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孙虹  徐康宁 《科研管理》2009,30(1):56-64
摘要:本文在归纳高管团队属性效应理论研究(Upper Echelons Perspective)进展的基础上,将决策者个人有限理性的概念拓展到团队场合,并归纳整理了TMT有限理性的三类机制。以我国现阶段企业的专用性投资行为为分析对象,开发了基于系统动力学回路框架的TMT属性效应分解分析模型,运用该模型分析了导致我国企业专用性投资弱化的典型TMT属性特征与相应的情境特征。  相似文献   

2.
技术创新专用性投资与治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专用性理论把企业契约的不完全性作为逻辑分析的起点,把专用性资严投资当成逻辑的核心变量,把治理机制安排看成是逻辑的结果,整个理论在契约不完全一资产专用性一企业所有权安排这一分析框架中来运行.运用资产专用性理论分析框架,分析技术创新专用性投资不足的本质原因,提出技术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技术创新投资的专用性与其治理机制应该相互匹配.  相似文献   

3.
并进型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已经引起各界广泛关注,而现有研究未对其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进行深入分析。从战略选择角度出发,将研究情境因素限定在典型新兴市场企业中,通过搜集和分析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及海外子公司的年报数据,通过面板数据的研究方法创新性的提出了并进型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的研究框架,并从新兴市场企业海外经验、新兴市场企业高管海外经验、政府支持及高管团队知识结构差异性角度对新兴市场企业并进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4.
CEO权力如何影响高管团队职能异质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是本研究的关键点。本文以2004-2013年上证、深证(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高管团队职能异质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CEO四种权力在这一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高管团队职能异质性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公司CEO的结构权力、所有权权力和专家权力可以有效缓解高管团队职能异质性对企业绩效的负向作用;CEO的声誉权力则加强了这一负向关系。本研究首次验证CEO权力对团队异质资源整合的有效作用,丰富了高层梯队理论中高管团队职能异质性对企业绩效发挥作用的边界条件模型。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创业型企业高管团队人口特征中的教育背景特征入手,结合企业高管团队教育背景现状,以人力资本理论、高层梯队理论等相关理论为基础,综合考量我国创业型企业特征以及高管团队教育背景特征。首先构建高管团队教育背景、控制变量以及绩效变量间的关系模型,提出相关假设;然后选取中小板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收集并整理数据;最后运用统计分析工具对高管团队教育背景和企业绩效变量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创业型企业董事长的教育背景相关变量与企业绩效无相关性,而创业型企业高管团队教育背景与企业绩效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本文从高管团队教育背景角度探讨创业型企业高管团队特征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有助于政府部门、教育部门、企业决策者及未来创业者们深入了解我国创业型企业管理人才与教育之间的关系,为创业型企业高管团队的组建、进一步提高创业型企业高管团队经营管理水平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基于高层梯队理论和实物期权理论,本文考察企业核心高管的技术型职业背景对企业投资和期权价值的影响。利用2011-2016年上市公司数据检验发现,技术型核心高管可以更好地把握投资机会,提高企业投资支出与投资机会敏感性;技术型核心高管可以提高企业投资效率,包括抑制企业过度投资和缓解企业投资不足。进一步检验表明,技术型核心高管可以提高企业增长期权价值,但并未提高清算期权价值。本研究揭示了核心高管技术型背景影响期权价值的作用路径,对我国企业在创新驱动发展形势下合理构建管理团队、优化投资决策和提升权益价值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立足于资源配置视角,从整体上将创业战略导向、高管团队垂直对差异与创业绩效纳入统一理论框架,剖析了三者变量之间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关系模式,并进一步选取我国中小企业板2006-2010年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样本公司创业战略导向存在三种不同的结构维度:"内部研发"型、"外部投资"型,以及"内部研发+外部投资"型,但大多偏好"外部投资"型创业战略导向。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其一,创业战略导向会对成长性和盈利性绩效会产生差异性影响,不过分组层次回归结果却进一步揭示,"内部研发"型创业战略导向尚未对企业成长性绩效产生显著影响;其二,高管团队垂直对差异会对成长性和盈利性绩效产生显著调节效应,不过年龄和任期垂直对差异仅部分产生调节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高管团队培育、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优化以及研发投资方向选择等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熊婷  程博 《软科学》2017,(1):101-104
考察了高管团队薪酬差距对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如何因企业所有权性质和机构持股比例不同而发生改变,以此为高管团队薪酬差距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微观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整体来看,高管团队薪酬差距每上升一个标准差,将使得企业过度投资程度平均下降12%。进一步的分析显示,高管团队薪酬差距对企业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和机构持股比例高的公司样本中。  相似文献   

9.
创业导向、高管团队胜任特征与企业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导向、高管团队胜任特征与企业绩效"是理论与实践中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对该领域的现有文献进行了全面梳理,指出了目前研究的四点不足。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系统的研究框架,该框架对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思路做出了全面的回答。  相似文献   

