务平台的建设已经进入瓶颈期,而互联网虚拟学术社区正不断发展,将虚拟学术社区的服务引进学科服务平台,将改善平台用户的交流方式,提高用户与学科馆员之间交流的效率,也为用户之间的科研合作提供平台。[方法/过程] 通过网络调研总结归纳学科服务平台与虚拟学术社区所提供的服务,利用问卷调查法及Kano模型对网络学术服务进行需求分类,并进行功能优先度分析。[结果/结论] 将学科服务平台与虚拟学术社区所提供的服务进行融合,共得出26项服务,分为期望、魅力、必备、无差异四种类型,并针对各类型提出FULink学科服务平台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借助于数据驱动决策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文史学科精准化服务探索。[方法/过程]参考数据驱动决策相关理论和文史学科精准化服务的需求,搭建数据驱动的服务实施框架,系统收集图书借阅数据、门禁数据、研究成果数据、问卷调查数据、用户咨询数据、意见反馈数据等,通过数据分析结果指导学科服务实践。[结果/结论]经过数据分析获得学科忠诚用户和关键用户,了解文史学科用户的文献利用行为特点和需求,找到学科服务开创期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及用户对教学、科研、管理支持的方面需要,并以此为依据提出精准化学科服务策略。  相似文献   

17.
用户驱动的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框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美数家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创新活动为实际案例,用流程图的形式,揭示了在3种不同的学科服务创新模式下,用户驱动学科馆员进行学科服务创新的现状与过程,并以实际案例探讨了学科服务催生新的图书馆管理体制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的整体框架。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指出:在新的信息环境下,嵌入用户实体空间、虚拟空间以及图书馆馆内空间,为用户教学、学习、科研提供全方位的知识服务,培养用户的学习、研究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图书馆学科服务变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专业搜索引擎在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专业搜索引擎及其技术特点,针对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中科研和专业学科的特殊需要,运用专业搜索引擎的技术优势和特点,为用户提供专业学科信息资源的搜集,进一步增强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系统的服务能力.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