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什么是“并列并”句子?我们把并列成分中又有另一层次的并列成分或多层次的并列成分的句子,简称为“并列并”句子。  相似文献   

2.
一般说来,一个句子包括主语和谓语,这是世界各国古今语言的通例,汉语自然也是这样。主语和谓语的配合必须恰当,达到语言的纯洁与健康这一目的,不能不合事理,不能随便说成“上海西郊公园的风景建设得更美丽了”(“风景”和“建设”配不拢,应删去  相似文献   

3.
动词“发生”在词组的组织与句子的构造中,常见的另一类语法错误是:与其相关的句法成分关系不协调。这类错误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第一、“发生”做谓语时,与其宾语关系不调 “发生”做谓语时,其后所带的宾语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是名词性宾语,即宾语是由名词或名词性词语充当。如:“发生了交通事故”、“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两个句子中的“事故”兴趣”都是名词。另一种是动词性宾语,即宾语是由动词或动词性词语充当。  相似文献   

4.
笔者作为一名编辑,每天都要审阅大量的通讯员来稿。从这些来稿中,往往能挑出不少语法上的差错。而这些语法差错,大量地表现在语义的搭配和成语的运用上。笔者根据自己的编辑实践,试以若干例句的形式对这两方面的差错加以剖析,以供各位通讯员参考。 语义搭配要合乎事理,合乎逻辑 学过现代汉语的人都知道,汉语组合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组合,一是关联组合。无论是直接组合,还是关联组合,实质问题是语义搭配。也就是说,组合除了要符合语言习惯之外,还必须合乎事理,合乎逻辑。  相似文献   

5.
梁苗  杨伟 《今传媒》2005,(9S):83-85
上半年,犹如一场“流感”,一些“洋品牌”在中国陷入了品牌危机。1月,杭州一对新人在迎婚途中,因乘坐的本田车出故障而横遭车祸;2月,从亨氏食品中发现了苏丹红1号成分;3月,雀巢的宠物食品受真菌污染被媒体曝光,宝洁SK—Ⅱ使用虚假广告被媒体曝光,肯德基调料含有“苏丹红1号”成分被媒体曝光,强生婴儿用品含石蜡油成分被媒体曝光,联合利华“立顿”速溶茶含有超标氟化物被媒体曝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4月,波音飞机被控其安-26涂层不符合防火标准;5月,雀巢被控其儿童奶粉碘成分超标;6月,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公布的10种不达标准洗衣粉中,宝洁的“汰渍”赫然位列其中……这些跨国企业行之有效的危机管理系统,为什么失灵了?  相似文献   

6.
句子常有搭配不当的毛病。搭配不当的毛病可能出现在直接发生结构关系的句子成分上,也可能出现在间接发生结构关系的句子成分上,还可能出现在充当句子的某个成分的词组内部。探究造成搭配不当的原因,有助于我们在组词造句时避免搭配不当的错误。造成搭配不当的第一个原因是将意义上不能组合的词语组合在一起,违背了词语组合的首要条件——意义上相关联。请看下列从报刊上摘录下来的病句: ①北京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主办的“北京地区计算机应用展览会”,于6月5日在北京展览馆展出。②敬请各行各业充分信任我公司日益增长的广  相似文献   

7.
“的”“地”“得”的使用及其区别曹玉婷“的”“地”“得”这三个结构助词在文章中使用的频率是比较高的。它们主要是附着在真地语言单位的前后,用采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这三个词在普通话里的读音相同,都读轻声“de”,在词语和句子中各自有各自的...  相似文献   

8.
写文章要注意前后照应,写如果到后面,忘了前面,就会使句子中相关的成分违反语法规律、语言习惯,或是不合情理,在意义上不能配合。词与词搭配不当,顾此失彼,这是目前报刊常见的语病之一。这种毛病最常见的有: 一、主谓搭配不当: 1、对于学习稍差的学生应耐心予以指导,决不  相似文献   

9.
电视解说词必须考虑上口与入耳两个条件。电视解说词中的长句子,既不利于播,也不宜于听,还会直接影响传播效果。目前解说词中不适合电视特点的语句却比比皆是。特别是一些字数多结构复杂的长句,播音员播起来像念“绕口令”,观众听起来像听“糊涂话”。电视解说词怎样才能符合观众的听觉要求呢?首先要求电视记者在简洁明快、可听性上做文章。本文结合自己的编辑实践,谈谈长句改成短句的几种方法。一、拔取“铆钉法”。本来是一些说起来很简单的短句,可是有的人写起来却偏要加入一些关联词,将其组合成结构复杂、句子臃肿的长句子。句中的关联…  相似文献   

10.
句子的成分与成分之间,在意义、结构、习惯上必须互相配合。如果不注意,就会产生成分搭配不当的毛病。其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主谓不配、动宾不配、修饰或补充成分与中心词不配。以下试举《新华日报》几则病例剖析之。  相似文献   

