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颜之推的生平和创作颜之推(531~约590年以后),字介,琅琊临沂人,出身世业儒术的仕宦家庭。父颜勰,曾任梁湘东王肖绎谘议参军。颜之推十九岁任湘东国右常侍。二十岁随肖绎子肖方诸出镇郢州,掌书记。次年侯景陷郢州,之推被捕,已经绑赴刑场,幸而被人救护获免,囚送建业。又次年,侯  相似文献   

2.
颜之推(公元532-590年),字介,山东瑯玡临沂人,生于南北朝梁中大通二年,卒于隋朝初年,平生著述甚多,现存<颜氏家训>20篇,<还冤志>三卷.颜之推少习老、庄,因不好虚谈,改习礼传,博览群书.他的思想以儒家学说为依据,但深受玄学和佛教的影响,具有儒佛结合的趋向.  相似文献   

3.
颜之推是6世纪后期中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字音韵学家、教育思想家。颜之推虽然出身于那时代已经腐朽的士族阶层,他所处的时代又是一个政治上战乱频仍、时局动荡,思想上三教纷争、清谈玄学,文学上骈文泛滥、文风浮艳的时代。而这一切都没有妨碍颜之推成为那个时期“最通博最有思想的学者”。这主要得益于他早年受到良好的儒学传统的熏陶,儒家思想是颜之推一生的思想基础。颜之推也是中国传统儒学由两汉向隋唐过渡时期的关键人物。颜之推9岁时,一次可怕的瘟疫使“家涂离散,百口索然”(《颜氏家训·序致》。以下所引篇目,均出自《颜…  相似文献   

4.
颜之推及其《颜氏家训》──《颜氏家训译注》前言张霭堂颜之推的生平及著作颜之推,字介,生于梁武帝中大通三年(公元531年),卒于隋文帝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以后,终年60余岁。祖籍琅邪临沂孝梯里,九世祖颜含随晋元帝南渡,迁居建康长干颜家巷。父颜协,...  相似文献   

5.
15.颜之推教子有道著《颜氏家训》颜之推,字介,南北朝时梁朝建业(今江苏南京)人。他处在动乱的时代,个人生活经历十分曲折。他出身于士族,几代为官。他的家庭有传授儒学的传统,家中传授《周官》、《左氏春秋》等专门学术著作,因而他从小就受儒学熏陶。颜之推从小博览群书,善于写文章,而且喜欢思考,不拘小节。在朝代更替中,他先后在西魏、北齐、  相似文献   

6.
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家教典范。系统地研究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有助于加深对我国传统家庭教育思想精髓的理解,也可以为解决现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中笔者在看到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重要历史意义的同时,结合当今社会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索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  相似文献   

7.
张在军 《成才之路》2013,(12):I0002-I0002
12.颜之推一、生平介绍颜之推(531—约595)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字介,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颜之推生长在一个世代尊崇儒学,家教"素为整密"的家庭,自幼受到世传《周官》和《左氏春秋》等专门学术和儒学传统的熏陶,由此奠定了他一生的学术思想基础。他博览群书,通晓古今,且长于写作,辞情并茂,深得梁湘王萧绎的赏识。梁元帝时,官至散骑侍郎。梁亡后,不愿为西魏臣属,奔北齐,为黄门侍郎。北齐亡  相似文献   

8.
颜之推(公元531—约590以后),字介,琅邪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县)人。他曾在南朝的梁朝和北朝的北齐朝做官,后来又做隋朝的学士,是当时最博通和最有思想的学者。他的著作最出名的是《颜氏家训》20篇。在《勉学》篇里集中地表现了他的教育思想,而“早教”和“晚学”则是他在“教”和“学”问题上的思想精华。关于“早教”,颜之推认为:对于儿童应当及早地给予教育。他说:“圣王有胎教之法”(《颜氏家训·教子》以下只注篇名),即使普通人难于达到“胎教”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阮慧珊 《文教资料》2007,(10):153-154
在对颜之推的早期教育、严慈教育等家庭教育思想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指出了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从孝德的养成看,先秦儒家认为是天经地义;颜之推则认为父母威严而慈爱是前提条件。从事亲的内容看,先秦儒家认为敬亲、顺亲更为重要,强调精神事亲;颜之推认为养亲最重要,强调物质事亲。从事君的内容看,先秦儒家重视以"心"忠君;颜之推更重视以"才"忠君。从事死的规定看,先秦儒家要求厚葬,并祭之以礼;颜之推反对厚葬之风,并且主张不必拘束于烦琐的祭祀之礼。  相似文献   

