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教师教学决策呈现不同的特点.当教师做为自然的决策者时,教学决策呈现经验的、整体性状态;随着教师教学决策焦点的分化与转移,教师成为了中介的决策者;教学决策的动态与系统性要求教师做为研究的决策者,实现教学决策的主体性回归.教学决策的发展趋势是教师做为专业的决策者,在赋权与增能中实现教师教学决策地位和角色的真正转换.  相似文献   

2.
合理的教学决策是有效教学的前提。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在教学计划决策、互动性教学决策和反思性教学决策三方面存在着决策维度、决策焦点和决策模式的差异。现有研究表明,新手教师成长为卓越教师,除了教学经验的不断丰富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决策能力,提高教师对教学决策的反思批判水平。对这一问题的后续研究需要增加有经验教师和专家教师的教学决策比较,实现从认知理性到生态理性的研究转换,以更好地指导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课程改革需要教师拥有更大的专业自主权,而专业自主权反映在教师的教学决策及其行为上.教学是不断影响学习可能性的专业决策过程.用决策框架理论来研究教师教学决策,有利于帮助教师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教学中,我们要以正确的教育理念作为教学决策框架建立的依据,要善于从教学问题的角色背景分析教学决策框架,要善于面对教学问题进行决策框架的调整.  相似文献   

4.
实施差异教学离不开有效的教师决策。国外已有的对教师差异教学决策的研究是在差异教学的框架内,对教师差异教学决策的本质、操作架构与策略、效果及问题等方面进行的分析。这些研究主要聚焦于差异教学过程,对职前教师的差异教学决策能力的培养、不同专业发展阶段教师的差异教学决策模式的专业特征及其演变、职后教师教学决策的实施保障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有待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5.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教师教学决策呈现不同的特点。当教师作为自然的决策者时,教学决策呈现经验的、整体性状态;随着教师教学决策焦点的分化与转移,教师成为了中介的决策者;教学决策发展的动态与系统性要求教师作为研究的决策者,实现教学决策的主体性回归。教学决策的发展趋势是教师作为专业的决策者,在赋权与增能中实现教师教学决策地位和角色的真正转换。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解释、说明直觉性教学决策的基础上,分析了直觉性教学决策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教师直觉性教学决策与教学反思之间存在更深层次的内在联系,即教学反思是教师进行直觉性教学决策的基础。文章旨在厘清教师直觉性教学决策的概念及与其相关的观点,为后续教学决策的研究建立共识。  相似文献   

7.
为顺应时代发展,世界各国都在调整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政策以培养卓越教师,而数据驱动的教学决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文章通过对数据驱动教学决策相关理论模型的深入分析和原理解读,认为从数据到知识的教学决策模型不仅为教师的数据应用提供了行动框架,同时也为数据时代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和提升指明了方向.当前,针对数据驱动的教学决策研究应从一般层面的技术和阶段视角,逐步深入到教育数据应用研究的过程和能力视角,并在全面公平等数据应用伦理的指引下实现数据时代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教师教学决策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决策”不是教学研究的内生术语,而是从教育教学研究以外的领域引进的术语。教师教学决策的系统研究,在介绍和引进国外教学决策的研究成果的同时,可以借鉴和挖掘管理学、政治学、心理学与经济学中关于决策的研究成果。教师教学决策模式,是对教师在教学决策中想要达到的理想或者所遵循的程序与规则的简化概括。教师教学决策可以有五种模式选择:完全理性模式;满意模式;渐进模式;混合扫描模式;规范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9.
随着基础教育变革的深度推进和教师作为变革实施核心力量的被认可,教师教学思想和行为研究成为关注的焦点,教学决策研究便是其中一个颇有价值的研究领域,由此也引发了一个思考:教师是执行者还是决策者?张朝珍博士的专著《教师教学决策论》(人民出版社,2011),作为一本在教师教学决策研究领域带有引论性质、颇具代表性的著作,对这个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回答。  相似文献   

