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云南省民族地区鹤庆县高中教育成绩斐然,高考成绩在全省民族聚居县中处于领头羊的地位,被称为“鹤庆教育现象”。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由及历史背景,总结鹤庆中学办学模式,认为“鹤庆教育现象”在升学成绩斐然的同时,也隐含着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缺失问题,由此引出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的反思:学校教育与校外“文化心理场”互补具有重要性。提出民族地区中小学生文化认同的良性发展需要建立起学校教育和校外“文化心理场”之间的互补共谐机制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边疆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思想困境表现为:个人竞争与文化资本冲突、职业理想和就业选择之间的矛盾、专业知识和综合发展不统一、学校学习和校外生活之间不共谐等方面。为解决这些困境,需要高校加大资助力度,创造多元"助学"形式;创设民族文化生活空间,增强文化资本"力";加强校外教育资源,构建校内外互补"合力";改革"数量化"管理模式,确立"人本化"的教育实践观。  相似文献   

3.
周娟  鲜耀 《职教论坛》2012,(27):49-52
校内、校外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上发挥着各自的功能。我们在强调学校教育重要性的同时,社区教育在普及文化、整合文化资源、开展文化活动中的功能不可忽视。社区教育是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使民族文化以一种"活"的方式传承下来。  相似文献   

4.
纳西勒巴舞溶舞蹈、音乐和诗歌于一体,具有神圣性、审美性、整合性的文化特质和深厚的教育意蕴.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形态,勒巴舞文化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民族认同和民族文化传承、艺术教育、生态保护等方面.勒巴舞丰富的文化内涵对民族教育发展有深刻的启迪意义.民族教育须遵循民族文化的特质,以"人"的发展为旨归,秉持"个性"教育的理念,坚持与民族文化和谐"共生"的发展路向.  相似文献   

5.
跨境民族青少年国家认同关涉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进步,历来受到高度重视.近年来,跨境民族青少年国家认同度得到提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以增强,但面临着边境地区"相对封闭性"与"全方位开放"的复杂性,跨境民族"情感亲近"与学校教育"隐性排斥",学校国家认同教育偏差与民族文化传承不足,特殊的家庭问题与家庭教育缺位冲击或弱化国家认同等困境.为此,应加大社会支持,保障跨境民族青少年权利;坚持学校主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和谐共生;注重家庭培育,营造稳定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形成多维联动、协调有序的强大合力来增强国认同.  相似文献   

6.
文化认同迷失有碍于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的孕育生长,为促使农村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和农村社会成员身心的协调统一,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凸显人文精神内涵,从加强法治制度建设,重塑农村社会勤劳进取的人生态度;夯实政治民主基础,形成农村社会生机活力的公共空间;培育健康文明理念,构建农村社会和谐美满的生活方式等方面来展开。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人文精神内涵得以践行,应确立"多元共生位育"系统:通过以教育为先导,形成学校和校外资源力量的互补合力关系;以经济为动力,确立推动农村社会综合性发展的政策环境;以意识为核心,促使农村社会成员"人才观"向"完人观"转变等方面的综合运用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正>1.充分认识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存续和发展的重要性。人口较少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中华民族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对国家的长治久安和边疆稳定,对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进步,乃至对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2.高度重视学校教育对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作用。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必须担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更多责任和义务,相关部门尤其是学校要高度重视学校教育对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民族学校与社区文化互动关系是当前教育改革中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探讨和建构民族学校与社区文化的互动关系,对学生的民族认同、文化理解以及民族文化的可持续传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笔者以文献、个案调查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展开探讨,认为建构民族学校与社区文化互动关系是由学校教育的社会性、文化性以及农牧区中小学文化持续传承所决定的。建构二者的互动关系,是在确立民族学校的文化主体性的前提下,建立二者之间的文化对话和文化交往关系。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以教育促进贫困农村地区民族文化传承的方法,我们在云南省寻甸县六哨乡开展了以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为中心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探索。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开发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的基本路径;构建了以社区教育为中心,依托学校建立社区学习中心、依托政府设立文化活动中心,开展民族传统节日活动的发展模式,有效地推进了当地教育与文化、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社会力量的参与助推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家校社”应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良性动力系统。实现家校社多元生态共育是助推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一、多元共生,生态共育成都市金花中学基础条件薄弱,社区教育生态环境不够好,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较严重。学校立足区域实情,逐步建立起“教育共同体”和“学习共同体”,扩大校社教育功能,让学校与社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家庭、学校、社区的“多元共治”融合为“多元共生,生态合育”的新教育思路。  相似文献   

