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要检查一个教师的教学工作情况和教学常规执行情况,时下比较通行的做法是“三部曲”:听课、查阅学生作业、查看教案。而在查阅教案时,如果稍加留心便可发现不少教师手中的教案已呈“古色古香”之态。问其所以,这些教师的回答往往是:教材未变,教案自然也就用不着新写。  相似文献   

2.
教学后记,又称课后记。他是教师在按照教案进行教学后。根据上课的实际情况,对该教案和课堂教学状况作出的客观评价与总结,并附写在该教案后面的字记载。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学后记”不失为一种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策略,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升教学水平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要检查一个教师的教学工作情况和教学常规执行情况,时下比较通行的做法是“三部曲”:听课、查阅学生作业、查看备课笔记。而在查阅教案时,如果稍加留心便可发现不少教师手中的教案已呈“古色古香”之态。问其所以,这些教师的回答往往是:教材未变,教案自然也就用不着新写。于是乎,一本教案每每是“新三年,旧三年,增增删删又三年”,一经写好,便经久不衰。甚至教师彼此之间还来了个“互通有无”,将旧教案交流使用。一本备课笔记,常常如接力棒一般辗转于数人之手。近年来,普通中小学各类教材已基本趋于稳定,即便教材的编排体例上有些变化,也大多属于微调,具体教学内容并无太大的变动,加之大多数学校对教师的课务安排上又采取了“循环制”,这就使得不少教师无须花费太长的时间便可以基本掌握所任教学科的全套教材内容。然而教材的相对稳定,并不意味着教案亦可以不作变更地全然照搬。偏偏不少老师只注意到“年年岁岁花相似”,却忽视了“岁岁年年人不同”;单单想到“铁打的营盘”,独不考虑“流水的兵”。一旦“苦心经营”(如果教案乃自己钻研所得、是自已的劳动结晶还属比较好的,而另有一些教师连“苦心经营”都成问题,手中的教案往往是从“教案汇编”之类的书上摘抄或是干脆从网上下...  相似文献   

4.
制作电子教案是救师日常教学工作之一。典型教案大都有课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分析、教学过程等固定标题和相关样式。“模板”和“样式”可实现教案的规范化,从而使同一学校、教研组或教师的同类文档具有相同风格,提高工作效率,而“格式”等功能可使教师根据实际需求实现教案的个性化。  相似文献   

5.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往往只强调备好课,上好课,但上完课之后能否写好“教案后记”.却未引起足够重视。所谓“教案后记”,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在上完课后,对该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以利于下一轮的备课和授课。教师只有通过实施教案后.才能发现教案的成功与不足,从而总  相似文献   

6.
语文学科是最具有人文精神的学科。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语文教学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毋庸讳言,语文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与此相违的现象。具体为:一、以教案为本教师过于依赖教案,进入教室如同进入车间,严格按教案的程序组织教学。提问时循循善诱,极力将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教案的“轨迹”,如遇启而不发的学生,或语重心长地教诲一番,或弃置一旁,请出“高手”代其回答了事,以保证课堂教学进程顺畅,教学任务按时完成。从表面上看,这些教师能够完成教学任务,实际上他们完成的只是其写在教案上的任务。二、以课…  相似文献   

7.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过程。我国名学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由此可见,教学反思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的重要途径。[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教案是对教学设计的进一步加工、概括和梳理,是教学设计的文字表达形式,是教师备课的结晶,上课的备忘录.如果说教学设计阶段教师的精力主要花在思考上的话,那么教案编写是教师内部语言的外化.在这个外化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策划必然得到进一步精确化和系统化,就像建筑设计师把头脑中的创造想像转化为设计图纸一样.对于教师来说,教案虽是人人要写,课课要写,但要真正写好,却很不容易.要想写好教案首先要深入地钻研教材,还要切实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懂得教学规律,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教学设计用表格式教案更能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结合起来,能更加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作为教学常规管理的一项内容,学校领导查阅教师"教案"是常有的事,但在许多情况下是查"教案",不问教学效果,往往重在检查课时是否漏写、环节是否完整,甚至书写是否工整等"形式"上的东西,并记录在案,作为衡量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至于这个"教案"突破重点、难点的教学设计、实际教学中的运用情况,则常常被忽视了。  相似文献   

10.
要检查教师的教学情况和教学常规执行情况,时下比较通行的做法是“三部曲”——听课;查阅学生作业;查看备课笔记。而在查阅教案时,稍加留心便可发现,不少教师的教案已呈“古色古香”之态。问其所以,教师的回答是:“教材未变,教案自然就用不着新写。”于是乎,一本教案每每是“新三年,旧三年,增增删删又三年”。甚至教师彼此之间还“互通有无”,一本备课笔记,如接力棒般辗转于数人之手。近年来,普通中小学各类教材已基本稳定,除了编排体例上有些变化外,教学内容无太大变动,加上大多数学校对教师的课务安排上采取了“循环制”,这就使不少教师无…  相似文献   

