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游泳运动员赛前心理调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游泳竞赛日益激烈,游泳运动员心理因素对运动效能的影响就越来越显著,游泳运动员要想在重大比赛中创造优异成绩,除了通过长期的艰苦训练,不断提高自身训练水平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赛前心理状态、因此,赛前心理调控在游泳竞赛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根据比赛发挥程度将31名优秀游泳运动员分为超常、正常、失常组,采用《赛前情绪量表-T》16×4简表在赛前2h、30min对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不同组别运动员赛前情绪状态差异,探索优秀游泳运动员赛前适宜比赛的情绪状态。结果表明:不同组别运动员赛前情绪状态存在差异;个体失败焦虑、躯体特质焦虑和特质自信相对敏感,与比赛发挥有一定联系,社会期待焦虑并非影响游泳运动员赛前情绪的敏感维度;游泳运动员临赛前应具备较高水平正确导向的自信,中等偏低的躯体特质焦虑、个体失败焦虑和社会期待焦虑;建议教练员重视心理训练和赛时心理调节。  相似文献   

3.
邓嘉 《游泳季刊》2002,(3):22-24
当代游泳训练负荷量和强度很大,优秀运动员年运动量已达300~400万米。他们每天都要和疲劳作顽强斗争,训练后虽疲劳不堪,但还要准备第二天更艰苦、更高强度的训练。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有氧耐力水平,取得较高成绩是不可能的。世界许多名运动员在少年时期都是长距离项目运动员,由于这些运动员在少年时期重视有氧耐力训练,为他们成年后承受大负荷游泳训练奠定了良好的有氧耐力基础,这种例子举不胜举。我国近年涌现的优秀运动员也证明了这一点,如100米、200米短距离项目冠军邓青松少年时期就是长距离项目的选手,而熊国鸣由于多年训练打下良好的耐力基础,在’98年亚运会上夺取200米混合泳金牌。这些都说明了耐力素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一、快速能力在游泳运动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快速能力是各项目专项能力的重要素质,直接决定或影响着运动员技术水平的高低、竞争能力的强弱和比赛的胜负。所以各项目的运动员都必须重视快速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分析游泳运动员在重大比赛的情况表明,在比赛成绩相同的情况下,有的运动员在百米游距中通过出发和转身赢得0.5-1秒的优势;有的则依靠游程中较高的速度水平或快速冲刺能力赢得时间。但是在游泳训练的实践中,在如何提高快速能力时,往往只注意提高游泳绝  相似文献   

5.
庄雄 《新体育》2024,(2):7-9
水感是运动员先天具备的一种对水体的感知能力,这种感觉因人而异。当游泳运动员处于水中时,其身体表面的皮肤感受器会灵敏的接收到水的温度和水阻力所产生的信号,运动员此时便可迅速调整游泳的姿势和速度。良好的水感有助于提高运动员日常游泳动作的规范化程度,同时还能让运动员调整训练和比赛期间的心态,对自身的游泳速度和划水强度有明确的感知,这有助于快速提高运动员的比赛和训练成绩。目前水感训练中常用的方法有划水训练、心理模拟方法训练、身体协调性训练等。教练员要尽可能丰富水感训练的内容和方法,同时还要选择合适的训练时机,制定科学的评价机制,建立完善的精英选拔机制,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水感训练的整体质量,以此来促进游泳运动员成绩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心理训练对于进一步开发游泳运动员的水平和能力有积极的意义与作用。不同的心理训练阶段,都应有自己的目标、要求、评定方法及控制手段。心理训练应与水上运动、陆上辅助运动的技术、战术训练相结合,帮助游泳运动员形成具有个人特点的技、战术风格。系统的心理训练可提高运动员的认知水平,为队员个体的进步服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法、访问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对游泳运动员自我控制心理训练实践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控制心理训练对于提高游泳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有着显著的作用,能较好地提高游泳运动员成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游泳运动员的高原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翁庆章 《游泳》2004,(3):10-15
一、国际游泳高原训练的进程游泳是开展高原训练较早的一个项目。20世纪60年代,苏联、民主德国游泳运动员率先进行了高原训练,稍后美国、日本也加入了此行列。1964年在墨西哥加拉普城(Galapo)的游泳比赛中,美国教练员康西尔曼(Counsilman,J.)观察到墨西哥运动员在100米游泳中比其他(来自平原)运动员快3秒,他们每50米少划水0.6次;游200米时快2.7秒,每50米少划水1.6次;游1500米快21.3秒,每50米少划2.7次。由此认为,运动员经高原训练后,在适当时间参加比赛可提高竞技能力,并以长距离的幅度最明显,显示运动员的有氧能力通过高原认D练得到了发…  相似文献   

