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金环 《成才之路》2011,(21):13-I0008
现在的孩子基本上是独生子女,是家庭中众多成人关怀、照顾的唯一对象,缺乏能与之分享物质和情感的兄弟姐妹,他们“唯我独享”,以自我为中心。我在我班(小小班)中做过调查统计:我班有幼儿共23人,拿到玩具自己玩,不愿给别人玩的孩子占68%;见到喜欢的玩具就要,不给就哭的孩子占26%;有争抢玩具行为的占30%;想玩但是没达到目的就伤害别人(抓人、咬人)的占21%。而表现出强烈独占欲望的孩子大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在家被家长溺爱惯了。本文拟对这一问题,提出一些具体、可操作的办法,供幼教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所谓分享,是指将自己喜爱的物品,美好的情感体验及劳动成果与他人共享。它是幼儿个体亲近群体,克服自我中心,以关爱同伴获取快乐的一种较高层次的行为。帮助孩子们学会分享,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我曾对幼儿的分享行为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在25人中,拿到玩具就自己玩,不愿给别人玩的幼儿57%;见到喜爱的玩具就要,若不给他就哭(或告状)的幼儿有32%;有争抢玩具行为的幼儿有40%;想玩但没达到目的就伤害别人(踢人或抓人)的幼儿有12%。这些表现强烈独占倾向的幼儿大多性格孤僻,不会与同伴相处,处处总以自我为中心。这使我意识…  相似文献   

3.
高卫萍 《考试周刊》2010,(19):234-234
一、问题的提出 (一)现象描述。 幼儿园里常常能目睹这样的情景:两个孩子为了同一件玩具发生争吵甚至打斗;或有的孩子宁愿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愿把它让给别人玩。我曾就我班幼儿的分享行为进行了调查:在27人中,拿到玩具就自己玩,不愿给别人玩的幼儿占50%;见到喜爱的玩具就要,若不给他就哭的幼儿有20%;有争抢玩具行为的幼儿有80%;想玩但没达目的就伤害别人的幼儿有12%。这些结果充分表明本班幼儿十分缺乏分享的意识与行为,更不用说同伴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4.
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表明,我国的学龄前儿童是缺乏分享行为的。我在多年的幼教实践工作中发现,幼儿的独占(玩具、食物等)行为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我普就我班幼儿的分享行为进行了调查:在25人中,拿到玩具就自己玩,不愿给别人球的幼儿占57%;有争抢玩具就要,若不给他就哭(或告状)的幼儿有32%;有争抢玩具行为的幼儿有40%。这些结果充分表明本班幼儿十分缺乏分享的意识与行为。而这些表现出强烈独占倾向的幼儿大多性格孤僻,不会与同伴相处,处处总以自我为中心,这使我意识到这一问题必须给予解决。本拟对如何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供幼教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5.
幼儿刚入小班时,总会因为争抢玩具而产生不少纠纷。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进行了“好玩具,大家玩”的研究,教育幼儿友好地共同使用玩具。一、引导幼儿体会争抢玩具的弊端现在的幼儿多数是独生子女,一般在家庭中缺乏与他人共同使用玩具的机会和经验。因此,笔者以“情”入手,运用移情教育,通过讲故事、情境表演等生动形象的活动,启发幼儿去体会别人没有玩具玩的心情,激发幼儿的同情心,让幼儿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别人带来了痛苦,独占玩具或争抢玩具的行为是不受欢迎的,会让别人讨厌自己,容易让自己失去朋友。二、探索共同使用玩具的方法笔者在观察中…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里常常能目睹这样的情景:两个孩子为了同一件玩具发生争吵甚至打斗,或有的孩子宁愿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愿把玩具让与别人玩。幼儿的这些行为是自我中心化的外在表现。目前.幼儿园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家庭中是众多成人关怀、照顾的唯一对象.从而养成了它们乐意接受别人的东西.却不愿将自己的东西让与别人的习惯。作为幼儿教师.应积极利用幼儿园的集体环境和教育情景来帮助他们学会“与人分享”,消除其自我中心心态.促进孩子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分享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是指幼儿与他人共同享用物品,它的对立面是独占、独享、多占。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家庭中众多成人关怀照顾的唯一对象,从而养成了他们乐于接受别人的东西,却不愿将自己的东西让给别人的行为。由此造成随之而来的一系列不良的心理和行为,而这一切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对幼儿进行分享行为的培养势在必行。在学期初,我曾结合"我的玩具大家玩"活动,对本班43名幼  相似文献   

8.
在幼儿的区域活动,经常能目睹这样的情景:两个孩子为了同一件玩具发生争吵甚至打斗;或有的孩子宁愿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愿把它让与别人玩,他们乐意接受别人的东西,却不愿将自己的东西与别人分享;幼儿的这些行为是自我中心化的外在表现。大班幼儿即将升入小学,这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我们在班级中开展了一系列的分享活  相似文献   