10.
新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会面临许多挑战。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决策的过程。本文通过对新手教师在教学决策方面的研究,提出了有效提升新手教师教学决策能力的策略,希望对广大新手教师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1.
Research on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 is considered to be an alternative to several other research approaches to teaching which study teaching from a limited point of view and from an outsider's perspective, often with the aim of exerting control over teachers. It is argued that research on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 takes into account in a better way what really matters in teaching because it emphasizes the knowledge and beliefs of teachers themselves about teaching. In this study, the issue of 'good' teaching is highlighted from a perspective on teaching based on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 The conceptions of education of eight experienced teacher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a multi-methodical approach. Teachers' conceptions of education consist of their views on the objectives of education, the contents of the curriculum, and the role of the teacher and the students i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ocess. Several contextual factors and teachers' interpretations of these factors seem to exert influence on teachers' conceptions of education, such as the schools in which they work,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ents and subjects they teach, and general developments in society. It is concluded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give a precise definition of good teaching from a practical knowledge perspective because of the personal and context-embeddedness of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 However,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research on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 adds new information to the discussion of good teaching when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more traditional research approaches to teaching.  相似文献   

12.
通识教育知识观下的教师合作教学模式——一种实践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通识教育的研究集中程度很高,主要分布在四大块:国内外大学课程设置的通识教育观;通识教育实现的现状;通识教育的内涵辨析;通识教育理念的历史进程分析。总结所有分析可得出这样的理念:通识教育是基于全面知识的培养全人的教育。那么,基于这种理念的教师教学实践,就应该是通识教育知识观下的教师合作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通过更好的扩展知识储备以用于课堂教学,借以更好的实现通识教育的内涵旨要。  相似文献   

13.
提高大学课堂教学质量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基于大学课堂教学具有学术性、探究性、学生主体性等基本特点,提高大学课堂教学质量必须从改变教师教学观念入手,建立新的活的知识观、共同参与发现的过程观、卓越的价值观和新型的师生观。  相似文献   

14.
教师教学理念的现状考察及其转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理念的感召下.更新与转变教师教学理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通过对教师知识观、课程观、学生观、教学观等方面的现状考察与反思,找寻转变教学理念的策略,其主旨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教学需要决策,教师教学决策水平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标志。基于调查、访谈以及对同课异构课、公开课、日常课的观察,发现初中教师的课堂教学决策较多地依赖预设,较少地顺应生成;较多地以知识达成为倾向,较少地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较多地依靠经验,较少地基于科学。提升初中教师教学决策水平,应加强个体决策反思和课前—课中—课后整体思考;加强群体决策,构建专业成长共同体;引进校外专业支持,以行动研究促进教学决策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相似文献   

16.
影响教师教学行为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关乎教学成败的关键,而教学的成败主要在于学生是否得到了适应社会要求的全方位的良好发展。影响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传统教学观念、思维定势、教师学习观以及文化氛围。为此,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培养反思意识,学会自我审视,加强教学理论的学习。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在对10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预调查的基础上,编制成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途径的内隐观调查问卷,对重庆市的285名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教师认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途径包括六个因素,即教育理念、科学的学生观、教与学的具体原则和方法、教学环境和具体的操作技能、师生互动和评价改革以及继续教育的培训等;教师认为最重要的十条途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提高教师提问的技巧和水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心理及人格健全发展、课堂教学中增加师生的互动、重视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尊重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年龄、性别和学历的主效应及其交互作用效应,在提高教学水平途径的各个维度上均不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方式,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应该直面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可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教学反思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此前提下可着力探讨课堂教学三个阶段教学反思的目标、特性和实施策略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的社会呼唤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人才,教育应该重视以全面发展学生个性为目的的个性化教学。教师在个性化教学要求下,存在"应为却难为"的状况。基于此,从教学理念的形成、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过程的实施和教师的自我发展四个方面分析教师在个性化教学要求下的"难为"与"应为"。  相似文献   

20.
探讨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出现不仅对现代教育手段是一种冲击,而且将对人们的教育观念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众多的教学软件中.也鱼目混珠,水平参差不齐,能否体现教学设计将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并且对教学软件的作用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能使GAI教学课件在教学中更好地凭借其现代教育技术优势.真正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