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新一代天气雷达运行能力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翀  石城  邵楠  胡学英 《科技通报》2011,27(3):336-341
研究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运行能力的评估方法,建立天气雷达运行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合理地选取现有的新一代天气雷达数据资料,定量地评估各型号、分时段的雷达业务可用性、可靠性、可维修性及其变化趋势.编制能反映雷达运行能力的各类评估图表,并以图表的分析为依据,提出今后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FNL再分析资料以及多普勒雷达等探测资料对2011年7月26日影响武汉机场飑线过程进行了分析,从环流背景、影响系统、各物理量场等方面解析了此次飑线过程的形成机理,有关结论可为提高此类飑线天气的预报准确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严红梅  方夏  梁亮 《科技通报》2010,26(1):46-50
应用金华CINRAD/SB多普勒雷达资料,结合地面雨量站的记录,对2007年6月13日20时至6月14日20时金华出现的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多普勒天气雷达的高时空分辨率,连续观测以及它具有丰富的回波产品,所以在它探测汛期暴雨的过程中,能比较清楚地看到中尺度对流回波系统的生消演变过程,以及能更好的把握暴雨的落区,对我们做出更准确的预报起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高空场、地面场、物理量场、卫星云图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了2006年6月10日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机制.结果表明:此次过程为一次典型的飑线天气过程,500 hPa的阶梯槽及冷平流、925 hPa暖湿舌的存在是形成该天气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底层辐合场为大气运动提供抬升作用:露点锋是触发强对流天气的重要原因;IC、K指数分布说明此次过程的大尺度典型的不稳定层结.  相似文献   

5.
一次发生在副高内的强对流天气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浙江省2009年8月14-15日发生在副热带高压控制区内部的一次强对流天气分析发现,强对流发生前大气层水汽和对流不稳定能量这二个条件已经很强。前期快速加强西伸的副高起到了积累能量和水汽的作用。当有适当的触发机制时,即使在副高控制区内也能发生大规模的强对流天气。本文从"浙江省自动气象探测信息业务系统"上发现,中尺度自动站的风场资料,能及时显示地面的辐合线。辐合线生成后,长时间的维持并向东伸展横贯浙江东西,导致强对流大范围、持续长时间的发生。雷达回波显示,强对流是由多个回波在东移过程中合并加强造成的。但雷达资料分析存在一定的误区。  相似文献   

6.
利用NCEP/NCAR再分析高度、温度、风场资料及Micaps实况降水、积雪资料,对2010年2月13~14日浙北地区出现的暴雪过程及其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上西南气流的加强及北部冷空气的渗透导致的冷暖空气交汇是产生暴雪天气的主要环流形势,低层发展东移的低涡与地面倒槽的北上是产生暴雪的主要天气系统,对流层中低层逆温层的出现,为暴雪天气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云顶亮温和雷达回波的分布则反映了降雪区的移动。等熵位涡分析表明,降水区域集中在高低位涡区域的交界处。随着位涡高低中心的东移,降水区相应东移,当高位涡区一旦加强南压,降水将趋于减弱直至结束。  相似文献   

7.
利用台风多普勒天气雷达基数据资料和浙江省自动雨量站网的分钟资料,用最小二乘法为影响舟山的每个台风降水找到z_R关系,并对其进行有效的修正.应用此关系对台风"麦莎"和"卡努"影响期间对舟山区域的降水量分布情况进行估测,得到了降水量估测分布图.同时,将台风"卡努"影响期间的舟山自动雨量站网的实况雨量、修正前的估测雨量和修正后的估测雨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用最小二乘法得到的Z-R关系.对于雨量的估计有一定的放大,而使用修正后的方法得到的降水量与实际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8.
作为灾害性空间天气的一种重要志源——日冕物质抛射(CME),一直是空间物理学家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另一方面,做为空间天气的最直接表现的层次——近地空间环境,随着地基探测手段的不断建立和完善也成为日-地关系链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从空间天气这因果两端出发,对CME的对地有效性问题,以及近地空间环境的探测和动力学过程进行了初步研究.在CME的对地有效性方面,主要工作包括:(1)CME冰淇淋锥模型的建立;(2)分析了CME对地有效性的主要影响因素;(3)分析了CME对地有效性的特大地磁暴起因.在近地空间环境研究方面,主要工作包括:(1)参与建立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米-瑞利-钠荧光激光雷达,并给出其对80~110km高度钠层的初步观测结果;(2)利用流星雷达研究了中高层大气周日、半日潮汐的典型相关模式.  相似文献   

