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用卡拉胶将槲皮素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槲皮素修饰电极在pH=2.0~6.0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溶液中出现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探讨了其电化学机理.槲皮素修饰电极对抗坏血酸具有电催化作用.催化电流与抗坏血酸的浓度在3.1×10-5mol·L-1~2.0×10~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检测下限达1.5×10-5mol·L-1.  相似文献   

2.
利用循环伏安法(CV)和模板(阳极氧化铝模板(AAO),制备出多孔粗糙金纳米管,壳聚糖将(AAO制备所得)其固定在玻碳电极上,然后将模板溶解,制得金纳米管修饰的传感器,并将其用于抗坏血酸(AA)和尿酸(UA)的直接电化学测定。利用电子扫描电镜(SEM)分析了金纳米管的微观形貌,通过微分差示脉冲伏安(DPV)和循环伏安法考察了抗坏血酸和尿酸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该传感器检测抗坏血酸和尿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2×10-7~5.23×10-4mol·L-1和1.43×10-7~4.64×10-4mol·L-1,检测下限分别为1.12×10-8mol·L-1和2.24×10-8mol·L-1。该传感器具有稳定性好,制作简单,使用寿命长等特点,为实际样品中抗坏血酸和尿酸的测定提供了一种新的简便手段。  相似文献   

3.
采用电化学沉积将铂纳米颗粒固定到碳纤维微电极上,制备了一种新型铂纳米颗粒修饰微电极.将铂纳米颗粒修饰微电极与毛细管电泳联用,对抗坏血酸进行了检测.探讨了铂的电沉积时间、电位,氯铂酸的浓度,缓冲溶液pH、浓度,检测电势和分离电压等对该电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电极对抗坏血酸的线性范围为1.0×10-6~8.0×10-6 mol/L和8.0×10-6~1.0×10-3 mol/L,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 1和0.999 2,信噪比为3时,检出限为8.0×10-7 mol/L.利用该电极实现了果汁中抗坏血酸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4.
利用循环伏安法制备铜掺杂聚L-赖氨酸修饰玻碳电极,并对抗坏血酸的电化学行为进行研究。建立用循环伏安法测定抗坏血酸的新方法。在p H=2.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扫描速率为180 m V/s,抗坏血酸在修饰电极上产生一灵敏的氧化峰,响应峰电位为0.364 V,抗坏血酸的浓度峰电流在8.0×10~(-5)~8.0×10~(-3)mol/L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0×10~(-7)mol/L。对橙汁饮品进行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聚L-谷氨酸修饰碳黑微电极的制备及多巴胺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性质。实验表明:该修饰电极对神经递质多巴胺的电化学氧化有显著的催化作用,采用二次导数线扫伏安法对多巴胺进行定量分析,线性范围为1.0×10-4~4.0×10-8mol/L,检出限为8.0×10-9mol/L。该聚合物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选择性,能有效地排除抗坏血酸对测定的影响,用于样品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采用循环伏安法,在含有0.2mol.L-1苯胺的0.5 mol.L-1的硫酸溶液中,以50mv.s-1的扫描速度,在-0.1~0.9V范围内实现苯胺在碳纳米管-纳米TiO2膜电极上的电化学聚合,得到翠绿色的聚苯胺膜,并用交流阻抗谱对复合膜的电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在该电极上修饰铂,制得铂微粒修饰聚苯胺复合膜电极,研究了其对抗坏血酸的电催化氧化,发现修饰后的电极对抗坏血酸的氧化有很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四(1,4-二噻英)四氮杂卟啉铁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并用于抗坏血酸(AA)的测定。在pH=6.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AA在四(1,4-二噻英)四氮杂卟啉铁修饰玻碳电极上产生一灵敏的氧化峰,峰电流与AA的浓度在5.0×10-6~3.0×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3×10-6mol/L。该电极灵敏度、重现性和稳定性都较为良好。  相似文献   

8.
通过恒电位法在金刚石膜电极(BDD)表面电沉积金纳米粒子,再在其表面自组装L-半胱氨酸(L-Cys),制备了L-Cys/Au/BDD修饰电极。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金纳米粒子的形貌,研究了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探讨了反应机理。在p H4.5、0.1 mol/L HAc-Na Ac缓冲溶液中,该修饰电极对对苯二酚的氧化还原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效果。通过测定对苯二酚的氧化电流,结合恒电位计时电流技术,建立了对苯二酚的电化学检测方法。在0.025~2.5×10-5mol/L范围内,对苯二酚的氧化电流与其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25×10-8mol/L(S/N=3)。对模拟水样进行测定,回收率为98.0%~103.2%。该研究为自然环境和工业废水中对苯二酚的检测提供一种简便、快速、灵敏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
考察了碱性介质中碘离子、硫离子和双氧水对ITO电极上电聚合鲁米诺修饰膜ECL的影响.在选定条件下,上述物质显著增敏聚鲁米诺的ECL.在1.0×10-6mol/L-8.0×10-6mol/L范围内,电化学发光强度与碘离子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896;在8.0×10-7mol/L-1.0×10-5mol/L范围内,电化学发光强度与硫离子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03;在8.0×10-mol/L-6.0×10-5mol/L范围内,电化学发光强度与双氧水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39.  相似文献   

