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冰球运动是一项冬季体育运动中唯一的球类集体项目,其运动水平可以代表一个国家冬季运动的总体水平。对我国冰球运动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目前我国冰球运动存在项目普及萎缩,后备人才短缺;培养体制不完善,场地、器材匮乏;教练员教练水平低,创新意识差;科技投入少,科学化训练水平低等制约因素。提出加大冰球运动后备人才培养力度;制定、完善冰球运动员培养、输送体制;提升冰球运动教练员的整体素质;强化冰球运动科学化训练体系等解决对策,为让冰球运动重新在中国的大地上蓬勃开展起来,打造中国冰球崭新的未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更好地掌握我国冰球运动发展现状 ,提出指导性发展纲要 ,采取问卷调查、现场跟踪、数理统计和音像定格分析等方法 ,对第 10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男、女冰球参赛队伍进行调研 ,系统地分析了我国冰球队运用的技、战术体系 ,找出了我国冰球运动与世界冰球运动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3.
冰球运动是世界上对抗最激烈的运动之一.良好的体能水平是冰球运动员合理发挥技术,巧妙运用战术,取得比赛胜利的关键,良好的体能训练方法对训练效果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归纳总结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通过对冰球运动员体能要求进行分析,提出冰球运动体能训练采用功能性训练这一新型体能训练方法.阐述了冰球运动员功能性体能训练的内容和具体训练方法.在当前的冰球运动员体能训练过程中,功能性训练是一种新型的体能训练方法,希望能尽快应用于冰球运动体能训练之中.为我国冰球运动的体能训练提供建设性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我国冰球训练水平,尽快赶超世界先进技术,强化对冰球运动规律的认识尤为重要.认识当前冰球阵型打法之间的相互关联,尤其是防守中不同阵型的相互作用,对掌握先进的冰球技战术意义重大.通过对2016年世界男子冰球锦标赛进行观察分析,阐述了现代冰球比赛阵型变化和防守理念更新,发现高水平冰球比赛的防守由被动退防变为主动攻击并以攻代防的防守阵型.冰球运动的发展带动了比赛场上千变万化的技战术、风格及打法,随机应变才是冰球发展的硬道理.  相似文献   

5.
郎兵宇  张海泉 《精武》2014,(4):164-165
通过对我国冰球运动发展的回顾与反思,指出我国冰球运动现阶段还存在冰球运动后备人才匮乏、教练员科学化训练水平低、缺少科学的激励管理制度、缺少冰球运动场地,冰球运动专项资金的短缺等不利因素。提出提高政府政策力度,改革竞赛机制,走职业化发展之路,引入社会力量投资等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冰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进行了梳理与分析.研究认为:冰球运动源于欧洲的杆球游戏,现代冰球运动则起源于加拿大,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目前已经进入职业发展阶段.从冰球运动的发展特征来看,欧美是当前世界冰球运动发展的主体;冰球竞赛处于项目发展中的主导地位;组织规范及校园冰球对冰球运动不可或缺.建议:积极向欧美冰球发达国家学习,并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开展冰球运动;大力开展高校冰球运动;一方面夯实人才,一方面打造联赛和球星;充分利用2022年冬奥会这一契机发展我国冰球运动.  相似文献   

7.
我国女子冰球运动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我国女子冰球发展概况的分析,揭示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显示缺乏独立建制的女子冰球职能管理部门、缺乏资金支持、球队比赛机会少、队员退役安置差、后备人才匮乏等因素是阻碍我国女子冰球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提出了加强宣传力度,增加冰球运动人口、设置独立建制的女子冰球职能管理部门、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建立运动员退役保障机制等相应对策来推进我国女子冰球运动的发展,使中国女子冰球重铸辉煌。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冰球运动员训练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只有结合青少年的特点更新冰球训练理念,才能更好地推进该项运动的发展.从我国青少年冰球训练的现状出发,提出从满足青少年冰球运动员追求乐趣的需要,为青少年冰球运动员长远发展精心规划,依据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安排训练内容等方面提出更新青少年冰球运动训练理念,旨在为提高我国青少年冰球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及比赛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关晓波  耿华 《冰雪运动》2008,30(6):25-27,45
通过对2008年世界U18青少年锦标赛各国运动员的表现进行分析,总结出各运动队的技术特点,同时针对中国运动员的临场表现与训练中反映出的问题现状,分别在体能、心理、技术和战术等方面提出训练意见,旨在引起同行及有关方面对我国青少年冰球选手训练与培养的重视,促进我国冰球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冰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季伟光 《冰雪运动》2008,30(4):29-31
如何振兴我国冰球运动是广大冰球爱好者最为关心的一件大事,也是需要我国冰球行业管理者、教练员、运动员、学者和科研人员去努力解决的重大课题。分析我国冰球运动发展的概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其他专家、学者对解决相关问题的观点与建议,提出扩大提出采取政策措施,设立冰球运动发展的专项基金,扩大冰球运动基点校数量,增加冰球场馆对基点校和业余冰球俱乐部免费开放的时间,使我国冰球运动的人口数量得到有效增加;深刻认识冰球运动制胜规律,更新训练理念,创新训练方法,提高冰球运动员体能、技能训练的质量与实效性,逐渐形成自己的技术特点与战术风格。  相似文献   

