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科学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包括形而上的“魂”和形而下的“体”两个方面。科学教育要传递科学文化,培养科学文化人,这也是科学教师的文化使命所在。然而,在现实当中,由于教师在知识、能力与观念、教学行为和教育科研上的欠缺,导致其文化使命不彰。实现教师的科学文化使命,教师需要更新自身的科学文化观,丰富和完善自身的知识能力结构、改进科学教学方法,注重教育科研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转型时期高等职业教育的文化性格与张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的文化性格具有观念上的互通性、精神上的交融性和使命上的耦合性。其文化缺陷表现为“层次文化与类别文化的冲突”、“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术理文化与学理文化的冲突”、“中聚文化与边延文化的冲突”、“校本文化与人本文化的冲突”。其文化张力表现为:定位观由“教育层次”向“教育类型”扩张;目标观由“技术工具”向“技术人文”扩张;教学观由“工学分离”向“工学结合”扩张;人才观由“意识主导”向“逻辑主导”扩张;生存观由“内涵发展”向“内质发展”扩张。  相似文献   

3.
《文化论著研读》校本课程开发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的本质是主体间的文化传承,加强文化论著阅读有利于传承优秀文化的生命,同时也是一条对学生进行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课程整合中的大语文观和文化大背景中的语文能力同样要求我们正确认识语文的语言文化本质。提高开发《文化论著研读》校本课程的自觉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选修课程”中也提出要开设“文化论著研读”,因此,进行高中语文《文化论著研读》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钧瓷文化作为中国陶瓷文化的一个支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钧瓷的诸多文化元素中,“天人合一”的观念非常鲜明突出。钧瓷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观主要表现在思维方式、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三个方面,并在钧瓷文化的传承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天人合一”观透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天人关系的视角考察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观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 的体现,以今人眼光审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利弊,并由此在形而上 的层面认识和理解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分析“天人合一”的观念和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意义与启示。  相似文献   

6.
文化为教育之“土壤”,教育亦具有文化传承与拓展之功能和使命。在科技、经济等要素现代化的推动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迁,从而引发许多新的教育命题。本文基于人类学视野,对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侗、瑶民族聚居地区进行田野考察,描述了民族传统文化已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变化,提出学校教育适应民族地区文化发展和民族成员精神需求的诉求,探讨了教育的应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文化自觉是一个具有鲜明中国风格、民族烙印和时代特色的命题,为新形势下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可以借鉴的理论工具和分析视角。高校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以使命意识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注重自我觉醒,以先进文化引领文化发展与繁荣、不断自我反省,以创新精神推动文化生产与传播、强化自我创建,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以发挥其对文化建设的辐射功能、提升功能和示范功能。  相似文献   

8.
倪娟  李广洲 《教育学报》2006,2(1):54-61
通过追溯中西文化演变,分析传统“理性”文化之别,阐述我国传统文化对理科教育的负面影响;回顾近代理科教育的社会文化演变过程,结合理科“文化”舞台分析当前基础教育理科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理科的人文化传统教学造成了以非理性方式记忆“科学”,使理科教育目标背离了科学的本质诉求。针对传统文化中精确、求真、独立性和批判性等理性思维不足的缺陷,提出理科课程改革中建立符合科学理性特点的理科教材观、知识价值观、学生的科学观、教师科学教学观、教师观、评价观等的具体办法,给予“理解科学”的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以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9.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来源之一。就其生成过程而言,它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历程中凝集的文化精华,就其核心内涵而言,它涵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宝贵的教育资源。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当始终贯彻“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将红色江山代代传”的理念。因而,厘清红色文化的本真要义,探寻红色文化教育的价值旨归,开辟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共进的现实路径,对于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强化高校内部意识形态的构建,以及激发学生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的兴趣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改变原有的课程观、教材观和教学观,重新认识教材的本质和功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不再是教学中唯一的“法定文化”,教材的功能逐渐由控制和规范教学转向为教学服务。新课程理念认为,教材是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师生进行的教学活动不是为了记住“话题”本身,而是为了通过“话题”进行交流.从而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市场化、城市化的推进,民族文化承传之流遭遇前所未有的阻截,现代学校成为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前沿阵地。然而,当下民族文化学校传承的研究与实践均呈“应然”与“实然”分离之态,传承实践收效甚微。这是长期对民族文化学校传承基本问题的回避使然。因此,需要在探析两者的本质及两者间天然关系的基础上追根溯源,直面当下“教育竞争”现实,在传承内容上寻求民族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的共同诉求,探索两者之间共生互补机制及和合教育与文化两者天然之姻缘。  相似文献   

