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兴起了新的法律变革。这场宏大变革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在以改革开放为特征的现代化模式的背景下启动的;具体表现为两个前后相继,嬗递提升的阶段;它所表现出来的五个全新特征,为中国社会生活各领域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兴起了新的法律革命。这场革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具体表现为两个前后相继、嬗递提升的阶段;它所表现出来的四个全新特点,为中国社会生活各领域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其实质是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治型法律秩序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法治型法律秩序的革命性变革。新世纪、新时代要求当代法律革命继续昂扬理性和法治的旗帜,在中国国情下,整合中西法律文化,走出一条自主型的法律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部法律文化变革的现代性取向及其代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勇 《西北师大学报》2003,40(1):120-124
由于中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发”特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应激型法治变革,使中国西部法治进程中出现独特的“时空错位”现象,进而导致西部法律化现代化变革的成本增大;对西部法律化的现代化变革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同时保证未来西部法律化模式的开放性生成,不但对顺利推进西部开发的法治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形成自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模式和法律化传统亦具有重大的理论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释义及其与西方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法律化是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社会意识形态、社会规范、制度和社会心理中有关法的那一部分形成的一个统一的体系。中国传统法律化是指从上古传说时代至清末修律为止,广泛流传于中华大地的具有高度稳定性和持续性的法律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传统法律化集体本位的总体精神,无讼息争的心理倾向,德主刑辅的理论学说,视法律为工具的价值判断。在客观上,传统法律化又表现为法典编纂和皇帝诏敕及案例并为法之渊源,制定法与判例法互用,国家法与习惯法并存;在司法上,重刑轻民,程序法不发达。中国传统法律化与西方传统法律化的比较,显现出其独有的特色:1、中国社会宗法家族制度是法产生的基础,而西方形成个人本位、法律与伦理相分离的渊源;2、中国传统法律化伦理色彩浓郁,而西方法律化则是在宗教精神的笼罩下发展起来的;3、中国传统法律化以集体为本位,西方以“个人权利本位”为基本理念;4、中国古代法等级观念渗透始终,而西方法平等观一以贯之;5、中国法律化是混合法,并代表了现今法律化的趋同倾向。  相似文献   

5.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两个相辅相成的基本治国方略;道德和法律在内容、性质和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在运行机制上相互分工,在功能作用和调节范围上具有互补性;中国古代的德治传统和西方的法治思想为我们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德治不是人治,法治不排斥德治;我们必须把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置于现代化建设的整体战略的高度来加以认识;在处理德治与法治的关系上,做到德法相济,标本兼治,以德为本;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同时,坚持以德治国,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健康稳定地发展创造良好的道德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6.
熊命辉 《湘南学院学报》2004,25(6):30-33,43
清末法律渊源,由于社会发展状况的明显差异,可以以清末法制变革为分水岭,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变革前,法律渊源以中国传统法律渊源为主,即律、例、会典、地方性法规、条约等正式渊源和习惯、判例、法律解释等非正式渊源。变革后,除已有法源外,从立法角度还初步形成了以宪法大纲为核心,包括宪法大纲、全国性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的带资产阶级性质的近代法律渊源体系,从立法角度打破了"诸法合体"的传统法律渊源体系。  相似文献   

7.
从诗性表达的根本含义和文化背景两个方面提示了诗性表达的基本特征,认为其外在的特征表现为具有超越作家个人情感的普遍感染力,突出语言的情感用法等;其内在的特征则是以一定的文化前景作衬托,并有赖于该种文化的认定,同时又从诗性演变必然导致诗性表达的变革、诗性表达的变革必然关涉美学的转型等逻辑关系上,论述了诗性表达的变革问题。文章并从科学理论范式演变的共同规律,阐明了诗性表达的统一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次论述了市场经济与民族法律精神的关系,认为市场经济的兴起和发展,推动着我国民族由传统法律精神向现代法律精神的转换,即从道德神圣到法律神圣;从崇尚身份到崇尚契约;从群体本位到以群体为参照的个体本位;从追求社会大同到追求公平与效率;从仰仗人格化的权力到仰仗非人格化的秩序。顺应经济关系变革和发展的要求,切实建立健全法律整合机制和以契约为纽带的社会关系模式,弘扬以群体权益和个体权益相统一的法律价值观,把效率原则纳入公平原则的轨道,以及在全社会造就尊重秩序、遵守秩序和爱护秩序的良好风气和氛围,以推动民族法律精神更新和重塑。  相似文献   

