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4 毫秒
1.
体育疗法与亚健康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人们对"健康"认识的不断深入,"亚健康"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分析亚健康成因及其临床表现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未病学"在预防亚健康中的指导作用,并进一步阐述传统体育疗法在干预亚健康中的优势及作用.  相似文献   

2.
亚健康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在21世纪将会引起广泛关注。健身运动这一积极的生活方式,对于改善人体亚健康状态,从亚健康走向健康,解决一些健康难题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就亚健康对人体和社会的危害及日益为大众所接受的健身运动做一简要理论分析,旨在推动健身运动的开展与普及。  相似文献   

3.
刘丽 《体育世界》2013,(4):59-61
以长沙岳麓山大学科技园高职称、高学历(下称"双高")人群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该人群健康状况和体育行为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了解他们的亚健康现状,探讨体育行为对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对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有切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山西高校体育教师患病情况、亚健康情况、影响健康的因素、身体自感评价四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教师不同年龄段,患病种类集中区和特点不同;体育教师普遍有亚健康症状,但是主要表现为"轻度心身失调""潜临床状态",症状单一;对影响健康正反因素认识有高度一致性,但意识和行为不一致;男性体育教师存在主观健康评价偏高的盲目乐观性。  相似文献   

5.
以普通高校学生"亚健康"状态成因的调查与分析为研究内容,调查结果表明:高校学生"亚健康"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学习过于紧张,对环境的适应力不强,难以协调人际关系,生活习惯差,缺少体育锻炼等。在对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体育运动对亚健康的预防和消除具有独特功能,是亚健康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的重要手段.目前,运动干预对亚健康作用的研究,主要是围绕促进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进行;运动干预的方式主要是采用有氧运动;中低强度的有氧练习是改善亚健康的较佳方法;综合干预方法对改善亚健康的效果最为显著.由于导致亚健康状态的确切病因存在争议,诊断标准尚未统一,治疗缺乏针对性,评价标准不统一等,亚健康的运动干预研究也有若干问题有待于探索.  相似文献   

7.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到2030年,人民身体素质明显增强,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健康中国战略已取得显著成果,但在微观角度上,尚且缺乏有关于人民身体健康现状的实证研究。本文基于沈阳市国民体质监测活动,运用SPSS26.0软件,统计1616份沈阳居民健康数据,分析沈阳居民心肺功能、亚健康以及骨密度现状,丰富健康中国背景下有关人民身体素质的实证基料。研究发现:(1)目前心肺功能呈现“差、较差、一般、良好、优秀”状态的沈阳居民分别占0.9%、5.1%、20.3%、36.6%、37.1%。(2)目前亚健康呈现“亚健康、健康”状态的沈阳居民分别占22.1%、77.9%。(3)目前骨密度呈现“骨质疏松、低骨密度、骨质正常”的沈阳居民分别占0.4%、21.1%、78.5%。可见,目前沈阳居民整体身体健康水平较高,但仍然存在一部分居民身体健康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8.
首先提出亚健康量表能够评价体质状况的理论基础.然后,对2 512名非体力劳动者进行体质检测和躯体亚健康状况调查,尝试探索一种对体质概况进行了解的简易方法.研究发现,非体力劳动者躯体亚健康调查结果与体质检测结果具有一致性,调查表检测出的亚健康人群,尤其是中度和重度亚健康人群在国民体质5项检测(坐位体前屈、选择反应时、握力、闭目单足站立、肺活量)中具有更低的得分.研究认为,在测试仪器和人员不允许的条件下,欲了解非体力劳动者体质概况,躯体亚健康调查表法是一种可选的替代方法,但该调查表对于区分健康和轻度亚健康人群的效果不太理想.  相似文献   

9.
骨骼是人体的"支撑者",一般来说,人过了35岁之后,整个身体的功能就开始走"下坡路"了,比如骨钙就会以每年2%~4%的速度减少。如果不注意骨骼的保养,人到老年后,骨质疏松等骨病就会找上门来,养护骨骼理应被重视起来。坏毛病带来骨骼亚健康什么是骨骼的亚健康?大致来讲,就是因饮食、环境等因素影响到骨的代谢,致使骨的正常生理功能降低,但还没有表现出病理症状,此时骨就是处于亚健康状态了。其实很多时候,骨亚健康是因为生活中的一些坏毛病造成的,应予以  相似文献   

10.
深圳女大学生亚健康现状调查分析及其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深圳两所高校的女大学生亚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表明,女大学生亚健康人群比例较高,主要表现为注意力难集中,记忆力减退,对自己的健康担心,精神不振,困倦,情绪不稳定等.造成女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是心理压力大,饮食起居不规律,缺乏运动,人体生物周期性因素.提出形成自主健康促进理念和构建校园健康促进平台对策.  相似文献   