11.
颜之推是正统的儒家学者,但是他的思想中又有佛教的因素。颜之推对佛教的接受,与其所接受的传统教育和自身的经历、环境氛围密切相关。他对佛教的矛盾心态,体现出正统儒学与外来文化的冲突。正是儒学中的显亲扬名和仁爱观念,使得颜之推对舍身奉佛有着清醒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2.
何逊诗歌论     
何逊,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省郯城县西)人,生于五世纪七十年代前期(即470—475年),约卒于518年,南朝梁代著名诗人。他历经宋、齐、梁三代,主要游仕经历和诗歌创作当在梁代,北齐颜之推评论其诗歌为“清巧”后人沿袭这一概念,或褒或贬,褒者赞扬其诗风的清新、入律、细致;贬者则斥其诗歌巧构形似之言。笔者认为何逊的诗风,在梁代诗坛上别开一径,尤其是充溢在他诗  相似文献   

13.
颜之推,字介,生于南朝梁中大通三年(公元531年),卒于隋朝开皇十年间(约公元590年后),山东临沂人。侯景乱后,历仕北齐、北周。为了“务先王之道,绍家世之业”,(《颜氏家训·勉学》以下引文只注篇名)而写了长达二十篇的“家训”,内容主要反映了他以儒家传统思想为立身治家之道,被后人誉为“篇篇药石,言言龟铿’,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的“养生篇”是我们研究其养生思想乃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养生思想史的重要  相似文献   

14.
吴跃荣  梁莉菁 《考试周刊》2007,(52):141-142
颜之推是6世纪后期中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教育思想家。其《颜氏家训》不仅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也是一部有着丰富文化内蕴、代表南北朝时期最高学术层面的著作。笔者主要从《教子》、《勉学》篇分析、介绍颜之推的教育思想,结合当代教育,指出了颜之推的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由《颜氏家训》谈颜之推的和谐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颜氏家训>为基础,论述颜之推的和谐观.从家族、个人、社会、文化等角度,结合颜之推个人生活经历,分析其和谐观中的合理与不合理之处,以期对现实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6.
颜之推是我国古代的儒学教育家,其对家庭教育的意义、作用、原则、方法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本文通过颜之推家教思想的阐述与挖掘,以期对今天的家庭教育有所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17.
颜之推,字介,生于南朝梁中大通三年(公元531年),卒于隋朝开皇十年间(约公元590年后),山东临沂人.侯景乱后,历仕北齐、北周.为了"务先王之道,绍家世之业",(<颜氏家训·勉学>以下引文只注篇名)而写了长达二十篇的"家训",内容主要反映了他以儒家传统思想为立身治家之道,被后人誉为"篇篇药石,言言龟铿",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的"养生篇"是我们研究其养生思想乃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养生思想史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8.
顾炎武、颜之推二人从小饱受儒学熏陶,都具有经世致用的思想基础及儒家的人生品格。类似的社会背景及生活环境,使得顾炎武在"小学"、文学、民俗学、忠孝观、人才观等多方面继承颜之推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儿童教育的内容以及儿童教育的原则几个方面,对颜之推的儿童教育思想进行了述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颜之推儿童教育思想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生于动乱南北朝的颜之推,秉承了颜氏家族的优良家学传统,针对当时不重视教育的社会现实,他提出了教育要培养"德""艺"兼备人才的主张。颜之推重视家庭对子女的影响,并将自己的经历和体验著书立文,写成独具特色的《颜氏家训》用以教育子女,使颜氏家族的家学传统得以传承。颜之推所提倡的端正学习态度,养成"勤学、切磋、眼学"的学习方法,在今天看来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