11.
李国龙 《中国德育》2005,(11):34-34,46
备课是教师将自己对教材教法的研究成果及其教学思路用文字体现出来的一种思维活动。这个。体现”就是通常所说的“教案”。而教案水平如何,不仅体现了教师对教材教法钻研的程度,更体现了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因而教案格式的作用不可低估。根据德育课的性质、任务及大纲规定的教学原则和方式方法、评价原则和途径、标准,设计并推行“德育课教案格式”,有利于帮助教师在教学中以人为本、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加大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  相似文献   

12.
吴洪波 《广西教育》2009,(20):47-47
撰写教案,应能促进教师对教学进行理性思考和宏观把握,促使教师明确教学方法,把握教学过程,合理运用教学资源和手段,避免教学的随意性,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传统的教案编写只注重编写的过程,而忽视思考研究的过程,缺乏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具体表现:一是照抄照搬旧的教案。不少教师的教案千篇一律,缺乏创意,把本来是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变成了一种机械重复的劳动;二是重形式而轻内容。从一些教案的表面看,其中“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一应俱全,但是实质性的内容却很少,缺乏个性和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当前,语文教师在“备课”这一教学环节中存在着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一、“抄教案”。照搬教参。从而使备课流于形式,这种现象较为普遍;二、备“形式”超过“内容”。刻意追求“合乎潮流”的教学形式,而对所教课文没有花多少时间去研读、领悟:三、一味地模仿名教师、名教案.不切合学生实际,缺乏个性。“备课”应该成为教师自觉的、有探究性的行为,而不应成为一种形式,那么语文教师平时在教一篇课文前究竟应该作哪些准备呢?  相似文献   

14.
教师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秋季,湖南省岳阳县在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全面启动新课程改革实验,经过四年多的努力,目前新课改实验在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已全面铺开。2006年10月岳阳县教研室对全县20个乡镇进行了“新课程实施情况专项调查”。针对教学反思问题,笔者和126位教师进行了座谈,收集了492名教师的问卷,查阅了361位教师的教案及相关资料,通过对问卷、座谈、教案资料的统计分析,我发现教师们对教学反思在认识和操作上还存在一些问题,现结合下表说明:  相似文献   

15.
最近参观了一个“优秀教案展览”,观后颇有感触。诚然,参加展览的教案的确很精致,也很实用,从形式到内容颇有功底,举办这么一个活动,对于落实教学常规、促进教学规范十分有意义,也是很有必要的。但美中不足或说一点遗憾的是,笔发现,这些优秀教案均有瑕玷,那就是教案内容栏目的“教学后记”,都实在难属“优秀”.大多数教师只写了一两句套话,或干脆说“很好”,便草草收尾。  相似文献   

16.
曾敏生 《江西教育》2003,(14):30-30
窗明几净的学校办公室里,案头上摆满了各式版本的教学参考书。教师们正埋头伏案,神情专注地“写”教案。如此场面多么令人感动,然而又是多么让人叹息:教师的精力都用在“写”教案上,岂不是教案拖累了教师。教师们都知道这里所谓的“写”教案,实际上大多数教师是抄教案,因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都要求教师上课前要写好教案,且规定了总的格式和内容以及对每一课时教案的内容,包括课题、课型、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等等,都要求教师认真书写到教案本上。如此规格的教案一课时至少要花一两个小时来写。中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17.
要检查一个教师的教学工作情况和教学常规执行情况,时下比较通行的做法通常是"三部曲":听课、查阅学生作业、查看备课笔记.而在查阅教案时,如果稍加留心便可发现不少教师手中的教案已呈"古色古香"之态.  相似文献   

18.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旨在为教师的“教”服务。与此相对.“学案”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立足学生的发展而编写的供学生学习的实用性学习文书,意在为学生的“学”服务。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围绕教案进行教学,教师的任务就是执行预设的教案,展开预设的程序,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对预设的标准答案的顺应和认同。这是一种“牵引式”的教学,犹如教师设计好一个个“圈套”,设法领着学生往里跳。在新课程标准中,教师不能单纯地“预设”教学,要根据师生具体教学交流情况,“生成”教学,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20.
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教师在上课前认真地钻研教材.查阅大量资料,精心地准备教案,信心百倍、满腔热情地去上课.可是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欠佳。冷静下来思索。我认为根本的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不够民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