11.
健康与促进:身体运动与教育的目标之一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21世纪,追求人类健康是世界范围内一项重要的社会性目标,而教育乃是促进健康的积极手段,因此,健康目标将仍是21世纪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文献综述,归纳演绎等研究方法,从教育学,社会等视角概述了健康的概念,归纳了健康的影响因素,阐明了健康社会化、身体运动、体育(身体运动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以形成对健康、健康教育、体育及相关概念、理论更加深入、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体育的走向——娱乐与健康   总被引:82,自引:2,他引:80  
由于历史的原因,自西方体育传入中国以来,一直受政治、军事的制约,而忽略了体育自身的人文内涵。娱乐与健康,是人类对体育的根本需求。本文论述了体育伴随着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而诞生和进步,在信息社会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21世纪的体育与20世纪的体育相比,将更加注重娱乐与健康。  相似文献   

13.
范旭东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1):78+124-78,124
走过了600年历史的高尔夫运动在世界各国得到长足的发展,在最近30年开始了由贵族化向平民化的转变进程,伴随高尔夫项目的入奥成功,各国参与高尔夫运动普通民众数量的激增,笔者预测这一进程的基本完成会在21世纪。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老年人的慢性疾病、心理亚健康状态也呈上升趋势,而崇尚和追求健康长寿是人类的本能。文章旨在从传统养生术太极拳的锻炼对人体心理健康、慢性疾病的改善方面提供相关的指导,为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给予帮助,使我国趋向老龄化的社会更加健康。  相似文献   

15.
解读亚健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近年来大量关于亚健康的文献资料,提出了作者自己对亚健康的概念、症状、根源、严重性以及防治等方面的一些看法,旨在使人们对亚健康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全民健身的开展将会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老龄化:运动如何缓解老龄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challenges of the 21stcentury .It has been esti mated thatby the year 2025,the number of people above age 60 in allthe countries in the world will exceed one billion.Life ex-pectancy continues to…  相似文献   

17.
目前医学院校青年教师中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较多,对其健康构成了潜在的威胁。本文通过分析医学院校青年教师亚健康状态的表现和产生的原因,探讨医学院校青年教师由“亚健康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亚健康人群心率变异的风险评估参数,为亚健康的干预提供实验依据。根据《非体力劳动者亚健康评估参考标准》的调查表以及生活习惯调查问卷筛选出40~59岁无心血管疾病的亚健康和健康女性人群,分别测定心率变异各项指标。方法:心率变异采用韩国美迪克公司的SA-3000PMEDICORE心率变异分析仪记录心率变异情况。结果:亚健康组SDNN均小于健康组,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亚健康组 PSI 大于健康组,两组之间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从心率变异与生活习惯的相关问卷分析结果得出,心率变异与影响身心健康的噪音污染有显著相关。结论:本研究证实,亚健康中老年女性安静时心率变异标准差低于30.81ms,身体压力指数大于79,可以考虑将这些指标用于亚健康状态人群的测查与评估,能够及早发现,及时诊断,改善亚健康状态,促使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及早恢复健康状态。随着噪音污染程度的加重,人体经常处于疲劳状态,加上外界压力加大,身体交感、副交感平衡破坏,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机体对外界调节能力下降,无法对外在和内在压力做出适当的机能自我调节。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的世界文化格局将呈现出中西文化交汇、融合的趋势。为了给世界奉献出一种新的体育文化,我们需要完善、雕琢竞技武术套路文化,突出其实质,努力实现现代化转型,力求全球化发展,挖掘、强化其精髓——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创建竞技武术套路新文化的重组,为世界体育文化注入新鲜血液,服务更多受众。  相似文献   

20.
2008-2011年国外武术研究多以武术对人体的健康促进研究为主,其成果多见于运动医学类杂志。国外研究学者均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就武术的健身价值进行了多方面论证。从武术对人体生理和心理健康促进、太极拳对各疾病人群的生理机理恢复、疾病预防与控制和对中老年人的健康促进研究进行综述,为武术的健身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国外研究学者也就武术对某一特定群体的健身功效提出了质疑,为日后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与借鉴。研究结果发现,我国武术的健身价值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来自不同国别的研究学者的关注,武术的健身功效也在不同人群、不同病理中得到了证实。进一步探究与挖掘武术健身价值能够推动武术的国际化进程。在研究展望中指出,武术的健康促进研究仅仅是武术研究的冰山一角,作为承载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武术,其研究价值绝不仅限于此,21世纪的世界文化呈现出既多元又趋同,既独立又共识,既冲突对立又和谐并存的交汇融合趋势。堪称中国文化代表的武术,其文化属性、艺术属性以及体育属性都值得不同领域的学者从全方位、多维度的视角来研究,为我国武术研究注入新的血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