8.
纪逊 《游泳》2008,(3):25-28,29
游泳运动员的有氧耐力在整个游泳训练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训练量(距离)在全年训练量中占主要地位,长距离运动员有氧训练的量所占百分比则更多,如澳大利亚长距离运动员每周的训练计划中有氧训练的量要占到70%。近年来澳大利亚游泳训练成功经验表明。即便是短距离运动员,在赛前减量期也要重视有氧训练。而奥运会50米、100米自由泳金牌得主波波夫的训练指导思想就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游泳是一项耐力运动,因此需要高度地发展有氧能力。  相似文献   

9.
肖尔贝格认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混合泳运动员要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即纯心理因素:游泳运动员应自始至终克服自己训练中的薄弱方面。从现代游泳运动的发展水平来看,象几年前那样,作为一名优秀的蛙泳运动员只具备良好的耐力是远远不够的,当今的游泳运动员对四种游泳姿势都要精通。假如运动员对其中某一种姿势不够熟练,他就必须着重练这种姿势。而不是设法用其它更熟练的姿势去取胜。混合泳一天的总训练量8000米——9000米。每1000米被分为四段,每250米可以改  相似文献   

10.
现代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表明,运动员不仅需要掌握全面熟练的基本技术、战术以及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外,更重要的是,应培养运动员具备在高速度、高强度比赛、训练对抗中的身体和心理适应能力和调节能力。不仅如此,还应善于适应善于、调节。运动员只有具备了这些才能,才能使自己的身体机能在比赛和训练中符合高速度和高强度的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充沛的体力。充分发挥出技术和战术的最佳水平,并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因此,在,和比赛时,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和调整好身心的机能能力,对培养优秀运动员来讲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怎样使身体机能在短时间内迅速适应强对抗的比赛需要,并出现最佳竞技状态,达到提高训练和比赛效果三目的呢?我们认为,除了运动员加强自身的心理训练以外,教练  相似文献   

11.
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现代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传统的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相结合,构成了现代运动训练的完整体系。所以,运动员要在训练和比赛中稳定地取得优异成绩,不仅应具备身体和技、战术方面的优势,而且也要具备心理方面的优势,只有具备了上述两方面的优势,才能充分发挥运动员的实力水平,达到以弱制强,出奇制胜的功效。  相似文献   

