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56名女大学生参加健身操锻炼前后的形态、机能等一系列指标变化的分析,说明系统参加健身操锻炼可以改变女青年的身体形态,提高身体素质,改善身体机能,达到一定的减肥健身目的。  相似文献   

2.
论太极拳的健身功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建华 《体育世界》2007,(10):99-101
太极拳哲理博大精深,是祖国传统健身瑰宝,具有独特的修身、健身、防身功效。练习太极拳可以提高全身各系统、器官的机能能力,增强体质,达到有病治病、健身防病的作用。本文通过查阅的大量文献资料将太极拳健身康复作用进行归纳,并就如何提高太极拳锻炼效果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3.
太极拳对中老人健身效果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收集分析了近10年来国内外有关太极拳对中老年人健身效果的相关文献,得出结论:1)长期太极拳练习对中老年人心肺功能、免疫功能、心理健康水平、运动机能、细胞因子及血脂代谢功能均有显著促进作用,是中老年人群理想的锻炼方式;2)不同太极拳系之间的横向比较、太极拳健身效果的特异性研究、太极拳健身效果显效规律研究以及太极拳对上肢协控能力影响的研究较少,将来需加强.  相似文献   

4.
太极拳的生理医学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就太极拳对人体各系统产生的生理医学效应的研究进行梳理。研究认为,太极拳练习能促进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太极拳练习能改善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呼吸系统和运动系统的功能;太极拳是通过对各大系统的综合作用,达到其健身和养生效果的。太极拳是一项安全的,能促进人体健康的锻炼形式。  相似文献   

5.
跳舞对中老年人身体形态与机能影响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分析236名不幸运动的中老年人(男120人,女116人)和86名长期坚持跳舞运动的中老年人(男40人,女46)的身体形态与机能状况。证实跳舞运动可以改善中老年人的身体形态与机能,达到一定的减肥健身目的,是值得中老年人选择的一种效果理想的健身锻练方法。  相似文献   

6.
太极拳锻炼健身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的健身项目,它具有调整人体中枢系统机能活动,改善循环系统功能、提高免疫能力、调节机体内分泌功能等作用,对人体整体机能的改善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科学健身运动相关问题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胡英清 《体育学刊》2003,10(1):63-66
健身运动对改善人体的各种机能和组织有着积极的影响。应充分认识健身的目的,并根据个人不同情况,选择最佳的健身方法、健身项目和运动量,对健身效果进行科学评估是实现健身目的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抗阻运动的练习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种具体的运动方法中,在已经较为充分地认识了有氧运动益处的同时,人们对抗阻运动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抗阻运动是肌肉克服一定阻力进行肌肉力量与耐力的锻炼。目前抗阻运动逐步被世界各国健身专家所重视,尤其受到其观念一直领先的美国运动医学学会(ACSM)的重视。在ACSM2000年新公布的健身标准中,对抗性运动即抗阻运动已被列入健康运动的范畴,该标准要求健身者每周至少2次中等强度的肌力运动,每次选择8~10分钟,每分钟至少练习8~12次。这意味着健康的人必须要具有健壮的身体和结实的肌肉。 我国目前大学生身体…  相似文献   