9.
梁兴伟 《快乐阅读》2012,(28):88-89
在幼儿园里常常能目睹这样的情景:两个孩子为了同一件玩具发生争吵甚至打斗;有的孩子宁愿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愿把它让给别的小朋友玩。有些孩子往往毫不客气地拆掉伙伴搭建的积木,按自己的意愿设想搭建,无视别人的存在、别人的劳动成果。幼儿的这些行为都是自我中心的外在表现。由于是独生子女,是家庭中许多成人关怀、照顾的唯一对象,从而养成了他们乐意接受别人的东西,却不愿将自己的东西让与别人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正>幼儿园里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两个孩子为了同一件玩具发生争吵甚至打斗;有的孩子宁愿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愿把它让给别人玩……这些行为是幼儿自我中心意识的外在表现。当前,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家庭、社会中众多成人关怀、照顾的唯一对象,久而久之,形成了他们乐意接受  相似文献   

11.
朱如凤 《广西教育》2012,(37):93-93
在幼儿园里,常常看到有一些幼儿有玩具也不愿意和同伴分享;还有一部分幼儿有着很强烈的占有欲,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管是不是别人在玩,也不管别人是不是愿意,都要想方设法拿到手,甚至不惜大打出手……这些孩子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与人分享的意识。因此,引导幼儿学会分享,在幼儿教育中是必不可  相似文献   

12.
分享是个人和他人和谐交往的基础,分享不仅仅是让别人来分享自己的快乐和成功,还应去分享别人的快乐的情感。分享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是指幼儿与他人共同享用物品,它的对立面是“独占”、“独享”、“多占”。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幼儿社会行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分享行为的培养对于全面提高幼儿素质,将来做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幼儿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形成健康个性的基础。与人分享不是幼儿自发的,而是由老师或者孩子周围的人教给孩子怎样去做,久而久之才形成的。现谈谈工作中我是如何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的。  相似文献   

13.
我在多年的幼教实践中发现,幼儿的独占(玩具、食物等)行为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表现出强烈独占倾向的幼儿大多性格孤僻,不会与同伴相处,处处总以自我为中心。本文就如何帮助幼儿克服独占缺点、养成分享行为,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孩子从各自的家庭进入幼儿园,开始在一个新环境里生活,这对他们来说是重大的生活转变。在这个集体中,他们失去了以往在家庭里的中心地位,玩具要大家一起玩,个人的行动也要服从集体的要求,如此一系列的变化给孩子带来了心理上极大的不平衡与不适应。在孩子间容易出现这样一些现象:独占玩具;同伴之间关系紧张;个别幼儿攻击行为增强……这些都说明了幼儿的社会适应  相似文献   

15.
我们知道,幼儿思维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自我中心。所谓自我中心,简单地说,就是幼儿完全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世界。处于“自我中心”时期的幼儿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同他人的思想区分开来,他不能了解他人的观点,也不能体验别人的思想感情。因此,我们在幼儿园里常常可以目睹这样的情景:两个孩子为了同一件玩具发生争吵甚至打斗,或有的孩子宁愿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愿把它让与别人玩。幼儿的这些行为其实只是他们自我中心化的一些外在表现。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自我中心化是一个认识论的概念,而不是一个道德上的概念,不能像看待成人那样,认为这是儿  相似文献   

16.
郑永 《学前教育》2011,(6):48-49
“玩具超市”是班级中的一个区角,是家长与幼儿将自己家中已经不玩的、齐全的、有七八成新的玩具收集于此,并按类摆放,供幼儿潜回家玩。幼儿可凭“借物证”到“玩具超市”中借玩具(可将玩具带回家),每一次限借一样玩具,并于下一个开放时间归还。此项活动深受众多家长与孩子的喜欢。  相似文献   

17.
父母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两个孩子为了同一件玩具发生争吵甚至打斗;或有的孩子宁愿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愿把它让给别人玩。很多父母为此发愁:孩子不愿意跟别人分享,以后会不会成为自私的人?其实,孩子之间的分享并不仅仅是把玩具借给伙伴那么简单,如果孩子不愿意借出玩具,也并不代表他是一个自私的孩子。在孩子的交往中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情,孩子的心里在想些什么?还是让我们走进观察室,细细体验一回吧。  相似文献   

18.
<正>善于与他人合作分享是一个人日常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品质,幼儿的分享行为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幼儿健康人格的发展、提高幼儿语言交流能力、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我国幼儿分享行为发展现状相关调查表明,我国学龄儿童是普遍缺乏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的。有些幼儿独占霸道的行为较明显。在50人中拿到玩具自己玩,不愿给别人玩的幼儿约占65%;有争抢行为约有59%,占70%的幼  相似文献   

19.
郭莉 《考试周刊》2009,(46):233-233
幼儿园里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两个孩子为了同一件玩具发生争抢甚至打斗:有的孩子宁愿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愿把它让给别人玩。幼儿的这些行为是自我中心化的外在表现。如今,幼儿园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无论什么要求,大人们总是尽可能地满足,从而促使他们形成了自私,不愿将自己的东西与别人分享的行为。  相似文献   

20.
两岁的孩子,自我观念开始形成,独立自主的心理也开始发展,什么事总想到自己。游戏时随意去拿别人的玩具,平时也爱拿别人的东西,这时孩子自控能力差,模仿性强,看到别人玩什么,自己就要玩什么。成人的爱就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对于幼儿的成长是每日每时都不可缺少的。尤其是独生子女,在吃的、穿的、玩的上,他们在家中都能享受到最优厚的待遇。可是这些孩子往往不懂得关心和爱护别人,有的甚至对家长也十分无情,这使父母及长辈们很伤心。其实产生这种后果的根源还在于成人对孩子的教育上。孩子一两岁时逐渐意识到“自我”存在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