9.
航空数据转发设备仿真器是用于飞机上的多台仿真设备(如惯导卫星传感器、气象雷达仿真器等)之间的通信。其中AFDX和ARINC429是新一代航空总线协议,硬件方面需要采用标准的ARINC429通讯卡、API-FDX -2通讯卡。数据转发设备仿真器需要完成实验室对硬线的自由转接和数据仿真工作,可按照系统要求进行节点自由转接以及与其它设备进行AFDX、ARINC429数据交互,以满足某航空研究所实验室的仿真需求。  相似文献   

10.
GPS掩星探测每天可获得均匀分布全球的折射角资料,不受气溶胶和云雨影响并且可弥补海洋和极地观测资料稀缺问题。因此,基于三维变分方法,采用NCEP的全球再分析资料作为初猜场,利用欧洲中心(ECMWF)的ROPP GPS掩星事件资料处理系统作进行三维气象场的反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经GPS折射角资料反演后的气象场能明显改善初猜场的温湿分布,有效缩小其与无线电探空观测之间的差异,此结果对于气象工作者具有较大参考意义和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利用气象现代化手段观测的数据进行分析。从风云2C红外云图可以发现,在近海"桑美"台风强度加强过程中,台风外围云系被台风外核区吸收,风暴直径明显减小,结构更为密实,台风眼由模糊发展为清晰;在迅速加强阶段,台风迅速向内收缩,呈现眼壁上螺旋雨带的发展特征。根据温州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SA的组合反射率和径向速度产品揭示了直到登陆前1 h,桑美台风的强度仍在加强的事实,从组合反射率可见,台风从单眼壁发展成双眼壁,之后发展成具备更加深厚眼壁的台风结构,此过程对应于雷达径向速度图表现为,从一个大速度区发展为二个大速度区,直至更大的速度区。从登陆前后几小时地面测站的变压计算气压梯度可以判断强风区大小,结合变压及小时极大风风向变化可判断登陆点,以及作出登陆后移动路径的短时预报;小时累计降水分布表明,其具有明显不对称分布特征,前进方向右侧大于左侧,强降水主要集中在台风环流主体区,外围降水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不同背景场近地层风速的预报效果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逸涵  何晓凤  周荣卫 《资源科学》2013,35(12):2481-2490
模式初始场的优劣对风预报结果影响较大,中国常用的全球环流背景场为美国NCEP发布的GFS资料、欧洲中心的ECMWF资料以及中国气象局的T639资料。本文收集、整理了2010年6月~2011年5月的上述3套资料,将其分别与中国境内677个基本站、基准站和400座专业测风塔同期测风数据进行对比检验,综合分析GFS、EC、T639在中国区域内的近地层风速预报效果,并给出3套数据预报性能的平面分布图,结合气象站和测风塔处的地形特征和测风数据的代表性,初步判断3套背景场的近地层风速在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的可预报性,为中尺度模式选择初始场开展风速预报服务时提供一定依据。结果表明:①风速介于(0~3)m/s时,气象站和测风塔观测资料检验结果一致,T639资料预报效果最好,GFS资料第二,EC资料第三。风速介于(3~15)m/s时,气象站和测风塔观测资料检验结果有差异,测风塔数据检验,EC资料预报效果最好,GFS资料第二,T639资料第三;气象站资料检验,GFS资料预报效果最好,EC资料第二,T639资料第三。风速介于(15~25)m/s时,气象站和测风塔观测资料检验结果一致,EC资料预报效果最好,GFS资料第二,T639资料第三;②基于(3~15)m/s风速段,中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地区,全年EC资料预报效果最好,GFS第二,T639第三,但秋冬季在西南地区三套资料的预报效果均较差。华东地区,春秋季时,EC和GFS资料预报效果一致,优于T639;夏季时,EC资料预报效果最好,GFS第二,T639第三;冬季时,3套资料预报效果一致。中南地区,春、秋、冬季时,EC资料预报效果最好,GFS和T639资料预报效果一致;夏季时,3套资料预报效果一致。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天气网是中国公共气象服务门户网站,是气象部门提供公众气象服务的窗口,是发布防灾减灾信息的重要载体,也是联系群众、服务公众的桥梁和纽带。中国天气网包括中国天气网主站、南方站、省级站和子网站群。省级站显示的内容要由每个省自行上传相关的产品。要使省级站网页的内容能够每天及时更新,就需要产品的传输能够正常运行。天气网江西站的产品传输就是通过气象产品传输系统来实现的。本文简单介绍传输系统的设计流程及流程各部分功能,当传输系统发送不成功的时候,报警系统会自动把信息发送至当天值班的管理员手机里面。短信报警系统使得监控传输系统变得更加及时方便。  相似文献   