12.
近代以来由于中国富国强民的需要,教育中对经济、政治的使命过于重视,导致教育传承传统文化使命的缺失。在世界多元文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历经几千年风雨的中华文化面对西方的文化入侵与演变显得苍白无力,中国人面对严峻的国际局势,对自己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有下降的趋势。肩负文化传承使命的教育必须坦然应对这一问题。幼儿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在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中肩负奠基的作用。幼儿园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的实质是培养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与自觉意识和培养幼儿学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恩与理解。幼儿园主要通过开发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幼儿园文化课程和创设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环境来培养幼儿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与感恩情怀。  相似文献   

13.
高校在推进文化强国事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并肩负着文化传承、文化育人、文化创新和文化传播的重要使命。高校要把学习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纳入学校师生思想教育的全过程;要强化文化教育,大力推进文化育人;应成为文化传承创新的主要力量和载体;要下大力气打造具有丰富内涵、影响力的文化产品。  相似文献   

14.
人类文化的传承有两种方式: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从辩证法的角度,只有自我教育才是文化传承的内在根据和内在动力.所谓文化传承就是通过自我教育模式孵化出了一大批掌握了“文化力”的新的自我,正是他们使得一种文化事象、文化实体、文化氛围得以保存、延续、创造.纷繁复杂的中西方文化传承莫不如此,最终还是要通过一个个自我的适应、改变、改造环境中的自我塑造、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等一系列的自我教育活动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对中西古典悲剧的三大类型(即命运型、性格型、社会型)的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中西民族存在着悲剧观念的根本性差异:在命运观上,中国重伦理功用,常著“乐天之色彩”,而西方重认识,常著原罪的“审美性”;在自我认识观上,中国重克己的和谐,显得悲苦凄怨,而西方重扬己的冲突,显得悲壮崇高;在社会现上,中国重命运形而上的解脱,而西方重社会形式本身的批判。造成这种差异性的根本原因是各自所赖以产生发展的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16.
在学报编辑的诸多功能中,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是学报编辑的本质功能.研究学报编辑的本质功能,对于准确理解学报编辑活动的性质和特点,明确学报编辑的神圣职责和庄严使命,促进编辑出版事业和科学文化事业的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教育观念的创新是WTO框架下中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教育价值观、教育新本质观、教育的新使命观、知识观、教育制度观、学生观、教师观的角度分析了加入WTO对我国教育产业的观念影响,阐述了新教育观念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论现代大学的文化品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大学的文化品格是大学通过其文化构建所折射出的内在的价值观和精神意志。塑造现代大学文化品格的逻辑起点集中表现为大学所肩负的文化传承、生产与原创使命。大学以自身独特的方式融汇着多种先进文化 ,其文化品格主要由时代精神、科学精神、民主精神、人文精神和批判精神构成。现代大学文化品格的塑造需要坚持自由探究的科学精神 ,弘扬人文教育传统 ,重视“全人教育” ,尊重大学基本的学术权与管理权  相似文献   

19.
校园文化在内涵上具有狭义与广义之分,文化校园是广义的校园文化,是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想模式,是现代化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文化校园既是一种校园形态,同时更是一种文化形态,因此,在中国社会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从文化层面研究文化校园的功能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文化校园的功能体系应包括文化启蒙、文化传承、文化整合、文化创新和变革社会等五个部分,在五者的关系上,文化启蒙是前提,文化传承是基础,文化整合是手段,文化创新是目标,变革社会是使命,它们构成了系统、完善的文化校园功能体系。  相似文献   

20.
科学实践源于对自身合理性的认识论反思,是科学内在秩序和外在价值的统一。科学教育符合科学实践的认识论逻辑,并在科学与生活交织的文化场域中指向人的生命存在意义。然而,对世界存在方式的不确定性假设衍生出内涵迥异的认识论范式,致使科学教育形成差异性的发展路径和异化形态,表现为“机械—还原”论造成科学教育的无人危机,“形式—符合”论形成科学教育的真理强权,“有机—连贯”论导致科学教育生命观的泛化,“语境—实践”论易使科学教育陷入多元化的虚无。实际上,科学产生于人类有意识的实践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充盈着人性价值且具有普遍意义的“地方性文化”。文化场域中科学教育的价值规律和实现机制遵循人之发展的内在逻辑。在路径上,以彰显人的文化生命价值为导向确立教育目标,融合科学文化的“真、善、美”选择教育内容,回归人的生活世界开展教育实践,基于科学文化自觉施以教育评价。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对文化之人的塑造和养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