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5 毫秒
1.
在重大国际比赛中,世界一流运动员怎样才能发挥实力呢? 筑波大学体育科学系副教授村木正人通过对1984、1988年两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及1987年在赫尔辛基举行的世界田径锦标赛上的田径资料分析,就径赛通过百分比看出,在100米、400米的成绩上,运动员参加正式比赛的成绩与赛前  相似文献   

2.
浅析田径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田径运动的特点,指出了影响田径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心理因素和田径运动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以及田径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和运动训练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田径运动员训练与比赛的实际,分析田径训练与比赛的兼融关系及两者相结合的训练方法。旨在使田径运动员的训练适应新赛制的要求,培养运动员对比赛的适应性、形成和持续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提高田径运动训练的整体效果。为田径训练界同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李忠 《体育世界》2009,(12):86-87
根据这几年我对学校某些田径运动员的实际观察,对运动员在运动训练、比赛规律及赛前训练安排进行深入总结和探讨。研究后认为如何合理安排训练与比赛,尤其是赛前训练的安排,对运动员心理状态的调节,将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只有在比赛前对各种因素进行有效地调节,合理调控运动员使之达到最佳竞技状态,才能在田径比赛中创造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5.
田径运动员的赛前心理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广泛应用,田径技术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比赛更趋紧张激烈,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已成为影响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揭示运动员心理特点与运动成绩的内在关系,对于提高田径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田径运动比赛独立性强,有些项目强度要求高,体力消耗大,对田径运动员的心理能力要求也较高。如何培养和增强他们的心理能力,使其在复杂多变的比赛中保持镇静的情绪,并为将来的高水平训练、比赛打下基础,已成为当代田径运动员训练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从事青少年训练的田径教练员心理训练认识的调查。提出青少年田径运动员  相似文献   

7.
由于青少年田径训练偏重于专项成绩的提高,而忽视“规范化”的基础训练,影响了后备人才的培养。为了使青少年运动员有一个扎实的基础,以便我国田径运动员早日接近世界水平,因此提出树立“规范化”教学训练的指导思想,阐述教学、训练、比赛“规范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西德田径运动员近年来在世界比赛中取得的良好成绩显然是同西德正在实施的年龄组和少年级运动员训练计划有密切联系的。因此这项富有成效的计划的基本思想已引起各国田径界人士的广泛注意和研究。几年前西德开始设立一项运动员的循序渐进的全面训练计划,计划中特别注意青少年的总体利益。以往的计划过分重现年龄组少年运  相似文献   

9.
女少年铁饼运动员于厚润,1964年7月9日生,身高1.81米,体重72公斤。原吉林省辽源市业余体校学生,1979年9月考进北京体育学院运动学校田径班(改练铅球)。1980年3月在重庆市举行的世界中学生运动会田径选拔赛中以46.80米的成绩取得女子铁饼第一名,接着又在意大利都灵举行的世界中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  相似文献   

10.
美国优秀田径运动员刘易斯是世界著名跳远与短跑选手之一。他生于1961年7月1日,身高1.88米,体重80公斤。父母亲都是田径运动员,父亲比尔·刘易斯是一名天赋的短跑运动员,并且还是一名橄榄球运动员。母亲伊夫林是一位跨栏运动员。因此,刘易斯从小就受到家庭的熏陶,常常跟随父母亲观看两位哥哥的训练和比赛,父母亲就是他的启蒙教练。十岁那年,他的父母亲曾带他去见过田径明星欧文斯,从此,欧文斯成了刘易斯学习、仿效的楷模。刘易斯从中学时开始练跳远。成绩是:中学一年级5.51米;中学二年级6.07米;中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联邦德国田径运动在世界比赛中获得的胜利是由于建立了贯穿全国的各级年龄组和少年运动员训练计划的成功。几年来,联邦德国拟订了关于全面发展的田径运动训练计划,特别是考虑到了少年儿童的根本利益。据调查发现很多在少年锦标赛获得成功的田径运动员,以后经常寻找其它活动以满足他们对运动的兴趣,这个问题不同凡响地直接引起了对联邦德国年龄组田径训练计划的重新估计和修订。国家教练们认识到发展年轻运  相似文献   

12.
美国的田径运动员可能是世界上最有天才的运动员,但他们的成绩往往显得不稳定、无规律。许多美国运动的最佳竞技状态在一年中不是出现得太早就是太晚,所以他们的最好成绩有时是在小型比赛中创造的。  相似文献   

13.
对田径运动员训练的心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当今田径运动的迅速发展对运动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动员的技术、战术水平和心理素质被认为是高水平比赛夺取胜利的关键因素.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分析了影响田径运动员运动因素有田径运动项目的特点,运动员的技术战术的特点,运动训练的心理学因素和其它客观条件等。提炼了近年来田径训练的成果,突出了心理学因素在训练中重要作用。对提高我国运动员成绩做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第28届雅典奥运会田径比赛现场直播的观察及统计分析,运用文献资料、理论分析等方法,对奥运会田径比赛的结果进行了分析,透视出了当今奥运田径比赛实力的格局状况.根据我国运动员在本届奥运会田径比赛中的表现,提出了我国今后田径运动训练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综述法,对青少年运动员田径训练特点及训练的制胜规律进行探讨,结果发现:运动负荷逐渐加大、训练的超量恢 复、训练过程和比赛相结合、防止专项成人化训练等因素是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训练的制胜规律所在。  相似文献   

16.
田径运动员在比赛中要取得理想成绩,除了技、战术运用得当外,其心理素质的好坏是非常重要的,做为高校大学生田径运动员这方面的训练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几种训练手段和方法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对高校田径短跑训练的现状分析短跑的特点是要求运动员具备在比赛中发挥最高速度和保持最高速度的能力,因此速度是短跑运动员的关键因素。如何提高短跑运动员的速度,许多教练员及科研工作者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当前高校在田径短跑训练方面客观上存在着训练期限短、时间少、条件差等实际问题。在主观上看短跑运动员成绩停滞不前甚至下降的现象——即“速度障碍”的出现,往往造成短跑运动员训练积极性下降,比赛信心不足等“症  相似文献   

18.
一、影响田径运动员心理的主要因素 1、运动员的竞技状态直接影响运动员赛前的心理状态 如果运动员参加了系统的训练,身体、技术、战术等训练效果也很好,那么,他对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就信心十足,心理状态也稳定;反之,就会对比赛产生恐惧,紧张和不安。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与中国优秀田径运动员参赛情况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倩  水涛  吴东明  刘云峰  武文强 《体育科学》2003,23(3):84-87,96
本研究通过调查访问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中国和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的比赛和训练安排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比较。通过分析比较后得知,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每年的参赛次数比中国运动员多1至2倍,他们的全年比赛安排大致可分为单峰型、双峰型和赛练结合型3种。世界优秀运动员的比赛期主要安排在夏季,而中国运动员主要在春季和秋季参加比赛。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大学生田径运动员身兼学业与训练、比赛的双重性任务,从多学科领域分析研究,认为严格控制实际训练时间和间歇时间,每天进行有效的3小时训练,也能培养出优秀田径运动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