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信息集成阶段,信息流的畅通和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是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介绍了信息资源规划的概念,提出信息资源规划的工作步骤,结合教育部考试中心(以下简称"考试中心")信息化需求,分析、建立了功能模型和数据模型,形成了考试中心的信息系统规划。  相似文献   

2.
学前教育信息化是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之一。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初次提出"教育信息化"概念,随后研究者又将教育信息化聚焦于学前教育领域。文章对学前教育信息化的概念界定、理论探讨、具体实践操作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论述,并对学前教育信息化研究发展进一步展望:定位与内涵研究不断深化、学前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比重加大、生态系统研究延伸发展及科学评价研究发展对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李忠林 《职教论坛》2012,(26):49-50,53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十二五"建设的逐步深入,高等教育行业的IT应用、信息化建设逐步由加强由校园网建设、自动化办公等逐步深入到校园信息资源建设以及数字化校园建设,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成为21世纪教育面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在认识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内涵、分析目前我国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当今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和现代化,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已成为高等教育重要的质量保障体系。实现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是实现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科学化和现代化的基础,也是使高等教育质量评估迈向公正、透明和多元的基本条件。我国信息技术发展和普及相对较晚,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信息化基础薄弱,建立系统的、共享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信息数据库、评估和服务平台以及可持续的信息采集与共享机制,实现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开放性、科学性和常态性是构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工作。本文通过对国外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信息数据库及评估信息化建设的调研,及其与国内的分析比较,提出未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框架。  相似文献   

5.
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概念是"质"的规定性与"量"的规定性的统一,不仅有数量的指标,还有质量的内涵规定。全面、准确、完整地把握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内涵和实质,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中不可否认地存在某些概念混乱、边界模糊、理论研究与实际需要之间难以沟通等问题.在高等教育研究中,不少人只注意到"大学"与"高等教育"两者之间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一面,而忽视了它们各自不同的内涵和外延.文章通过对"大学"和"高等教育"概念的内涵、提出时间、质的规定性等方面差异的辨析,力图为"大学"和"高等教育"划分必要的边界,以此引发我国"大学"和"高等教育"本原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美国当代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于1973年发表的《精英向大众高教转化中的问题》一文中首次提出的.马丁·特罗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三阶段论",并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现象做出了经典性分析.高等教育大众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之一,是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通用性概念.我国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才形成高等教育大众化热潮,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内涵尚未有较深入的认识.一般认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不仅有量的区别,而且有质的区别,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质与量的统一是它发展的真正内涵,我们通过研究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内涵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8.
巨型大学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之下产生的一种新的大学样式,也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新型产物。克拉克·克尔与约翰·丹尼尔分别基于传统大学和远程教育大学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高等教育机构提出了各自的"巨型大学观"。文章对两者提出该理念的背景及概念内涵、大学与外界关系进行梳理并加以比较分析。在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巨型大学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将为构建终身学习社会提供一个引擎。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浪潮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本文从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内涵入手,阐述了信息化给我国高等教育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实施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韩国政府努力推进信息通讯技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以加强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文章介绍了近年来韩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总结了韩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与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进行比较。韩国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在政府政策、软硬件环境建设、信息资源建设、评估体系等方面对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11.
教学管理信息化是高职教育适应信息化、现代化社会的迫切需要.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阶段,教学管理信息化改革滞后.本文阐述了如何构建适合自身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从而推进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深层次应用,提高教学管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为了加快实现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目标,促进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各因素和谐发展,本文从生态学视角分析了影响西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生态因子,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三个主生态因子及其所包含的各子生态因子,指出只有保持各生态因子协同发展,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才能推进西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实现系统动态平衡.提出了"以人为本"的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路径.  相似文献   

13.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职业院校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学校线上教育教学,多种形式开展线上指导,确保了教学进度。随着疫情好转,职业院校要汲取此次危机带来的经验教训,充分重视学校信息化发展。根据相关政策发布的时间节点、信息化建设情况及相关学者的研究,将职业院校发展划分为基础设施建设阶段、数字校园建设阶段及2.0发展阶段。进入后疫情时期,职业院校仍面临着学校对信息化革命性影响认识不足,优质教育资源仍显不足,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有待完善,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不足等问题。需要加快首席信息官(CIO)制度的落实,推动职业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加强教师信息化能力培训,推进职业院校与信息化企业合作。  相似文献   

14.
总结我国信息化建设成功大学之经验,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整体提升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必然选择。本研究通过对国内五所信息化建设较有成效的大学的个案研究后发现:有着重视和切实支持信息化的校领导、集多种能力和素质于一体的IT主管与多元化结构的IT队伍、国家财政的支持、信息化体制的创新发展,以及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妥协与变革智慧,即"人、财、体制、策略"四大关键因素的发挥是我国大学信息化建设成功的主要经验。论文进一步指出,我国大学信息化建设的成功更多依靠"人"的因素,信息化体制不规范、不稳定是制约其深入发展的根源。因而,我国大学在信息时代的创新发展迫切呼唤大学信息化体制的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础教育信息化是国家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项系统工程.我国每年投入巨额资金进行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但并没有产出相应的效益.我们可以通过系统的基础教育信患化成本管理,进行基础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分析,提高基础教育信息化设备应用效率等策略,降低基础教育信息化成本,提高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发展,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也在不断发生变革,如何探索出一条适合国情的人才培养道路,一直是广大学者研究的问题。文章通过对教育信息化的特征研究,再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并在教育信息化这一大教育改革环境下,提出了现阶段适合我国高校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对师资力量、信息化平台、教学方式三方面的改革,对于进一步推进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培养高技术、高素质的信息化、国际化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脉络可以划分为新冠疫情前和新冠疫情后两个主要阶段。新冠疫情前,教育信息化是以学校和课堂为主阵地,信息技术的作用是课堂教学的辅助环境和工具。新冠疫情后,全社会和教育战线出现了顿悟般的觉醒,开始主动探寻网络空间和人工智能的潜能,教育信息化阵地从传统学校课堂发展到网络空间,信息技术从辅助工具转变为改革的核心动能。2020全球人工智能与教育大数据大会全面展示了疫情后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该文是作者对新趋势的引导和分析,文章全面梳理以互联网为支撑,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为核心的技术在破解我国教育矛盾,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改革作用和典型创新案例。主要内容包括:“停课不停学”中的教育创新;智能技术助力教育评价;智能技术助力因材施教;智能技术助力在线教育过程监控;大数据技术助力区域教育治理创新。希望该文能够帮助读者系统了解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我国教育改革的整体进展和创新经验。  相似文献   

18.
以甘南藏区为例,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了解当前甘南藏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教学资源匮乏、师资信息素养低、制度建设跟不上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整个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采用信息化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多数教师认为教育信息化就是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但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教育信息化不再注重是否应用了信息化的教学模式,而是看是否尊重学生,树立教育信息化的"生命环境观"。  相似文献   

20.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正推动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通过虚拟实验室建设实现优质实验教学资源数字化也是教育信息化的一个发展方向。材料虚拟实验室建设,一方面可以作为当前实验教学的深化和补充,另一方面也为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共享提供了有效途径。材料虚拟实验在教学中的应用表明,虚拟实验对学生的学习有明显的促进和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