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对一个初学者来讲,仅仅学会了划手臂和蹬夹腿还不算学会了游泳,何时能够自如的抬头换气了才算学会了游泳。由于学生学习游泳的时间有限,需要教授的内容较多,所以应尽早抓住呼吸这一关键环节。一、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1.陆地模仿呼吸练习:在初学者未下水前就明确指出水中呼吸与陆  相似文献   

2.
尹文 《游泳》2007,(4):46-49
前言:近年来,少年儿童热爱游泳和要求参加游泳培训的人越来越多,但由于少年儿童的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呼吸系统的功能尚不健全,学习游泳时,初学者常因在水中呼吸困难而导致肌肉僵硬手忙脚乱,因而初学游泳的儿童不宜光学腿臂动作的配合,更应学好呼吸方法和做好适应水性的练习。只有掌握了正确呼吸方法,就可以消除在水中的恐惧心理,对初学游泳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1 熟悉水性是游泳教学开始的关键环节1.1 在齐腰深水中行走:初学者下水时,顿时会感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出现怯水的表现,如稍不留意,失去平衡就呛水。因此选择齐腰或陶深的水中进行行走练习,其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和了解水的特性,逐步克服怕水心理,增强学游泳的自信心。1.2 呼吸:游泳是在水中进行的项目,要想在水中如同陆地一样自由,就必须学会呼吸。在陆地上是用鼻子呼吸,而水中是用嘴呼气、吸气,教学时先在陆地上练习呼吸动作:吸气——短暂的憋气——呼气。然后在水中练习,也可在同伴帮助下进行。  相似文献   

4.
对儿童初学游泳的心理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恐惧心理妨碍正确动作的掌握,使初学者在水中全身紧张,增加了学习游泳的难度,强调帮助诱导儿童克服恐惧心理是游泳启蒙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普及儿童游泳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心理障碍与熟悉水性练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忠 《游泳》2003,(4):30-31
在游泳教学特点中的第二条有这样的规定:“变陆上的有支撑运动为水中的无支撑运动”。对于初学游泳者来说,在学习游泳过程中,几乎都会遇到失去支撑的困难,而千方百计使学生适应失去支撑在水中活动,就成为任课教师的重要任务。一个问题摆在初学者面前:要么失去支撑使  相似文献   

6.
初学者主要怕喝水、怕呛水,所以初学时不敢把头浸入水中。所以,初学者在下水前要了解游泳呼吸的正确方法,打消怕水的思想顾虑。下面介绍几种练习方法:一、陆上模仿游泳中的呼吸操呼吸操分三拍3个动作。1吸,2闭,3呼。1为陆上用口呼气,2是水下闭气(时间稍长些),3是出水前开始吐气  相似文献   

7.
殷玲玲 《游泳》2001,(1):28-29
游泳普修课的教学任务要求 :非游泳专业的学生在一定的学时里 ,需掌握两种或三种竞技游泳姿势。众多的大学生都是初学者 ,因此熟悉水性就是游泳技术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然而在熟悉水性阶段 ,所教的动作都比较简单 ,练习起来则比较单调 ,容易产生枯燥的感觉。为了解决此阶段厌学与怕水的心理障碍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我们总结设计成绩量化指数进行教学 ,并采用了多样化的组织形式和水中游戏 ,较好地调动了初学者的学习兴趣 ,创造了一种“玩水”中练游泳的气氛。一、练习内容的量化设计与教学熟悉水性的目的 ,是让初学者体会水性 ,…  相似文献   

8.
李并生 《山西体育科技》2002,22(1):15-16,19
学习游泳,对初学者来说,首先要适应新的水中环境,获得基本的游泳技能,这样才能较好的更快地学会游泳。笔者就游泳基本技能的培养进行阐述,使学游泳者能更快、更规范地掌握游泳这一技术。  相似文献   

9.
一、丰富教学手段,灵活、合理地组织教学训练“先陆后水”是游泳教学的基本原则对初学者来说,大部分的技术动作都是先经过陆上模仿练习后,再过渡到水中进行体会的。所以,游泳教学必然是由陆上教学和水中教学两部分组成。近几年来,我们对蛙泳的教学提  相似文献   

10.
何文华 《精武》2012,(28):46-46,48
本文主要讲述了对初学游泳者的教学方法的建议。游泳教学区别于其他的实践性教学,安全问题、岸上训练、学员的水性训练、在水中的练习以及游泳教学器材的使用都会对初学者游泳教学的质量和顺利进行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各方面的协调对游泳教学尤其是高中女生的游泳教学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浅谈初级阶段的游泳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游泳学习的初级阶段,首先应解决呼吸换气问题,其次借助身体浮力屏气在水间漂浮后,继而再学习游泳技术的方法。对初学者的游泳入门有较好效果,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初学者在水中新陈代谢的提高。水对身体各感官的物理刺激,以及怕水的心理,这些动作,做起来很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运用如下方法步骤。  相似文献   