12.
李昌军 《游泳》2006,(2):30-31
少儿游泳训练活动是一种全方位的心理活动过程, 它不仅是认识发展的过程,也是训练能力、技术特点,包括性格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保证这个过程正常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让少年儿童游泳运动员拥有健康的心理。少儿游泳训练自然也要遵循这一规律,因而让少年儿童游泳运动员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少儿游泳训练取得良好成绩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现代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传统的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相结合,构成了现代运动训练的完整体系。运动员要在训练和比赛中稳定地取得优异成绩,不仅要具备身体和战术方面的优势,而且还要具备心理方面的优势,只有具备上述两方面优势,才能为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以及获得最佳竞技状态和创造优异成绩,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一)运动量我们认为,游泳训练中最主要的目标是发展耐力,而训练耐力的最好办法就是大量的游泳。游泳是最适宜加大运动量的项目,其损伤要比其他运动项目少。我们和世界各国著名教练都谈过话,他们都说,在过去五年里,他们把训练的运动量加大了一倍。在澳大利亚,优秀运动员一年要完成240万米的训练量,有些运动员,如温迪特、库帕等一年要游320万米的游程。据我们了解,美国运动员的训练量与澳大利亚差不多,欧洲国家也在逐渐增加训练量,东德的训练量估计会逐渐与我们接近。我们发现,每个游泳组织,凡是成绩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的短、中距离游泳项目,如女子的一百、二百米蝶泳,男子的二百、四百米混合泳,男女四百米混合泳接力等项目,在国际高水平竞技游泳比赛中都是有望冲击奖牌的。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结合运动训练学理论和体能训练基础理论,对我国短距离游泳项目和中距离游泳项目运动员的专项体能训练方法进行研究,不仅能为我国短、中距离项目的专项体能训练提供理论参考,而且能让运动员以更加科学的方法参与到训练当中,助力其在比赛中取得理想成绩,进而继续保持我国短、中距离游泳项目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高原训练对游泳运动员血液成分、血乳酸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高原训练作为一种提高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手段,目前在很多运动项目进行了尝试。为了探讨高原训练在游泳训练中的应用及生理机制,在我们以往多次游泳运动员高原训练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这次赛前在昆明(海拔1890米)的高原游泳训练计划。通过比较5名优秀游泳运动员高原训练前3周、高原训练3周、高原训练后3周共9周训练期间,高原前、高原期间和高原后的血液学参数包括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网织红细胞计数、血液促红细胞生成素含量、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醛含量等的变化,和高原训练前后4mmol/L血乳酸运动强度的游泳速度与心率,发现运动员无氧阈游速增加,有氧代谢能力增强,乳酸耐受能力增强.血乳酸-速度曲线右移,表明此次高原训练提高了游泳运动员的有氧运动员能力.  相似文献   

17.
李秋兰 《体育科技》2010,31(2):95-96,116
对游泳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进行探讨,认为:培养好的心理素质,基础在于选材适当;游泳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应从少儿时期开始;心理训练必须结合比赛进行;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心理是关键,比赛后应注意进行心理调整;心理训练是影响运动技术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游泳训练是长期艰苦的,运动员常常感到单调、枯燥、乏味,以致于疲劳过度,肌肉损伤,引起生理的不适应和心理的厌烦,给运动员增添一些思想障碍。经过交谈沟通,肯定成绩,指明方向,丢掉思想包袱。通过技术分解,项目交叉训练,克服枯燥疲劳现象,同时不断修正技术,完善动作,夯实基础,提高专项技术水平。在几年游泳教学训练中,我们教技术,进行心理训练,通过严格要求,积极培育,取得教学的好成绩。为国家输送一批又一批运动员使其成为国家栋梁之材。一、训练对象和方法1.对象:基础组(8~10岁年龄段男女运动员)和重点组(10~13岁年龄段男女队员)。2.方法:…  相似文献   

19.
儿童游泳运动员的比赛能力是通过日常训练、生活、比赛等活动的经验积累而获得。教练员要注意运动员文化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 ,不断提高其训练水平和技术水平 ,在赛前阶段进行战术训练 ,赛后进行总结 ,逐步培养比赛能力。一、育人 ,是训练工作中的首要任务在儿童游泳运动员中 ,普遍存在着心理发展落后于生理发育的现象。没有明确的目标 ,往往使他们做人、做事、训练等等都缺乏动力。教练员要注意培养运动员的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当运动员参加比赛时 ,他是以完整的人格去迎接挑战 ,平时的患得患失和不良的心理会在比赛中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20.
心理训练在速滑比赛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运动员心理能力的培养和赛前心理准备是当前速滑训练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善于运用心理训练指导速滑实践,是优秀教练员、运动员必备的素质之一;心理训练在速度滑冰比赛中的应用.能够促使运动员在技术、体能、战术上发挥潜能,特别是在1500m速滑比赛中运用心理模拟和心理表象训练,能够挖掘运动员内在潜力;探求有效的心理训练方法,更好地为训练比赛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