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阳光体育运动理念的提出,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要求教师将阳光体育运动理念引入到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并对体育教学课程及教学模式进行深化改革和创新,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阳光体育运动中,有效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本文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对高校体育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改革措施,以促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阳光体育运动启动以来,各高校一直在积极探索、推进体育课程改革。本文通过阳光体育活动内涵的解析,从教师专业成长、课程设置、网络平台建设、职业实用体育、体质健康测试等方面提出推进课程改革的策略,探讨切实有效体育课程改革途径,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阻滞因素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探讨了阳光体育运动产生的背景、意义与开展现状,分析了我国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的阻滞因素,最后提出我国高校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要强化监督机制,体育课程改革与阳光体育运动的目标相统一,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引导作用,各体育职能部门要形成联动机制,尽量降低体育伤害事故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阳光体育运动”解析及高校实施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全面落实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倡导的"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的开展与实施,促进大学生的体质健康,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在全面解读活动内涵的基础上,阐明了活动开展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制约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社会因素和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体制内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将"阳光体育运动"的主导思想纳入到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中,树立融教学、锻炼(训练)、竞赛于一体的完整的体育课程观念,建立了选项分层教学的高校体育课程模式;进一步加大了体育课程资源在健康、娱乐、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开发;将课内外一体化、突出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课程体系,作为全体学生参与和实践"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形式,并把强调体质健康和体育能力的培养作为课程评价体系的双要素,以强化其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检验、反馈与激励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高校体育教师的“阳光体育运动设计能力”进行探讨,认为目前高校体育教师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和实践缺乏正确认识;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主要趋向于攻读学位、提升科研能力、单科进修,对于提升学校体育工作质量的相关培训参与较少,参与的相关培训也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建议开发短期继续教育课程提升高校体育教师阳光体育运动设计能力,课程核心内容可设计为阳光体育运动设计能力提升、阳光体育运动项目管理课程、学校、家庭、社区体育一体化理论与实践课程三个模块.  相似文献   

6.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光体育是旨在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的一项体育事业,在全国大力推行阳光体育的背景下,对高校的体育课程进行改革,以适应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的开展,切实推行阳光体育运动,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加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强教学模式的改革,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坚持为高年级学生开设课程,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指导等,以适应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效果和阳光体育开展状况的基础上,就如何使体育课学习与课外锻炼相结合,提高学生体育技能和阳光体育运动的参与度,开展了体育课与阳光体育运动相结合的改革.制订阳光体育实施方案和考评办法,修订体育课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和考核办法,把阳光体育运动纳入体育课成绩的考核.通过课外体育锻炼促进体育课教学的学习效果,提高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摘 要:目的:在组织学视角下将阳光体育运动与组织吸引力结合研究,探讨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组织吸引力的构成要素,评估上海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组织吸引力的发展水平,提出相应提升策略。方法: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上海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组织吸引力的构成要素进行调查分析。结论:1)上海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组织目标明确合理,对学生参与阳光体育具有指导作用;2)上海高校应加大体育经费投入,设立阳光体育专项资金,提高体育场馆生均比,加大师资培训力度;3)上海高校积极创新体育活动内容,打造精品赛事,构建校园体育文化;4)上海高校学生阳光体育、技能展示及健康管理三个公共服务平台的建立,提升阳光体育运动的效果吸引力,凸显体育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对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的创新意义进行解析,对其相关的发展途径进行探讨。旨在推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促进高校公共体育与社会体育间的相适与相融,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课程论的角度入手,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大学体育课程进行了基本的剖析,分析了大学体育的真义及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现实问题,回顾了我国课程改革中几种传统的大学体育课程模式并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大学体育改革的未来走向.文章认为: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不断深化中,大学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它也必须适应改革的潮流,才能使我国大学体育更加切合学生的需求,才能使大学体育能够自觉地、充分地满足新时期的社会要求.  相似文献   

12.
对现阶段高校体育课程理念及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剖析的基础上,以体现时代精神、倡导课程文化建设的新视野为依据,提出了健康与文化并重的高校体育课程理念的具体体现就是使学生发展成为一个"整体的人";价值取向的出发点就是"人的存在"和"人的生成"。课程理念及价值取向实践中的切入点是:课程目标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课程内容个性化、人文化、生活化取向,课程文化是高校体育课程设计的最佳视点,课程实施重在关注学生体育学习方式的变革,课程评价要体现整体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3.
关于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现代化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采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论述了新时期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现代化之必然趋势,指出了体育教育现代化与课程内容现代化的密切关联并对其内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现代化的路径,旨在为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提供可鉴之资。  相似文献   

14.
大学体育课程"四三"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体育课程应包括体育课堂教学、课余体育参与和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三大部分.我们的课程改革概括为"三自主"、"三互动"、"三自治"、"三开放"."三自主"模式是让学生自主选择运动项目、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三互动"模式是教师与学生互动,课内与课外互动、现场与网络互动;"三自治"模式是课余体育锻炼自治、课余体育竞赛自治、课余体育训练自治;"三开放"模式是时间开放、空间开放、资源开放.十年实践表明,该体育课程模式既能提高大学体育课程教育的质量,又培养了大学生自主参与体育的意识,有效完成大学体育课程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推拿的发展规模和推拿人员的现状,结合体育院校的课程设置及学生特点,从教材选编到教学的全过程,对体育院校推拿教学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归纳法,通过对体育管理的溯源,探求体育管理的要素和特点,结合人文理念,指出高校体育管理是保证高校体育教学与训练、校园体育工作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随着高校体育管理的不断发展,加强体育教育管理已经成为当前高校体育教育的主要研究方向。研究认为,提高高校体育管理的科学化、改革体育课程服务学生、加强师德和学术作风建设、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是人文理念下高校体育管理的目标路径。  相似文献   

17.
以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为基础,从研究“层次递进式”教学出发,系统阐释了“层次递进式”教学的内涵及体系.应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具体实施以检验其效果,结果表明:“层次递进式”教学符合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实际;能极大地满足不同学生体育学习的需求;能有效地发展学生身体及心理素质,提高身体机能水平,改善体质、增进健康;有利于学生系统学习掌握体育知识、技能、技术.  相似文献   

18.
影响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主导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而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中,这两项内容本身不能摆脱教师本身、体育设施资源与学校行政管理这三方面的束缚。体育教育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通力协作。沐育师资是保证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体育场地、器材是体育教学改革的有力保证,也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条件,而学校行政管理效率是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之一。对制约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主导因素进行解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学校改革与实践出发,以高校体育运动为研究对象,对高校学生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等相关问题作了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研究结果为:通过运动方式的系统设计,达到改进、完善高校体育活动文化圈,构建高校体育运动模式,使高校体育达到“阳光体育运动”要求,真正实现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形成性成绩考核模式的理论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龙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23(1):108-108,132
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形成性成绩考核是指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大学生体育学习过程的表现及效果进行的考核.采取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形成性考核是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做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形成性考核工作,探索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形成性成绩考核可行性模式,对强化高校体育教学过程管理,不断改进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考核方式方法,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