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二期工程的实施,给全国高职院校带来了新的机遇.整个国家骨干高职的遴选与评审过程充分展现了"政策资源争夺战"竞争之激烈.从"示范"转向"骨干",国家示范高职建设政策仍存在目标偏离、重评审轻建设、扶强不扶弱等问题.国家示范高职建设政策的初衰与定位必须进一步明晰、强化,要通过新一轮政策的启动,切实引导、激励示范高职院校发挥对其他高职院校的辐射和引领功能;示范(骨干)高职应名副其实地成为高职"领头羊".  相似文献   

2.
世纪之交的十年(1996-2006)是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建设的"黄金十年"。"三改一补"、"大学办高职"、"三不一高"、"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限制专升本"、"就业导向"等政策的出台,对高职教育的繁荣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我国的高职教育政策也存在一定的失误和偏差,对高职实践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分析和反思我国高职教育政策的负面效应,对于更好地完善高职教育政策,深化高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老年教育购买服务是解决目前老年教育服务提供中供需矛盾突出的重要政策工具.本文以上海市为例,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对老年教育购买服务从政策实施的背景、政策的目标与价值取向、政策执行机构、政策执行环境、目标群体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与分析,旨在总结上海市"十三五"期间老年教育购买服务政策执行的成功经验与存在问题,为"十四五"老年教育购买服务相关政策的完善提供实践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4.
李焦明 《成人教育》2009,29(7):25-26
为了给教育主管部门改进和完善高职教育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对我国现行高职教育的部分政策进行了讨论,指出我国现行高职教育政策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道路与培养目标定位缺乏特色、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高投入使其难以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变革不是解决高等职业教育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文章指出了高职院校在"形势与政策"课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四论"是造成上述问题产生的根源,强调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队伍上、素质上和管理上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学校体育政策在高职院校执行过程中存在缺损,这是由于教育政策的执行主体在认识上有偏差,体育政策执行的条件和环境还需改善,体育政策本身有待完善。高职院校要落实好学校体育政策必须提高认识,完善政策执行条件和环境,加强监督与评估。  相似文献   

7.
以A省H职院为例考察高职院校执行国家高职教育变革型政策的过程,发现高职院校层次的政策执行主要受合法性机制、资源依赖机制和平稳机制的影响,前两种机制直接来自于高职院校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来自于基本体制对变革的要求;后者虽产生于高校内部环境,实际上仍是基本体制演变逻辑在校园环境中的内化。高职院校真正的变革很大程度上是学校有机的自我演进和自我发展的过程,内外机制的脱节、基本体制中变革与稳定的关系是高职院校改革表面上轰轰烈烈,内部却踯躅难行的根源。  相似文献   

8.
魏峰 《教师教育研究》2007,19(2):41-44,49
象征性政策指那些创造情感忠诚的政府行为或把社会地位赋予社会上的关键人物的政策.教师节作为象征性的教育政策,对推动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从教育政策学的角度,回顾教师节这一象征性教育政策的设立与实施过程,可以透视我国教育政策制定和执行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对于推进乡村振兴和促进地方教育均衡发展等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下不去""难留住"与"不作为"等现象是当前乡村教师政策激励"低效化"的实然样态.其原因主要在于:相关激励政策的制定不够完善和合理,政策的解读不够精准和到位,政策的实施不够及时与有力.通过完善相关激励政策的制定,强化地方政府与行政部门对政策的理解,加大政策的执行力度和强化教师激励政策的评价与监督等途径,可以突破乡村教师政策激励的"低效化"困境.  相似文献   

10.
试析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政策是党和国家为贯彻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方针而规定的专业建设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梳理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政策发展历程,其内容体现在四个方面:确立高职教育的法律地位,制定专业建设政策宏观目标,规范专业建设管理,提出专业建设政策执行措施.对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政策的分析认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其制定的真正动因;要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政策的作用亟需制定相应的<职业教育保障法>作为政策有效执行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黄华生博士的文章对两极化刑事政策进行了全面批判和否定,实际上是对该政策的基本含义、历史背景、理论依据等方面所进行的严重误读.迄今为止,两极化刑事政策仍然是当今诸多国家行之有效的主要刑事政策,是刑事政策发展的世界性趋势,也与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具有很大的相通性.  相似文献   

12.
13.
唐朝治理西域近二百年间,羁縻政策是其在西域实施的主要政策,唐朝在西域各地设置过大量的羁縻府州,通过羁縻府州来有效地管理西域各地。本文以羁縻府州为切入点,重点探讨唐朝对西域的羁縻政策的制定、变化和发展,以求全面展示唐王朝在西域以设置羁縻府州为核心的羁縻政策。  相似文献   

14.
贫困决不是单纯用经济收入可以刻画的对象,从本质上讲,贫困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反映,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心理体验和认可,是否存在贫困,取决于主体对这种反映和体验的评价和感觉,当主体对客观产生不满意而感到贫困时,表明他对贫困有了清醒的认识,产生了摆脱贫困的需要,这种贫困状况对他来讲,不是“自愿”的,而是“非自愿”的,这种贫困,可以叫做“非自愿贫困”;相反,可以叫做“自愿贫困”,区分“非自愿贫困”与“自愿贫困”,准确定义“非自愿贫困”,是扶贫工作上一次重要的观念转变和更新,作这样的区分,对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工作力度,提高扶贫工作针对性,强化扶贫攻坚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5.
罗斯福“新政”是20世纪美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对美国乃至整个世界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考察罗斯福“新政”提出的历史背景、所采取的主要措施、经历的发展阶段及产生的后果等等,对罗斯福“新政”的实质作一简要的剖析,并对其历史作用进行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教育政策在教育研究中地位日益突显,研究成果迭出,但也良莠不齐.由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育政策研究部门和科罗拉多大学的教育及公共利益中心合作创设的"邦克姆奖"(Bunkum Awards)正是针对这一问题,为教育决策者和公众分辨真正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报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原苏联于1921年到1930年间实施的“新经济政策“,是苏联党和人民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斯大林作为党的最高领导者,对“新经济政策“在思想上的认识,在理论上的阐述,在实践上的表现,反映了“新经济政策“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政府的公共政策的出发点是公共利益。在公共管理实践中,一些公共政策丧失公共性,偏离了本来的价值目标。文章通过对以上问题原因的分析,阐述了政府行为所应依据的公共利益的原则,以缓解可能激化的矛盾冲突,有助于改革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9.
“两免一补”政策是我国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就学实施的一项资助政策。文章首先分析了教育政策评估的基本涵义,然后对“两免一补”政策作出了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政策执行、政策效果和政策价值三个方面。得出的结论是这项政策运行效果良好,实现了预定的政策目标,推动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保证了农村地区入学机会的公平,凸显了公平和正义。对于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俄国在制定了向东扩张"远东政策"后,采取了种种手段和策略,把这个政策付诸实施。俄国的手段和策略,包括外交讹诈、金钱贿赂、武力侵略、收买胡匪,等等。在这个过程中,俄国侵略者的阴险、狡诈、凶恶的嘴脸暴露无遗。中国爆发义和团运动后,俄国意欲攫取中国东北,作为自己的领土。俄国此举背弃了"门户开放"所规定的"保持中国领土完整"原则,遭到了美英等国的反对。日俄战争爆发,俄国在对日作战中遭到失败,"远东政策"宣告破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