10.
以疏水性离子液体与介孔碳(CKM-3)复合材料修饰的电极直接电化学测定甲硝唑;研究发现,[OIMI][PF6]与CKM-3修饰的电极对甲硝唑的响应电流的大于[BIMI][PF6]与CKM-3修饰的电极,其线性范围为1.0×10-8~3.0×10-5mol L-1,检测下限为l×10-gmol L-1,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测定谷氨酸的化学发光新方法,确定了该方法的测定最佳条件,并研究了抑制体系的机理。在最佳条件下,谷氨酸浓度在2.0×10^-8-5.0×10^-5mol·L^-1范围内与相对发光强度成正比,方法的检出限为6.0×10^-9mol·L^-1,对1.0×10^-6mol·L^-1的谷氨酸平行测定9次,相对标准偏差为2.5%。该法用于味精产品中谷氨酸含量分析。  相似文献   

12.
基于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的催化作用,建立了一种测定体液中尿酸含量的新方法.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化学手段对传感器的表面形貌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并且优化了检测条件,研究了传感器对尿酸的响应.结果表明,多壁碳纳米管对尿酸的氧化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在最优实验条件下,尿酸在修饰电极表面的峰电流与其浓度在8.0×10^-7-8.0×10^-4 mol·L^-1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测限为5×10^-8 mol·L^-1,该传感器已经应用于实际样品中的测定,测定的回收率在94%-105%.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三电极系统研究了黄芩甙的极谱行为.在0.24mol·L^-1混合酸-NaOH(Britton-Robinson)(pH=2.1)-2.00×10^-3mol·L^-1KIO3支持电解质中,黄芩甙在-1.17V(vs.SCE)产生一极谱催化波.本文对黄芩甙的极谱催化波性质、测试条件、干扰试验等进行了研究,同时也讨论了黄芩甙的极谱催化波机理.该波的二阶导数峰的峰电流与黄芩甙浓度在3.00×10^-7~3.00×10^-6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ly=121.9Cx-4.738,相关系数r=0.9998,检出限为2.00×10^-7mol·L^-1.利用工作曲线测定了两批茵栀黄注射液中的黄芩甙的含量,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同时进行了回收率试验,回收率范围分别为97.9%~102.4%和97.6%~103.1%,该方法底液简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14.
在0.01 mol·L^-1的NaOH溶液中用玻碳电极研究甲硝唑的电化学性质,并用循环伏安法和示差脉冲伏安法对其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甲硝唑在-0.631V和-0.731V处有一对明显的氧化还原峰,其还原峰电流与甲硝唑的浓度在8.0×10^-6-9.1×10^-4mol·L^-1(r=0.998)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4×10^-7mol·L^-1。平均回收率98.9%,RSD=2.7%。甲硝唑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受吸附控制。  相似文献   

15.
制备了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修饰碳纤维微盘电极(ER-GO-MCFE),将此电极与毛细管电泳联用,对氧化石墨烯的电化学还原时间和电位、缓冲溶液的浓度和pH值、分离电压和检测电位等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佳条件下,抗坏血酸的线性范围为1.0×10^-6~1.0×10^-5mol/L和1.0×10^-5~0.8×10^-3 mol/L,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5和0.9998;当信噪比为3时,检测下限为6.5×10^-7 mol/L。将此电极用做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的工作电极,实现了对饮料样品中的抗坏血酸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铁、钴、镍、铜与铋形成的普鲁士蓝及类普鲁士蓝的制备,并将它们用于修饰碳糊电极得到电化学传感器。研究表明:铁氰化钴修饰碳糊电极对H2O2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将它用于H2O2的测定取得较好的结果,测定的线性范围为5.34×10^-6~5.34×10^-4mol·L^-1。该电极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和重现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用循环伏安法电聚合烟酰胺(3-吡啶甲酰胺),在玻碳电极上的制备了聚合物膜修饰电极,考察其对NO2^-及共存离子的作用情况,该修饰电极对NO2^-有良好的电化学催化作用和选择性,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测定其氧化电流在N0f浓度1.68×10^-6mol/L~-1.76×10^-3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检测限5.6×10^-7 mol/L。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牛血清白蛋白荧光猝灭法建立一种测定药物中头孢他美酯含量的新方法。[方法]牛血清白蛋白(BSA)具有很强的内源荧光性,而头孢他美酯溶液本身不产生荧光。当头孢他美酯与BSA结合后,会导致其荧光强度下降。BSA在λex=342nm处的荧光猝灭程度与头孢他美酯的量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测定药品中头孢他美酯含量的新方法。[结果]该结合物的最大发射波长为λmax=342nm,与头孢他美酯摩尔浓度在2.07×10^-6-2.58×10—5mol·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线性回归方程为△F=1.9684×10^7Ccp+25.6288,相关系数r=0.9958,检出限为1.01×10^-7mol·L^-1,RSD为0.66%,加标回收率为85.0%-100.99/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用于实际样本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Bi^3+在碳糊电极上的阳极溶出伏安特性,结果表明:在1.0mol·L^-1的HCl溶液中,于-0.055V处出现一灵敏的溶出峰,电极反应过程是受吸附控制的电极过程。并考察了测定Bi^3+的最优化条件,在1.0mol·L^-1的HCl溶液中,于0.4V富集80s后,以120mV/s扫描速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1.0×10^-7-1.0×10^-4mol·L^-1浓度范围内,Bi^3+的溶出峰电流Ip与其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6.0×10^-8mol·L^-1(信噪比RSN=3)。将该法应用于药物中铋含量的测定,回收率在99—102%,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NO3^-对B-Z化学振荡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NO3^-的加入明显改变该振荡反应的诱导期,且诱导期的改变值△tin与所加入NO3^-的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3.334×10^-5-1.000×10^-3mol·L^-1,相关系数为0.9959.NO3^-CH2(COOH)2-KBrO3-H2SO4-Ce(SO4)2振荡体系诱导期表观活化参数Ein为109.1kJ·mo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