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基于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购买的主要电子图书资源,通过问卷的方式,调查了用户对这部分资源的了解、利用和需求情况。分析了用户对电子图书资源了解程度不高、利用率较低的原因。结合用户对电子图书的需求,提出了图书馆应在资源建设中充分考虑和吸收用户的建议,继续增加电子图书种类和数量,同时整合检索途径,加强宣传和引导等促进电子图书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电子图书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阐明电子图书评价必要性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外电子图书评价进展情况。国内电子图书评价研究与国外电子图书评价研究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国外研究者更加注重研究方法、用户需求、电子图书技术和电子图书协作的研究。电子图书的评价研究将有利于推动电子图书在我国图书馆的利用。  相似文献   

3.
调查了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用户对电子图书的了解和使用情况,以及他们对电子图书的有用认知和易用认知.分析了性别、身份和专业等因素对电子图书感知有用和感知易用的影响.提出了有针对性做好电子图书的宣传和培训工作、保障电子图书稳定服务及协调采购纸本图书和电子图书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图书已逐渐渗入到高校的图书馆及日常的教学中。本文主要介绍了高校图书馆电子书服务存在的问题:电子书资源质量不高,其内容不能满足高校用户的需求;电子书专属阅读器限制了电子书的利用等,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完善电子书采选机制,丰富电子图书资源;建立健全的电子书资源评价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从免费电子图书资源网站、免费电子图书资源的获得、免费电子图书资源的利用3方面.对Internet网络上20个网站免费电子图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新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对西北师范大学用户利用馆藏资源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从信息需求、图书馆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等方面对用户进行了问卷调查及访谈,了解了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用户群体信息需求的差异,对高校图书馆如何在信息服务和资源建设方面更好地满足用户信息需求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有声电子图书的历史发展、有声免费电子图书资源网站和有声免费电子图书资源的利用等三方面,对有声电子图书的特点、发展概况及Internet网络上11个网站有声免费电子图书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陈一梅 《图书馆建设》2012,(12):29-31,35
美国电子图书用户阅读需求的持续增加引发了公共图书馆和出版商的电子图书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电子图书的价格和获取模式。美国图书馆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牵头组织并支持美国公共图书馆努力探寻互利互惠的商业模式,竭力维护用户的知识自由权利,广泛利用各种渠道传播和交流信息,以平衡电子图书生态系统中各方的利益。我国公共图书馆应借鉴美国公共图书馆的经验,增强合作意识,加强多边合作,注重图书馆危机管理,积极捍卫图书馆职业的核心精神。  相似文献   

9.
从高职馆开发利用网络电子图书资源的意义、免费全文网络电子图书资源和免费全文网络电子图书资源的利用方式3方面,对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发利用互联网上的免费全文电子图书资源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电子图书资源建设与利用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管理系统中用户对纸本图书的借阅、预约、续借等使用情况的分析,提出优化电子图书资源建设与利用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图书馆电子借阅服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以图书馆提供电子借阅服务过程中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为研究对象,厘清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提出建立基于社会平衡机制的图书馆电子借阅服务系统的主要路径。[方法/过程] 介绍图书馆电子书和电子借阅的发展现状,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作者、提供商、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利益关系。[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图书馆电子借阅服务涉及作者与提供商的商业利益、图书馆提供信息资源的权利和用户获取知识的权利,不同利益主体存在既冲突又合作的关系;图书馆电子借阅服务系统不够成熟,产生明显的资源供需失衡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完善法律制度,维护公共利益;扶持电子书产业发展,规范市场行为;建立许可协议标准模板,保护各方利益;控制采购成本,促进电子书资源利用;发挥电子书优势,促进电子书阅读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以学术电子书出版商和高校图书馆为研究对象,梳理学术电子书出版商对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的影响,提出高校图书馆的应对之策。[方法/过程]通过网络调查,了解学术电子书出版商在图书馆市场的发展现状、电子书平台功能和销售模式,分析其对高校图书馆的影响,提出高校图书馆的应对策略。[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学术电子书出版商一方面可以丰富馆藏资源的数量、提高馆藏资源质量、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增加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图书馆资源整合的难度和资源采购支出。提出以下建议:调整馆藏政策,适时加大电子书馆藏比重;建立采购联盟,按需选择采购策略;加强与出版商合作,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开展用户培训,加强电子书的阅读推广活动。  相似文献   

13.
数字开放环境下,用户对于信息资源的利用产生了一系列发展变化,用户在信息资源的内容、信息资源工具以及信息资源服务都呈现出了一些新特征:更倾向于电子期刊、二次资源的使用、搜索引擎成为主要的资源获取工具、社交网络相关服务日趋流行等。通过分析发现,未来电子资源的使用将会不断上升但不能取代印本资源,深加工资源和开放资源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用户对相关工具的可融合性要求越来越高,诸如移动服务、社交媒体等新型服务的使用量将会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4.
15.

Question

What to do when a major database ceases publication?

Setting

An urban, academic health sciences library with four campuses serves a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s system, a college of medicine, and five other health sciences colleges.

Methods

Usage statistics of each e-book title in the resource were carefully analyzed. Purchase decisions were made based on the assessment of usage.

Results

Sustainable resources were acquired from other vendors, with perpetual access for library users.

Conclusion

This systematic process of finding alternative resources is an example of librarians'' persistence in acquiring perpetual electronic resources when a major resource is cancelled.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探究借用众包模式汇集读者智慧,建设高校图书馆书评资源在理论和实际上的可行性,并提出具体实施建议。[方法/过程]结合统计分析进行实证研究,围绕3个问题对高校图书馆用户进行调查:①用户对网络及本地书评资源的使用及看法;②激励措施及校园社交关系对用户参与书评建设意愿的影响;③怎样的激励措施更加行之有效。[结果/结论]论证本地图书馆书评资源建设的可行性,得出书评系统中用户群培育及书评资源积累策略,对完善书评系统功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论公共图书馆电子书资源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慧敏 《图书馆论坛》2012,(4):89-93,106
电子书是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介绍国内外不同地区公共图书馆电子书资源建设与利用简况,分析我国公共图书馆电子书资源建设面临的困境,提出公共图书馆电子书资源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读者对数字阅读方式的习惯,电子书阅读器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文章介绍了电子书阅读器的发展过程,并对市场上流行的几款电子书阅读器进行了介绍、分析与比较。根据我国电子书阅读器市场上的现状,找出了阻碍我国电子书产业发展的瓶颈,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参考文献10。  相似文献   

19.
Many studies show that e-book awareness and usage is growing. Using vendor-supplied usage statistics for business and economics e-books, the authors sought to determine if a few titles accounted for a large percentage of usage. If proven, the authors hoped to be able to develop collections strategies to maximize e-book usage. Focusing on three providers, SpringerLink, NetLibrary, and eBrary, results showed that annually, a small number of titles accounted for a large percentage of usage. However, over the collection's lifetime, a higher percentage of titles were used. A small collection of Patron Driven Acquisition eAudio books were also exami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