12.
<正>儿童游泳初学者是否能顺利地掌握游泳技术,减少学习游泳的心理压力,是好的游泳教学方法的关键所在。但是在游泳教学中,所遇到的心理问题是儿童游泳初学者掌握正确游泳姿势的最大障碍。所以防止和消除儿童初学者对游泳学习的心理障碍,是游泳教学的首要举措。只有明确儿童游泳初学者在游泳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因素,才能采取正确的消除对策,从而更好、更快地掌握游泳技术,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赵以超 《体育世界》2013,(6):146-147
对于人类来说,自进化以来就在陆地上生存,对水中生存有着很大的恐惧。当然,由于水中氧气浓度远远低于大气,所以对于人类而言在水中生存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由于水其自身的浮力特点,人们可以利用它来进行一项运动,就是游泳。对于初学者来说,游泳似乎充满着危险性,从而畏惧下水,难以学习到游泳技能,所以,消除他们的恐惧性就变成了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那么,应该如何来做呢,本文中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怕水心理是游泳初学者的普遍现象。归纳起来有两个特点,即初学者不习惯水的环境和不习惯在水里的呼吸。所以游泳初学者必须经历克服怕水心理,熟悉水性的过程。那么怎样才能克服游泳初学者的怕水心理呢?以下是笔者从事游泳教学十多  相似文献   

15.
十分钟学蛙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游泳学习过程中,初学者对水是又爱又怕,常常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学习起来十分困难,而这一阶段,解决呼吸问题是根本。借助身体浮力屏气,在水中漂浮后,继而再学习游泳技术动作的方法运用起来较为容易。 一、树立信心,学习水中呼吸方法 首先在下水前一分钟,把水中呼吸过程做一遍,用嘴吸一口气,闭紧嘴,用鼻慢慢把气呼出,同时把手放在嘴鼻处体会呼气要慢,期间可以用手感觉一下呼吸,做两次,使学生感觉呼吸简单易学。下水靠池边站,吸口气半蹲把气呼在水里。其次要求初学者,带游泳眼镜,在水里清楚看到池…  相似文献   

16.
如何克服初学游泳时的恐惧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连春 《游泳》2001,(4):27-28
初学游泳者一般存在两种心理状态 ,一种是爱水 ,喜欢水 ,想下水 ,特别是当看着别人在水中自由地嬉戏时 ,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羡慕。另一种心理就是恐惧、害怕 ,怕水 ,怕沉下去。这两种心理在初学阶段同时并存 ,或者是喜欢大于恐惧 ,或者是恐惧大于喜欢。因此 ,作为游泳教练员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对学员心理的观察和研究 ,并充分利用初学者爱水、喜欢水的心理克服他们自身的恐惧心理。根据多年的游泳教学实践 ,我觉得初学者的恐惧心理一般有如下几种表现形式 :1 .话多。在水中总是找机会和教练员说话 ,借机会靠在岸边或伏着水线。表面上嘴上说个…  相似文献   

17.
张力 《体育教学》2002,(5):52-52
在游泳教学中,我为了让初学者尽快学会游泳,首先是让初学者熟悉水性。其目的是,让初学者体会、了解水的特性,逐步适应水的环境,消除怕水心理,培养对水的兴趣,并掌握游泳中的一些基本技术。常采用在“水中行走练习、呼吸练习、浮体练习、滑行练习”方法。运用这些方法训练学生,应该说对初学者熟悉水性是很有效的,可其实不然。究其原因,发现学生用以上方法在熟悉水性的过程中,因头没在水里,双眼须紧闭,而造成除了怕水的心理外,还产生因看不见光(或物体)的恐惧心理,于是学习效率极低。针对这个原因,我对本校1~6年级的学生…  相似文献   

18.
蛙泳是体育师范院系游泳课的重点教学内容。使初学者较快地掌握蛙泳技术,是教与学的共同研究课题。1、加强心理训练,消除畏惧心理初学游泳者的学习关键,首先是克服“怕水”心理。在初学游泳时,多数学生对水都有一种恐惧心理,主要是对水的特性不了解,身体在水中受到浮力和压力影响,呼吸感到困难,身体稳定性改变(身体在水中内平衡难以控制),尤其是第一次下水的同  相似文献   

19.
运用运动心理学提高儿童游泳教学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团结 《游泳》2002,(3):28-30
游泳是人们较为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同时也是最受心理因素困扰的运动项目之一。游泳初学者在克服水的阻力和压力的同时又要利用水的阻力和浮力在水中运动,大多数人尤其是儿童会因为对水的特性缺乏了解,平衡感觉受到强刺激,感觉身体虚浮,呼吸困难,因而在心理上产生恐惧的心理障碍,并影响以后游泳技术教学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熟悉水性是初学游泳的重要环节,必不可少。熟悉水性是初学者通过学习水中的一些基本技巧,体验水环境的特性,克服怕水心理,奠定学习游泳技术动作的基础。为了更好地进行熟悉水性的教学,我们依据熟悉水性的一般规律和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熟悉水性的教学方法,归纳为教学“三部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