11.
王宁  张强  柴娇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29(4):470-473,491
我国曲棍球运动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目前我国曲棍球运动面临着后备人才数量较少、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启蒙时间较晚等诸多问题,阻碍了该运动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指出,通过多元化的宣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政府对硬件设施的投入、增加曲棍球传统校数量、建立各级曲棍球竞赛制度等措施,将对我国曲棍球运动的长期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冰球守门员蝶式与蹲式守门技术动作优劣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登云 《冰雪运动》2008,30(3):34-37
通过对齐齐哈尔市一队蹲式和蝶式守门员参加2005—2007年亚洲冰球联赛临场技术表现进行分析,从临场统计的数据上分析得出蝶式守门员视野开阔,重心稳利于做功,连续做功能力强等特点,结果表明在绝大多数指标上“蝶式”较“蹲式”具有明显优势。因此,掌握蝶式守门员姿式技术动作,抓实、抓好守门员技、战术训练,对提高我国冰球运动整体水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民 《冰雪运动》2013,(3):35-38
冰球专业研究生的教育与培养隶属于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范畴,对我国冰雪运动项目发展在体育拔尖人才储备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相对于学术型研究生的教育与培养过程,冰球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不仅在招生、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导师指导等方面有所差异,同时冰球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与其他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也有本质性的区别。通过对冰球专业研究生教育培养现状的分析,认为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思想道德教育、课程方案设置的合理性及实效性、导师的教学与科研态度、实践环节的考核是影响冰球专业研究生教育与培养的主导性因素,指出提升冰球专业方向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理念、注重冰球专业方向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论证与修缮、提高冰球专业方向研究生导师再学习的能力、完善冰球专业方向实践环节的评估指标等提高我国冰球专业研究生教育与培养水平的具体措施,以期提高和改进现有的冰球专业研究生的教育与培养质量,增强冰球专业研究生的社会竞争力与适应力,为改革冰球专业方向研究生的培养过程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省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队伍现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江苏省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来源较为狭窄,年龄结构偏大,选材方式科学化较高,运动员从事曲棍球前均参与其他运动项目,绝大多数运动员训练年限在3-4年,运动员训练态度和动机较为成熟,但运动员文化学习成绩普遍不够理想,退役后的就业情况不佳。建议:推动曲棍球项目普及开展;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拓宽运动员的出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运动技能形成理论为基础,结合陆地冰球运动项目的特点,针对我国陆地冰球运动的发展现状,采用查阅资料、观察运动员比赛及结合自身多年训练的实践体会,对陆地冰球运动员杆上技术动作技术练习过程中的动作要点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杆上动作技巧培养的10种练习方法,为我国广大陆地冰球运动界的爱好者和专业陆地冰球运动员杆上技术训练提供相应的技术信息.  相似文献   

16.
为了了解我国优秀青少年冰球运动员运动能力状况。对24名优秀青少年冰球运动员身体训练期的运动能力进行监控,测定其Yo-Yo间歇恢复测试(YIRT)指标及血乳酸、心率、最大摄氧量等运动能力指标,并探讨运用YIRT监控冰球运动员身体训练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身体训练后青少年冰球运动员YIRT成绩和最大心率具有非常显著性提高(P〈0.01),YIRT后的血乳酸具有显著性提高(P〈0.05),最大摄氧量无差异(P〉0.05)。表明青少年运动员的速度和耐力能力有所提高,可以推断青少年冰球运动员身体训练供能是以糖酵解系统为主,有氧氧化系统为辅,磷酸原系统参与部分动作的模式。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YIRT与血乳酸具有一定相关性。建议应进行长期、阶段性的连续监控研究。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世界女子冰球运动发展不够均衡,美国和加拿大水平明显技高一筹,中国队连续两届世锦赛降组,我们目前的状况和水平与世界女冰的发展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摩法、临场收集数据法和分析对比法,对2011年女子冰球世锦赛中国队和欧洲各队的分析、比较,结合中国女冰的现场表现,对中国女冰的比赛能力进行较为客观的分析.指出身体素质、专项素质、国内现状与欧美联赛赛制、国内训练理念和核心队员的培养等制约我国女子冰球发展和提高的诸多因素.并提出实战出发,以赛促练;加强青少年培养,改革联赛制度;找准定位,确定体系;强化技战术细节,培养射门能力等解决对策,旨在找出中国女冰与欧洲各队存在的差距,为提高我国女子冰球运动水平提高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冰球战术训练中加强小组法的内涵与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彬  李牧 《冰雪运动》2008,30(1):26-28
冰球战术训练是一个不断实践和改进的过程,对冰球战术训练方法的研究和掌握对培养高水平的冰球运动员和队伍具有重要作用。采用理论分析和实战演练等方法,认为在冰球战术训练实践中,加强小组法训练具有独特的优势,容易被冰球运动员所接受。通过分析冰球战术对训练方法的要求,提出了加强小组法具有互相促进、分享经验,不断促进运动员成长,不断完善球队等重要意义和作用,同时论述了加强小组法的组建、多样化、循环等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