11.
杂文是一种说理文,我们应该注意到,在日常生活中,说理是可以说得很富有趣味的。 我们这里说的“理”字,是“道理”“事理”的意思。越是好的杂文,越是富有理趣。把道理、事理说得有趣,是杂文的一个长处,或者说是杂文写作的一个基本的技巧。 人们平常有句口头语:“你说话得讲点儿逻辑……”这个“逻辑”,就是说理的方式方法。下面,我们就先从几种逻辑来谈谈杂文的理趣。 一、形式逻辑的理趣 形式逻辑本身就是很有趣的一门学科。在学习这门课的时候,它会让你涉及到许多有趣的故事。下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校”的解释为“订正”,“校对”则有三个义项,分别是1.核对是否符合标准;2.按原稿核对抄件或付印样张,看有没有错误;3.做校对工作的人。古人有“校雠”一说。即“校勘”。“雠”就是“校对字”的意思。有意思的是,“雠”又同“仇”,颇有视出版物中的错误为仇敌之意,必要将其消灭。校对工作发展到现在,  相似文献   

13.
编辑把关与文责自负李国兴在出版过程中,编辑把关具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对原稿是否具有出版资格把关,即通常所说的“出版审稿”;其二是对已通过资格和水平审查的书稿,进行出版要求的规范化的把关,亦即通常所说的“编辑加工”。编辑把关的目的在于使所出图书符合...  相似文献   

14.
一般说来,作为表示计量单位的量词与数词组合后,在使用中只有与被修饰对象是否搭配得当的问题。而量词本身并不具有褒贬色彩,只要我们按照习惯或约定俗成的说法,不将“一把尺子”说成“一间尺子”,“一间房子”说成“一斤房子”就行了。房子论“间”,尺子论“把”、水果论“斤”、机枪论“挺”,任何时  相似文献   

15.
上篇《拾零》中共列举书刊常见表达失衡情况 7种。此篇再列举 10种,略加分析,敬祈方家指正。   (八 )连词“如果”与“时”搭配   例 9如果水泥厂的石膏掺量足量时,外加硫酸钠有时甚至降低 (混凝土的 )早期强度。   分析 连词“如果”表示假设,不能与表示时间的名词“时”搭配。当将“时”删去。若要强调假设的条件,可将“时”改为“的话”。   (九 )连词“如”用在主语前且后带双音词   例 10如疲劳寿命服从正态分布,则 X i=Ni;如疲劳寿命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则 X i=lg(N i)。   分析 “如”作连词表示假设时,有两个…  相似文献   

16.
平时我们读报纸,经常会发现一些语言经不起细致的推敲,说明编采人员在使用自己的母语时还存在着随意性,缺乏一种正确的语感,或者说对不规范的语言缺乏敏感性。一、缺少必要的句子成分我们主张报纸用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句子去表述新闻内容,避免语句表达上过于口语化的倾向。但是某些报纸上随意省略成分、语句缺胳膊少腿的现象却时有发生。如:“经过领导班子研究,很快将干部实行竞争上岗的实施方案,提交到车站民主议事会,得到了表决通过。”(《工人日报》2002.4.18)“在捐资助学活动中,3个学期就筹集助学资金134…  相似文献   

17.
在科技编辑界,并列的阿拉伯数字之间和并列的外文字符之间的停顿用逗号而不用顿号,已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则。但这种用法可能引起3个问题:不符合中文标点符号使用规则,句子层次混乱甚至造成歧义,句中对应成分标点符号不对应。  相似文献   

18.
在科技书刊中常见到以下形式的句子: 例:激光焊比较容易地实现异种金属和异种材料的焊接,如钢与铝、铜与铝、不锈钢与铜等。目前已广泛用于电子工业和仪表工业中微型件的焊接。句中,“异种金属”、“异种材料”都是名词,具有相同的形态,用“和”字连接构成联合词组,似乎没有错。但“异种材料”包括“异种金属”,二者不是同一等级不相交叉的概念,而是种属关系。因此“异种金属和异种材料”的组合犯了语义搭配不当的错误,也不符合逻辑。  相似文献   

19.
标点符号答问(二)苏培成六、《标点符号用法》规定:“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请问:什么是“一般性停顿”?我们在前面说过,句内点号有四种,就是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其中顿号、分号和冒号表示的是句子内部某种特定结构中间的停顿。具体地说,就是:顿...  相似文献   

20.
词与词组成词组,词与词或词组组成句子。这种组合,一般称为词语的搭配。搭配得当,则文从字顺,否则,便成病句,因搭配不当而形成的病句占汉语中病句的大部分,就其错误的实质而论,主要错在语法上,也有错在逻辑上的。现从报纸上摘取一些病句,就其搭配上的问题,作些简要的评析。 (1)校内结构工资制包括国家下拨工资、档案工资以及体现工作职责和工作量的课时津贴、职务津贴,和体现工作业绩和工作态度的奖励工资。 句中主语“工资制”同其“包括”的内容“下拨工资”、“档案工资”等各种工资类别不是一回事;前者指工资制度,后者指工资种类,所以不能搭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