9.
本文把教育学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发展大致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以引进为主要特征的初现阶段(1901—1915);以模仿为主要特征的初建阶段(1915—1927);以“中国化”为主要特征的探索阶段(1927—1949)。在此基础上,提出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的发展主要面临了教育学中国化、教育学科学化、教育学的学科独立性和教育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四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0.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义务教育新课程的核心概念,既是亮点又是难点,但它是一个多义词,亟须厘清。在新课程改革语境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是指以主题学习的方式实现跨科目教学,以培育学生综合性的核心素养。在实际操作中,跨学科主题学习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科目A跨科目B”型与“科目A跨科目B+”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四个关键特征表现为以科目之跨为起点,以主题整合为抓手,以实践学习为路径和以素养培育为旨归,强调了其科目学习的逻辑起点,观照了学习内容组织的变革,凸显了核心素养导向下学习革命的表征。从实践策略看,跨学科主题学习应注重实施单元化,以单元作为设计实施的单位和载体;应注重主题意义化,建构有意义的综合性主题;应注重内容结构化,开展指向整合的内容选择与组织;应注重学习实践化,推进知行合一的学习方式变革;应注重评价表现化,嵌入表现性评价变革传统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1.
当代教研组文化建设,不是孤立的,是在中国学校文化变革的背景之下进行的。以“研究性变革实践”为基本指向的当代中国学校文化变革,有三大特征:一是整体性;二是转型性;三是研究性。这些特征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教研组文化,这种影响的核心是“转型”。如何在文化转型的意义上,理解教研组的转型,以及,如何实现自身的文化转型,成为当代教研组文化的重心所在。如前所述,根本的转型是教研组成员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的转型。具体体现在:  相似文献   

12.
国有化是国家主权范围内的事项。但是,随着国家间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各国对国有化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认为国有化的实施应具备四个法律要件:国有化必须以公共利益为目的;国有化过程中不涉及歧视;实行国有化的国家应给予外国投资者以补偿;国有化应依正当的法律程序要求进行。  相似文献   

13.
中国政治法律传统与人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权是西方政治法律文化传统的产物。中国传统政治法律文化没有形成人权的诸种前提,其原因在于:中国传统的宗法关系排斥契约关系,使个人难以成长;皇权至上的一元化权力体系使个人的生活不会出现系统的分割,不会形成个人的生活范围;以权力斗争排挤权利斗争,没有形成权利思维方式;儒家的世俗性特征使它难以孕生基督教式的个人主义精神和对现实的批判意识。  相似文献   

14.
迎接“入世”加快职教法律法规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TO(WorldTradeOrganization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作为世界经济重要组织,它所产生的最大影响首先是经济领域。中国加入WTO之后,将面临的必然是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的调整。经济领域的变革或迟或早都会折射到教育领域中来,这是教育变革与发展的一条规律。事实上,从9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以各种形式介入中国教育市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此,我们可以预见,中国加入WTO之后,伴随着中国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教育受到西方的冲击同样不可避免。WTO对教育的影响,有直接的和间接的,也…  相似文献   

15.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以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效存在为前提,因此,研究共分二部分,第一部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概念和特征;第二部分,研究了《农村土地承包法》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之法律规范主要存在9个方面不足,并提出建议和修改以及完善有关法律条。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幼儿教育是一种崭新的幼儿教育制度(教育性质及教育对象),具有自身的特点。同时,它也打上了历史和时代的烙印,故对新中国幼儿教育变革的评价,必须从其变革成果所持续的时间、历史影响和世界幼儿教育的发展过程来衡量;本文主要以日本、美国和英国等为参照对象,从幼儿教育的普及、课程目标、游戏、阅读教学和教育模式及幼儿教育共性背后的差异性等方面,揭示新中国幼儿教育变革的历史意义;以期为21世纪中国幼儿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深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边疆企业要改变过去陈旧的经营思想,创立营销新观念。新经济时代边疆企业经营思想应以个性化的价值认知为导向;以全方位的资源整合为手段;以核心竞争力的不断创新为动力;以多元化的价值增值为源泉,以跨部门的流程管理为特征。企业必须进行组织系统的重构,建立起以信息管理为基础的管理体系,更新观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建积极的企业精神,增强竞争意识,以适应新经济时代各种经营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8.
魏源、曾国藩、黄兴和近代中国军事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军事逐渐由封建阶级军事演变为资产阶级军事。在近代中国军事变革过程中,湖南人作出了特别重要的贡献。其中魏源的军事思想标志着近代中国军事变革思想的萌芽;曾国藩的军事思想和军事实践标志着近代中国军事变革实践的开端;黄兴的军事思想和军事实践,则标志着中国近代军事思想体系的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世纪的中国社会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发生了二次法律变革.1949年--1956年第一次法律变革创设了社会主义类型的法律系统,揭开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历史新篇章.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开始了第二次法律变革,其意义在于实行了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以人治型为主的法律秩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法治型法律秩序的历史性转变.每次法律变革都推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进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法学理论和国家理论.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历史悠远,延绵不断,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以伦理为中心,政治为本位,即伦理政治型文化;以儒、道文化为主体,其他文化作为补充的多元文化结构;具有明显的人文文化倾向;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教集体主义文化和以“义利关系”为中心的文化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