14.
申时喜 《大众科技》2012,(12):9-10,92
随着民用航空事业的发展,传统A/C模式二次雷达难以满足空中交通管制(ATC)需求,S模式二次雷达正逐步取代A/C模式二次雷达。文章在比较分析两者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S模式二次雷达的询问格式和应答格式,从而知道S模式二次雷达的特点及意义。最后介绍了S模式在其它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射频雷达模拟器是逼真度高的一类雷达模拟器,而射频方向图模拟是射频雷达模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提出的天线射频方向图模拟技术可实现多种方向图的仿真,并能用实测天线方向图进行模拟,既满足了雷达模拟器通用性的要求,又满足了雷达模拟器真实性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军用雷达标准化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为了提高军用雷达标准化水平,在对军用雷达标准化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军用雷达标准化原理进行了初步探索,在军用雷达标准化原理的理论指导下将军用雷达标准化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并基于军用雷达标准化效益的S型曲线对实施标准等的具体工作阶段展开深入研究,提出了军用雷达标准更新时机选择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文章回顾了中国气象卫星的发展历史、所提供的服务和应用。中国气象卫星是在全球气象卫星发展的浪潮中发展起来的。经过40多年的发展,极轨和静止两个系列的气象卫星已经业务运行。中国的气象卫星工程由卫星、运载火箭、发射、测控和地面应用5大系统组成。地面系统作为气象卫星工程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卫星应用效益起重要的作用,在卫星发射后对卫星有效荷载进行运行管理,实施从卫星下传数据的接收、处理、分发、应用和服务。中国气象卫星投入业务运行以后,为改善天气预报、环境监测和短期气候预测提供了有用的信息。在天气预报领域,为台风、暴雨、冰雹 、暴雪、沙尘暴、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提供了更有力的手段;在短期气候预测领域,提供了更多有用的参数,如海表水温、雪盖、植被指数等;在环境监测领域,在洪涝、森林草原火情、沙尘暴、雪灾和海冰等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阶段,中国气象卫星面临的最大机遇和挑战在于提高产品的精度,为定量应用服务。其内容涵盖气象卫星的空间段和地面段,并且与数值天气预报本身也有密切的关系。气象卫星为数值天气预报提供全球资料,数值预报模式为气象卫星提供定量产品推导的背景场。气象卫星与数值天气预报协同工作,才能促进气象卫星应用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Like many inventions, that of radar is difficult to ascribe to an individual. It was the consequence of much earlier work on the properties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and of the availability of several key electronic devices. The question of priority is further complicated by the cloak of military secrecy under which radiolocation methods were investigated in many countries in the years immediately before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 author of this review concludes that while radar is a clear case of simultaneous invention, Robert Watson-Watt's memorandum on ‘Detection and Location of Aircraft by Radio Methods’ — published just fifty years ago — was the most influential single publication in this field. British success in the Battle of Britain owed much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radar system that integrated technical progress with operational feasibility.  相似文献   

19.
陆铮  罗建宝 《大众科技》2012,14(3):11-13
谐波雷达的特点是能够从杂波背景中根据目标辐射非线性的特性来探测有效目标。由于受到谐波雷达目标截面积较小的影响,谐波雷达探测距离较近。文章主要分析了谐波雷达的作用原理,设计了一种可以区别探测目标是否具有金属结或者PN结的谐波雷达接收系统,并对其系统组成部分进行了仿真及分析。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代电子对抗模拟训练的需要,提出一种雷达电子干扰模拟器的改进方案,它采用DDS技术,不仅对雷达电子干扰模拟器的信号分辨率得到提高和干扰样式的增加,解决了雷达电子干扰模拟器和雷达同步和复杂且恶劣电磁环境的高度模拟的问题。介绍了整个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并通过移植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Ⅱ完成模拟器的多任务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