10.
高管团队与企业社会责任:高阶理论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整合了相关的文献,从高阶理论的视角提出了一个高管团队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关系的分析框架.认为高层管理者的背景特征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并对主要自变量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1.
运用高层梯队理论,从群体决策视角探讨企业高管团队成员背景特征对跨国并购模式选择的影响,同时结合代理理论进一步探讨这一关系受高管团队成员角色(是否董事)的影响差异。基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数据的研究发现,企业高管团队的年龄与企业控股并购模式选择负相关,国际化经验水平和生产型职能背景与控股并购模式选择正相关;高管成员的董事角色存在调节效应,负向调节年龄对于并购模式的影响,正向调节国际化经验和职能背景对于并购模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团队成员的背景特征能够影响对进入模式选择的偏好,但是这种偏好会受到自身角色身份的影响,二者共同作用影响了高管成员的决策选择。基于以往的研究从高管团队成员的角色差异这一角度重新审视团队的结构如何影响其进入模式决策的选择,突出了角色身份这一现实因素的影响作用,结合高层梯队理论和代理理论进行分析,为之后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整合视角。  相似文献   

12.
本文立足资源基础理论与交易成本理论,从风险投资领域"关系型融资"价值创造视角构建关系专用性投资、VC治理行为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理论模型。以科技型创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SEM结构方程模型对不同关系专用性投资属性对VC治理行为、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实物型关系专用性投资与VC监控行为呈正相关,与VC增值服务呈负相关,VC监控行为与技术创新绩效负相关;知识型关系专用性投资与VC监控行为呈负相关,与VC增值服务呈正相关,VC增值服务与技术创新绩效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高管团队人口统计学特征、权力与企业多元化战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高层梯队理论认为,高管团队人口统计学背景影响企业的战略选择.高管团队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对企业战略的影响受到其"权力"即高层管理团队对战略制定中施加其愿望、看法能力大小的影响.通过比较高管团队与主要战略决策者--董事长处理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能力,考察了高管团队"权力"(Power)的大小.基于200家上市公司的数据支持了"权力"对高管团队人口统计学特征与企业战略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于茂荐  孙元欣 《科学学研究》2012,30(9):1363-1369,1353
研究了企业所处产业技术投入的差别,会如何影响专用性投资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在高技术投入的产业中,增加专用性投资有利于提升企业绩效;但在低技术投入的产业中,增加专用性投资不利于企业绩效。这为我国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协作提供了启示,在要求较多技术投入的产业价值链中,可以保持较高水平的专用性投资;而在要求技术投入较低的产业价值链中,应该注重控制专用性投资的规模。  相似文献   

15.
基于进入权的企业专用性人力资本激励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缪荣  茅宁 《科学学研究》2005,23(4):545-549
本文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本的特征分析认为,传统的产权交易理论不足以解决专用性人力资本的激励问题,即使委托人通过契约化的形式赋予代理人部分的企业所有权,仍然无法完全解决企业中代理人专用性人力资本的激励不足问题。然后,通过对“进入权”理论的阐述,认为非契约化的“进入权”的合理配置是一种有效激励代理人进行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的机制。最后本文认为,在企业实践中,契约化的所有权安排和非契约化的“进入权”的配合使用能够更好地促进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  相似文献   

16.
就高管团队规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高管团队规模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团队规模的扩大不仅会提升企业的资源与能力,而且也可能增加团队内部冲突.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显著影响了高管团队规模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杨林  杨倩 《科研管理》2012,33(11):57-67
本文选取我国信息技术行业2005-201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高管团队结构差异性(包括高管团队背景特征以及高管团队与董事长垂直对差异性)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并购发生的概率与模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其一,高管团队背景特征会对企业并购发生概率和模式产生显著影响效应,其中,高管团队平均年龄和任期会对并购发生概率与模式产生显著负相关影响,而高管团队男性占比会对并购发生概率和模式产生显著正相关影响。其二,高管团队与董事长的垂直对差异性会对并购发生概率产生显著影响效应,即高管团队的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会对并购发生概率产生显著正相关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高管团队结构优化、公司内部治理环境完善及企业发展战略设计等均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软科学》2015,(7):51-55
从创新企业面临的专用性知识获取困境出发,分析了"进入权"对外部企业专用性知识投资的激励效果,揭示了创新任务间知识关联对进入权授予模式的影响。针对创新任务间存在的"替代性""累加性""互补性"三种知识关联类型分别建立相应的生产函数,在合作博弈框架下探讨了创新企业的最优进入权安排。  相似文献   

19.
高管团队在当今企业战略决策和实施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高管团队构成(异质性)无疑会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基于我国中小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研究高管团队异质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以及管理自主权对这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高管团队年龄异质性、任期异质性、职业背景异质性越高,企业绩效表现越差;另外,管理自主权对高管团队异质性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知识型员工创业与专用性投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知识型员工选择创业,从事企业专用性投资的知识型员工因其专用性而将产生流动障碍,但并不意味着员工不能创业。本文从专用性投资的报酬递增功能、专用性人力资本的讨价还价能力、专用性投资积累的专业化经济以及"进入权"激励专用性投资的负面影响四个方面对员工的创业选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