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高中苏教版教材必修三专题一"祖国土"第一板块"江山多娇"的教学中,我采用双文本教学的策略实施教学,理解<祖国山川颂><长江三峡>两文中的重要语句,对两文从结构、内容、主旨、手法等方面进行比较阅读,如行文结构方面的比较:均采用总分结构.  相似文献   

2.
教学要求: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学生运用“中心阅读法”掌握本文小心思想,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指名朗读课文并思考:本文按什么顺序写的?可以划分几段? (说明:教学生“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划分段落。) 二、板书《赶集》和《赶集路上》,组织学生讨论:这两个题目的中心有什么不同?本文哪段是中心段? (说明:通过比较,培养学生“审题”能力。)  相似文献   

3.
教《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又涉及到“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一句的修辞问题。高中《语文教学参考》(第四册98面)说是“通感”,而郑颐寿的《比较修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P156)说是“移用”。究竟哪一说为正确呢?教者无所适从。为了琢磨这一句的修辞格,笔者从其结构和“讲用”两个方面作了如下探讨,以求同仁指教。  相似文献   

4.
<正>本研究选取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数学》必修教科书(以下简称“湘教版”)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数学》必修教科书A版(以下简称“人教A版”)的“概率与统计”内容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与比较法,从体例结构、内容分布、内容呈现方式与例习题四个方面对湘教版与人教A版必修教科书“概率与统计”内容进行具体比较与分析.一、对比研究及分析1.体例结构体例结构是指教科书各部分的组织、搭配和安排,  相似文献   

5.
2月份:参观校办《守则》画廊;教唱《守则》歌;开辟“《守则》学习问讯处”专栏,组织学生进行《守则》方面的知识问答。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加强对《守则》条文的记忆和理解。3月份:重点抓《守则》第一条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党的感情。活动形式:听《伟大的祖国,我爱您》的报告;看《伟大的祖国》画展;开展“祖国山川多美丽”的郊游活动;进行“为祖国大地献上花衣裳》的植树种花活动,并评选“植树种花模范少年”。4月份:重点抓《守则》第二、三条的教育,促进学生心向四化,勤奋学习,积极锻炼,力争“三好”。活动形式:举行“四化需要我争三好”的  相似文献   

6.
叙述视角是小说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文章以《百合花》和《哦,香雪》比较阅读为例,围绕《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一致性”,结合小说文本,借助分类表,从教学目标制订、教学活动创设、教学评价检测等方面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总结“教-学-评一致性”达成路径的实践经验,借此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对叙述视角知识的掌握。  相似文献   

7.
教学文摘     
教学文摘学法指导要抓“异”一、语文学法指导,要因“文”而异。像《曼谷的小象》这类课文,可采用“教前示法”;像《桂林山水》这类段与段结构相似的课文,可用“教中示法”;而在学习《伟大的友谊》等课文时,可用“教后悟法”。二、语文学法指导,要因“课”而异。如...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理解祖国语文”,即“阅读”和“听话”;“运用祖国语文”,即“写作”和“说话”。简要地讲就是听、说、读、写。在此四者中,“把阅读课上成语文课”是当前最紧迫的问题。那么,阅读课是学习什么的?阅读教学又是教什么的?  相似文献   

9.
陈惠芬 《文教资料》2009,(33):55-56
文章以《春笋》第一教时教学设计为例,从“教材解读”、“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方面对小学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应用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肖玉 《小学语文》2008,(7):128-128
《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第3期刊发了上海洋泾中学校长李海林的《“教教材”与“用教材教”辨析》一文。文章指出,“教教材”与“用教材教”在语文学科范围的意义有两个:其一,“教教材”就是教教材所指引的生活实践,理论命题是“教学生活化”,操作要领是先教教材上的内容,然后向生活实践拓展;其二,“教什么”及“教什么”如何产生,  相似文献   

