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太极拳逆腹式呼吸和健步走腹式顺式呼吸的对比,并与未参加锻炼的普通人群对照,从6min步行实验(6MWT)、血氧饱和度(Sa)、肺功能角度探讨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人运动耐力及肺功能的改善与提高情况,为太极拳健身功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运动心肺遥测仪,对10名长期练习太极拳的武术学院学生和10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进行24式太极拳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的心肺功能测试,研究太极拳运动对男大学生气体代谢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1)长期太极拳运动可以促进运动后糖的恢复,改善能量消耗结构;还可以使控制心脏活动的迷走神经作用加强,交感神经的作用减弱,从而降低安静时心率,提高心室每搏输出量;2)运动中指标值与运动前和运动后相比更能体现出长期练习太极拳对男大学生肺通气、肺换气等功能的积极影响;3)太极拳运动中,随着呼吸频率的增加,CO2呼出量相对于摄氧量增加更加明显;4)运动过程中和运动后的恢复期,身体对氧的利用率有所减弱;5)安静状态时,心率与摄氧量、CO2呼出量、呼吸商大小无关,运动过程中,心率与摄氧量、CO2呼出量、呼吸商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446、0.469、0.582;6)太极拳运动中,实验组潮气量与氧脉搏正相关关系较对照组强,表现出的心肺功能也更强.  相似文献   

3.
马伯韬 《精武》2012,(6):78-80
腹式呼吸作为一种呼吸方式,在太极拳运动中通过呼吸串联起意识与动作的协调作用。从技击的角度审视腹式呼吸在太极拳技法中阴阳转换的作用,从“气”中理解技击里劲力的产生、凝聚以及释放,将“气”聚集、保持、练养,做到喜不形于色的境地。同时从健身的角度了解腹式呼吸运动在太极拳练习中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的意义。通过调身、调心、调息的整体锻炼,腹式呼吸运动的配合,以调整肌肉感觉、身体协调等方面的相置配合的能力和调节神经系统、心肺系统、脏腑系统等方面的相互作用的能力,改善整个人体的机能适应力和抵抗力,达到技击的目的和健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我练拳是以养生健体为目的的,几十年如一日,天天坚持练简化24式太极拳、88式太极拳和太极剑等。在锻炼过程中,我像书本中说的那样,每个动作部和呼吸紧密结合。如今,我已获得养生健体的显著效果。我今年77岁,没有老年病,同练音都说我像60多岁,很健康。 为了适应中老年太极拳爱好者的迫切需要,我特向您推荐《多练腹式呼吸有益肺功能》一文。依我所见,武术刊物、书籍和光盘中,从未有把腹式呼吸写得如此科学、实在、易懂、易做。我建议在《中华武术》杂志上转载,以供大家研究学习。 我的经验是先从简化24式太极拳练起,每个式子的扩胸动  相似文献   

5.
太极拳运动呼吸方法对呼吸系统慢性疾病的康复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实践证明太极拳运动对此类疾病的康复有着独到的功效。结合文献综述,探讨分析了太极拳运动特殊的呼吸方法对呼吸功能的改善作用,认为太极拳运动呼吸方法有利于改善肺通气及肺换气状况,降低肺动脉高压状态,此为太极拳运动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保健康复作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及测量法,通过对安康学院部分本科在校生的太极拳运动干预前后的体质状况的调查得出,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身体形态的改善,肺功能的提高都有较好的干预作用。为有效开展高校太极拳运动和提高大学生体质现状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呼吸在太极拳运动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太极拳运动中,通过利用呼吸与动作意识的紧密配合.来调节人体内的新陈代谢、应激性、兴奋性.以及适应性.使在练习太极拳运动中采用合理的呼吸方法,起到提高技术水平和健身作用。  相似文献   

8.
简化太极拳积累了几千年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精华,吸聚了杨氏、陈氏、吴氏太极拳等流派的优点和精髓,为便于普及和推广而编制的。而简化太极拳的特点是架式平稳舒展,动作轻松灵活,式式连贯一气,运动相互衔接,运动圆弧相连,拳路圆滑灵活,意识与运动相结合,上下内外完整一体。运动兼作呼吸,呼吸  相似文献   

9.
对长期从事太极拳运动的老年人与普通老年人的心率、血压、肺活量、台阶试验指数、力量、柔韧、灵敏等各项生理指标和运动素质进行测试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长期从事太极拳运动的老年人与普通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等大多数指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表现为从事太极拳运动的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与运动素质等指标优于普通老年人,这说明长期从事太极拳锻炼能够减少外周血管阻力,改善外周循环,降低安静心率与血压,提高肺活量和台阶指数以及力量、柔韧、灵敏等素质,对老年性外周循环障碍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太极拳运动对减缓心、肺功能下降的速度,维持和提高老年群体身体素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龚编辑信箱     
一读者发来E-mail: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专生,最近在图书馆中看到《中华武术》期刊后,爱不释手。在拜读时发现一个问题,在第二期刊登的林永江老师的《学会"逆腹式呼吸法"》一文中提到打太极拳要掌握"逆腹式呼吸法";而在第三期刊登的黄志瑶老师的《懂得规矩打好拳》一文中则说,太极拳呼吸方式为腹式呼吸。请问,这两种呼吸方式是同一种吗?  相似文献   