9.
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下,现代都市人常常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运动场地的限制、担心运动造成的运动伤害等原因,影响着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意愿。有氧踏板操是一项简单、易学、又富变化且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的运动方式,研究表明:踏板操练习是一种有效的有氧运动,对改善心血管功能有一定帮助。有氧踏板操提高肌肉力量方面,只有结合阻力练习才能对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才能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10.
以绍兴市参加健身秧歌锻炼2年以上的中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对反映机体水平的有关指标进行测定和研究,结果表明:参加健身秧歌运动的中老年女性体脂百分比下降,去脂体重增加,体力增强,心肺功能显著提高。健身秧歌对增强体质,提高机能状况和健康水平,预防心血管疾病等等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40式杨式太极拳对老年人心、血管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通过对14名太极拳练习者运动中和运动前、后的HR、血压、心脏泵血功能等各项生理指标的测定,探讨了40式杨式太极拳对老年人心、血管机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40式杨式太极拳属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2)练习40式杨式太极拳能够减少外周血管阻力,改善外周循环,对老年性外周循环障碍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3)超声波的实测证明40式杨式太极拳对心脏的泵血功能有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42式太极拳定量负荷对中老年知识分子心肺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XXG-D型心功能测试仪和F-Ⅱ型肺活量计对72名集美老年大学学员在42式太极拳定量负荷前、后进行心血管机能26个参数、肺活量(VC)测定和5次肺活量试验(FVCT)。结果表明心血管机能可顺应42式太极拳定量负荷,使脉率(PR)、每搏量(SV)、心搏指数(SI)、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心搏功指数(LVWI)、收缩压(SP)、平均收缩压(MSP)、脉压(PP)和肺活量(VC)适度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心肌耗氧量(HOV)、心肌耗氧指数(HOI)增加较少,无统计学意义(P>0.05);负荷后总外周阻力(TPR)和标准周阻(SPR)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第1次VC分别与第4次和第5次VC比较增加组的例数较多,与其它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表明42式太极拳练习对中老年知识分子属中、小强度的需氧运动项目,其运动量和运动强度适宜,有助于心血管机能、肺通气量的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气功八段锦健身效果的文献进行整理,旨在使更多的人能够通过传统的保健方法预防、缓解和治疗疾病。研究认为,老年人可以通过练习八段锦提高身体素质,改善身体机能,调整心理状态,延缓衰老。促进老年人的全面身心健康,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1]。  相似文献   

14.
健身气功对中老年人心脑血管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男、女各44名功前、练功半年后二次心血流图和脑血流图的检测、对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可显著改善中老年心脑血管功能,增加心搏量、降低外周阻力、提高血管顺应性,使高血压患者降低血压,改善脑血管壁的弹性,减小脑血流的阻力与脑血管紧张度,提高脑部供血量,使大脑二侧供血更趋向一致。还能改善人的不良心理状态。健身气功功理科学、功法安全可靠,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防老抗衰。  相似文献   

15.
瑜伽调息功介入太极拳锻炼对老年人心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部分长年参加太极拳练习者在加入瑜伽调息功后完成定量负荷运动前后心肺功能指标变化,发现试验组人群的心肌收缩机能、肺活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在太极拳运动重视呼吸系统与运动系统的和谐对促进老年人心肺功能的改善具有较大的积极作用,为老年人如何利用太极拳运动健身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和理论指向。  相似文献   

16.
新兴体育项目在高校中已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其中低强度休闲类项目更是受到了大学生的喜爱。研究认为,在学生体质进一步下降的情况下,有必要在这类项目中加入素质练习的内容。研究对健身路径在休闲类新兴体育课程中的运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健身路径对大学生的机能、素质、成分等方面均有积极的影响,实验验证了健身路径在休闲类新兴体育课程中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健身运动对改善人体的各种机能和组织有着积极的影响,科学性是大众健身的灵魂。大众健身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1)遵循健身运动而非竞技运动的原则;2)制订科学的运动处方;3)建立科学有效的健身检测与评估体系;4)配备数量适应水平较高的健身运动指导员;5)大力发展布局科学、规范适用和方便群众的公共体育设施。  相似文献   

18.
12min健身跑对中青年知识分子心肺功能改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2min健身跑是一种有氧练习的健身方法,它通过一定时间的健身跑来改善心肺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增强身体素质,是许多药物治疗所不能替代的.通过3个月的实验研究,从心率、肺活量的恢复和提高水平,来探讨12min健身跑对中青年知识分子心肺功能改善的效果,为保护知识分子的健康,提供安全有效的12min健身跑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实验对比的方法。以121名男子中等专业学校学生为对象,对健身健美锻炼方法与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把有氧练习、肌力练习和柔韧练习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发达肌肉,健美体型,陶冶情操,而且可以提高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对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水平都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0.
了解宜昌市城区参与运动健身人群的体质现状.寻找对策。方法:选取宜昌市城区800人以上会员的8所商业运营的健身场所.以当天一个单位时间参加健身的347人为对象。进行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等指标的测试与问卷调查。结论:宜昌市城区参加商业性营运健身的群体主要是收入相对较高的知识型中年女性,学历文化层次在大学专科以上;年龄集中在35y~45y之间。他们的形态发育较为理想,身体机能、素质指标发展不平衡。同时,健身场所的体育健身指导员队伍急待改善。建议:加强全民健身意识、终身体育观念的宣传教育;在有氧健身锻炼中,增加力量练习内容;建立科学健身指导系统.规范健身指导员资格的认定和从业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