11.
周乐 《辽宁教育》2013,(11):54-54
最近听一位老师教《石灰吟》《墨梅》两首古诗,整个教学过程都比较清楚,朗读正音、理解字词、感悟诗情,但课堂气氛始终比较沉闷,学生似乎对所学内容并不感兴趣。反思这其中的原因,我发现问题出在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上。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建筑材料学科“教”与“学”的疑惑,来探索对《建筑材料》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实践环节等方面的改革,以求达到“教”与“学”的互动教学效果,并形成一套较为系统的、完整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说明文叙述平实 ,相对较为枯燥 ,教师普遍认为比较难教。为了促进说明文的教学 ,本期特别组织了各地 6篇说明文的教学设计 ,其中《鲸》《蝙蝠和雷达》各有两篇。这几位作者对“趣教”说明文作了一些有意义的尝试 ,相信对你会有所启发 ,不妨一读。  相似文献   

14.
李娟 《考试周刊》2012,(46):81-82
在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和《陶行知故事》的基础上,作者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尝试了以下做法:一、变“教”为“学”;二、变“答”为“问”;三、变“统”为“放”;四、变“判”为“评”,真正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具有综合性、时代性,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15.
津门园丁谱     
你,汉沽一中的一名化学教师陈家忠同志,对学生“严有标准,爱有深情”;对教学,“重教学质量,做教改先锋”。出于对祖国对人民的爱啊,你曾拨亮了一盏盏“后进生”心中的明灯;你曾拯救了因地震失去双亲而意欲轻生的少女心灵……在你的循循善诱下,这些天真无邪的青少年,朝着自尊、自爱、振兴中华的目标奋勇前行。十六年的从教生涯,你撰写过《海洋开发》《化学和爱国主义》等论文;你采用的“单元结构”、“启发讨论”、“点线串面”、“提问指路”等教学方法,使学生获益颇多。1986年全市化学毕业考试,你教的“差班生”竟以平均96.1的分数,名列全市  相似文献   

16.
从教学相长到教学研三位一体--论教师职后的自我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学对于教师的意义——教学相长的原义通过学习和教学这两条途径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肇始于教师职业产生的初期,教师“以教为学,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中国最早见于《商书》《,商书·兑命》曰“:学半”。之后《学记》对这种思想做了进一步阐发《,学记》云“: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虽然我们现在有不少人认为,教学相长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方面相互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的过程。其实这是一种误读“,…  相似文献   

17.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推出,受新的教育理念的冲击,我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不断地探索和反思中,我渐渐领悟到“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学必须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现就《一夜的工作》先后两次不同的教学为例进行比较。【旧教法,教教材】十年前,初涉教坛,备感“书难教”。幸好老教师“言传身教”,我很快就继承了一套“教书”的方法。靠着这种教法,我一路走来,风雨无阻。在上公开课《一夜的工作》时,其教学流程是:第一课时:揭示课题,简介周总理检查预习,教认生字词初读课文,找出中心句(“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相似文献   

18.
所谓“两类结构”是指学科“知识内容结构”和“方法程序结构”的简称。“两类结构”尝试教学法的实践研究,重点关注“教什么”和“怎么教”这两个课堂教学的基本问题,并且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课堂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努力使“教什么”和“怎么教”协调统一起来。“两类结构”尝试教学,以“两类结构”为载体,优化教学内容,使“教什么”落到实处,提升了教学价值。以“尝试学习”为主线,优化教学过程,使“怎么教”更为合理,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现行的小学语文各类版本的教材中,有很多描写亲人之间真挚感情的课文。我们姑且把这类课文称之为亲情类课文。不久前,江苏省丹阳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学员们从现行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中选取了《地震中的父与子》《爱如茉莉》《姥姥的剪纸》等10篇课文,从“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方面对这类课文的教学进行了专题研讨。  相似文献   

20.
用案例辅助"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受管理学、法学等学科采用案例辅助教学的启发,一些教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品德课的教师也提出“案例式教学”的问题。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起陆续推出 《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邓小平理论概论”案例教学研究及教学案例选编》等教学或教参用书。由笔者编写的《“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教学案例解析》,也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这本教学案例解析是作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的全国示范教材《毛泽东思想概论》的辅助教材编写的,大体按照全国示范本的结构思路设计专题,编写案例,共分7章24个专题(节),编选了44个案例。各专题分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