11.
在大学和社区的复杂关系中,互惠共生关系是两者关系发展的未来走向与理想图景,对于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破解学校教育的生存危机、提升育人质量、解决城市发展问题、推进学习型社会与学习型大国的建设进程等意义重大。大学和社区的互惠共生意蕴丰富,主要表征在思想共通、利益共享、生态共荣、文化共融与实践共动的“五位一体”关系格局中。审视大学和社区的现实关系可知,其距离“五位一体”的理想图景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体现为大学和社区的共生意识较为薄弱、利益获取相对失衡、合作生态尚待完善、文化认同存在偏重与实践活动松散被动。为有效纾解这些问题,实现大学和社区的互惠共生,根据共生理论,须以共生共荣的发展愿景为价值引领,以两者内部的资源建设为物质基础,以两者合作的法律法规为制度保障,以两者互动合作的通道为媒介连接以及以两者合作活动的开展为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12.
校园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创造和经营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认同的实质就是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把校园文化改造成为全体成员认同和肯定的学校文化内容和形式,最终成为师生内在的文化选择和行动自觉。共生理论倡导互动、合作、协调、共赢,这为当前我国中小学校园文化认同过程中存在的以个体利益为轴心、以个人尺度和目的去评判和"编造"校园文化的个体主义窠臼提供了反思工具。共生理论视域下的校园文化认同应是由学校师生在相互交往中合作、协调与理解,生发出基于本土和自身的共同体心理倾向,进而实现全主体认同。互动共生是中小学校园文化认同的内在运行机理。在多元主体参与式互动中平等共进化校园文化、在"地方性知识"中构建互惠共生的关系、在"集体记忆"生成中趋同文化认同心理有利于融通校园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3.
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途径,学校民族文化教育旨在使学生个体形成稳定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初中阶段作为个体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塑造的关键期,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至关重要。作为初中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部分,"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其形式与实质却难以统一,这对学生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塑造有负面影响,其原因主要是学校教育培养目标失衡以及家庭、社区教育的缺失。因此学校教育须明确定位;引导家庭、社区积极开展民族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4.
在田野调查和有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裕固族学校教育功能进行较为深入的、整体性的社会人类学分析后发现:裕固族学校教育应该有两个基本的功能,一是传授现代社会主流文化知识,促进社区发展,使学习者适应主流社会生活,并通过筛选和分配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二是传承本民族文化,使学习者通过文化濡化适应所在社区生活,从而维系民族认同和所在社区的存在与稳定。  相似文献   

15.
<正>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文化的力量’已经逐渐成为21世纪世界发展的软动力。在教育领域中,"文化的力量"也正成为推动教育进步与发展的动力。"只有优秀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这一观点,已得到全社会广泛的认同。可以说,现代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已慢慢转变为学校文化的建设,学校文化已经成为学校发展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家战略调整,广西成为国家战略支点,教育担负着生发支撑内力的基础性功能与责任;教育应塑造可靠的竞争性人力资源,提供民族和谐发展的内力,促成文化创新和文化生态产业链的孵化,生发文化睦邻与国际交流的动能,推动有效的社会治理。面对机遇,广西区域教育面临巨大挑战:基础教育水平不高,高等教育发展滞后,职业教育相对薄弱,社区教育体系尚未形成,民族文化与教育传承亟待提高,国际文化与教育交流需要深化。树立广西作为国家战略支点的教育定位,扩大教育融资渠道与投入规模,建构学校教育现代化体系,形成凝聚、开放、多元的社区教育,强化自然与人文共生教育应成为广西作为国家战略支点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7.
滕星撰写的《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凉山彝族社区教育人类学的田野工作与文本撰述》对凉山彝族社区学校的彝汉双语教育进行了田野调查和民族志撰写,并从教育人类学的立场对彝族社区文化变迁和双语教育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本书从认识论上给我们提供了关于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双重性特征的启发和思考:(1)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目标是传承民族文化与融入主流社会的统一;(2)少数民族群体对双语教育的认识存在工具性和情感性两大视角;(3)在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实践中既要重视群体的文化传承,也要关注个人的发展需求。"多元文化整合教育"是实现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中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个体利益协调发展、共生共荣的重要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育科学》2014,(Z2):37-38
<正>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如何把思想活跃、多元文化交融的中外合作中职学校建设成为和谐的校园,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所谓学校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全体成员构建和认同的,以学校师生员工为主体,在教育、教学、管理、科研、学习、群体活动等各个领域共同形成并遵循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个性风格、人文精神的综合外显。只有优秀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与当代"生态文化"观的契合性,表现为注重和谐、共生、生命与道德精神的核心文化价值。生态文化有两种存在状态:生态文化哲学和生态文化形态。作为文化哲学,它具有导向我国文化发展的"生态"走向的意义。同时,学校文化的本质在于"教育",而教育的本质在于人、国家与民族的和谐发展,这正是生态文化的内在精神。故而,民族地区学校文化发展可遵循生态文化哲学指向,在学校文化形态上,学校文化应是生态文化景观的一种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20.
台湾社区营造建构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历程。教育在台湾社区营造中发挥了重要功能,从中可以得到重要启示:"造人"与民众参与是社区营造的首要任务;教育促进社区文化认同是社区营造的核心;学校与社区联动是社区营造的纽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