11.
试论太极拳的呼吸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珍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1):101-102
太极拳运动中的呼吸方式与动作的配合,对于提高太极拳演练水平和技击技巧以及健身效果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太极拳运动深入发展的课题.文章运用综合论述法对太极拳运动中的几种呼吸方式进行阐述与分析,着重论述了不同的呼吸方式在太极拳运动中的运用,以及在练习太极拳时常见的几种影响呼吸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四、赵堡太极拳对呼吸与通大小周天的要求呼吸是赵堡太极拳十分重视的。赵堡大极拳要求走架练举时必须配合呼吸,并且无论是练架与推手都必须运用过腹式呼吸法。即吸气时小腹内收,呼气时小腹微外凸,丹田要与架式动作配合,当然这种配合不县妹对的一船的百米昙呼气时气由...  相似文献   

13.
太极拳运动对老年肥胖Ⅱ型糖尿病患者神经肽Y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敬浩  曹阳 《体育与科学》2003,24(4):67-68,72
目的:本文通过对老年肥胖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神经肽Y水平的对比研究,探讨太极拳运动对老年肥胖Ⅱ型糖尿病患者产生作用的神经内分泌机制。方法:选取老年肥胖Ⅱ型糖尿病患者16人,按自愿原则分为两组,一组为太极拳运动组(10人),另一组为随意运动组(6人)。各自进行每天1小时,为期3个月的运动锻炼,观察锻炼前及锻炼后空腹、安静状态下的血浆神经肽Y(NPY)水平、血糖和体重指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太极拳运动组血浆神经肽Y水平下降,其中伴有高甘油三脂血症者6人,NPY水平下降;伴有高胆固醇血症者4人,NPY水平升高。而随意运动组血浆神经肽Y水平变化不显著。结论:太极拳运动对血浆神经肽Y水平的影响,表明了太极拳运动改善老年肥胖Ⅱ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紊乱的机制与其时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太极拳论》告诉我们:打拳要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古谱还告诉我们要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气宜鼓荡,神宜内敛,以心行气,以气运身,说明气在太极拳中的重要性。虽然以上说的气不完全是呼吸的空气,但和呼吸却有紧密关系,因为呼为开、为发,吸为合、为蓄,呼吸是练气的重要手段。很多古书还介绍打太极拳时呼吸要深、长、细、匀,要用腹式呼吸,而且是逆腹式呼吸。我根据自己多年练拳的体会,特作浅见。  相似文献   

15.
日本国神奈川地区太极拳运动的社会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日本神奈川地区400名太极拳练习者的问卷调查,采用逻辑分析方法,同时结合访谈法,探索发展太极拳运动的一般社会学规律。研究结果认为:(一)在日本练习太极拳的人群中,初学者占较大比例;习参群体中以退休的中老年人,尤其是家庭主妇居多。(二)习拳项目较集中于24式太极拳、32式太极剑,42式和48式太极拳次之;其它各式及推手,习者甚少。(三)习拳举动机多集中于“健身”、“治病”和“对中国文化感兴趣”上。(四)对司拳效果的主观评价积极,证明太极拳在健身、医疗、康复诸方面确有明显的功效。以上研究,将为推动太极拳运动更好地走向世界提供社会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太极拳是一种注意内功的拳术,而调节呼吸对太极拳运动起到特殊的作用。我们以竞赛套路中42式太极拳为例,全套42个动作在5-6分钟内匀速完成,其中的深蹲下势、高举腿独立等动作,都是太极拳独特的用力表现形式,其动作和缓,气力相合。作为一个完整套路演练则必须自始至终调整好呼吸与动作的配合。一般来说,练习太极拳时呼吸与动作配合的要领是:动作在起身、屈臂、手臂向内收、蓄劲时,采用吸气配合;动作在下蹲、伸臂蹬脚及手臂向外开发、发劲时,采用呼气配合。  相似文献   

17.
打太极拳要达到"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气遍身躯不少滞"的功夫,就必须掌握"逆腹式呼吸法"。这是一把打开内功之门的钥匙。何谓"逆腹式呼吸法"?据介绍,逆腹式呼吸是指吸气时腹部自然内收,呼气时小腹自然外鼓。逆腹式呼吸,生理学上称为变容呼吸。吸气时腹肌收缩,腹壁回缩或稍内凹,横隔肌随之收缩下降,使腹腔容积变小;呼气时腹肌放松,腹壁隆起,横隔肌上升还原,使腹腔容积变大。与之对称的是顺腹式呼吸,生理学上称作等容呼吸。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有规律参与太极拳运动对中年妇女焦虑及生活质量方面的影响,采取实验法,以未从事任何运动训练且身心健康的40名中年妇女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太极拳组与对照组,每组20名进行实验研究,为期共12周。对照组不做专门性运动,太极拳组实施每周2~4次、每次60min太极拳运动。实验前后各组受试者于安静状态下,接受自评焦虑量表以及生活质量量表(WHOQOL-BREF)测量。结果发现:(1)太极拳组的自评焦虑水平明显降低。(2)太极拳组的生活质量除社会关系以及外在环境等并无明显的变化外,生理健康、心理与个人信念、生活质量总分以及综合自我评估等指数,实验期间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太极拳演练时的呼吸有自然呼吸、拳势呼吸和腹式呼吸。自然呼吸是指练习者按照自己的习惯和当时的需要呼吸,呼吸不受拳势的变化而变化,该呼就呼,该吸就吸,完全顺其自然。  相似文献   

20.
运动处方干预对老年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6名老年女性施予为期7个月的以简化24式太极拳为主要内容的运动处方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老年女性太极拳锻炼前心理健康水平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拳锻炼能提高老年女性的心理健康水平,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可以应用于对体育效果的客观评价;运动处方干预下老年女性心理因素的变化表现为2个月有良性的影响,4个月有明显改善,是改善心理疾病的见效期,7个月是心理健康水平达到最好的时期;运动处方的干预促进了老年女性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