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本文以蔡元培执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方针,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及时把巴黎和会消息告诉学生及不顾个人安危、营救被捕学生等史实,论述了蔡元培对于五四运动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从蔡元培教育思想形成、“完全人格”的教育目标、“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教育管理思想四个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关于蔡元培教育思想的研究进行述评,旨在推进并深化国内关于蔡元培教育思想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社会教育的积极倡导,本将就蔡元培的社会教育作用、宗旨、内容及实施方法和设施加以介绍,重点在于挖掘在终生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社会背景下,蔡元培的社会教育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在教育管理方面的思想与实践对于现今的教育管理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本文将以蔡元培在大学管理中的一个突出方面——“教授治校”作为关注点,试论述蔡元培有关“教授治校”的主要思想和实践.分析他所推行的“教授治校”的主要特点,并进一步探讨其对当前高校教育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蔡元培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备受众多研究者关注,也被多方面加以研究。但是,对于他的研究多集中于教育改革及其高等教育思想方面。职业教育思想作为蔡元培教育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却极少有人问津。通过近十年来国内学者对蔡元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成果的梳理,对蔡元培的职业教育思想进行发掘,旨在引起职业教育思想研究者的注视,进而拓展职业教育思想史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6.
一九一九年前后的“五四”时期,正是中国新、旧民主革命的转型时期。思想文化界出现“百家竞起,异说争鸣”的景象。新文化运动主要领导者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等倡导了思想、言论自由的良好风尚,不仅有利于新思潮、新文化的传入和成长,更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深入的传播,思想文化界异常繁荣。  相似文献   

7.
论蔡元培的"实利主义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2年,担任民元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先生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了“实利主义教育”,将其列为五大教育宗旨之一,并对它加以阐述和发挥。所谓“实利主义教育”就是发展资本主义的知识技能教育,要求造就既有资产阶级思想又有近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文章将对他“实利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内容及其影响加以初步论述。  相似文献   

8.
袁琦 《高教探索》2002,(4):83-84,72
梅贻琦是中国著名教育家,曾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梅贻琦的教育思想:办学目的,“全人格教育”与“通才教育”,“大师论”。梅贻琦和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一样,都是中西教育思想的有机结合体。  相似文献   

9.
蔡元培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中,主张坚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原则,而“兼容并包”也被视为蔡元培思想的核心。“兼容并包”体现了他对中外文化的采撷和糅合,与他文化取向紧密相连。本文试从外国文化取向上探讨他这一教育思想如何形成、发展、完善以及成熟确立,加以整理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试析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思想是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形成的。这种思想的产生与蔡元培复杂的人生经历有关,纯抱学术主义,对呼种学术思想流派持宽容的态度,提倡他们之间的相互争鸣、自由发展是这种思想的主要内容。这种思想的实行促进了北京大学的民新思想的 和传播提供了客观条件;成为“五四”运动的一个重要根源。这种思想反映了蔡元培的教育矗政治、功利的思想;反映他想思想中的无政府主义和社会进化论思想的成分和  相似文献   

11.
1921年,自鹿洞书院发生一场火灾,藏书楼被焚。经查系有人盗卖藏书,故而纵火灭迹。此事引发公愤,社会舆论的矛头指向北洋军阀执掌下的江西省政府.但藏书最终还是下落不明。  相似文献   

12.
天津教养院是北洋时期天津地方政府与当地新式绅商通力合办救济事业的典型救济机构,具有鲜明的现代特征,表现在确立现代官民合作机制,经费保障纳入地方政府责任,呈现良性经营状态。但从院民教养状况来看,重养大于重教,反映了时局危艰和传统救济方式的强大惯性。  相似文献   

13.
民国政府收回教育权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的收回教育权运动早已为人们所熟悉,而近代历届政府的相关活动并未受到重视。从晚清到民国,政府收回教育权的活动不绝如缕,民国时期的北洋政府、广东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在收回教育权方面作出了自己的努力,最终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获得实现。由于政权的性质和政治控制力不同,它们的活动各具特色:北洋政府追求的目标就是立案,广东国民政府的政策是接管外人学校,南京国民政府则是允许存在但办学必须符合中国政府要求。认为南京政府收回教育权流于形式的观点并不准确。实际上,这虽然与南京政府的实力有关,但主要还是中国对教育权的理论认识的反映。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初期,北洋政府为适应当时经济的发展,相继颁布了三部公司注册规则,使公司注册在注册程序和应缴的注册费用等方面更趋合理.在公司注册的执行方面,北洋政府也作出了较大的努力,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北洋政府时期公司注册制度的日趋完备,满足了当时的民族工商业者进行公司注册的需要,从而促进了北洋政府时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国民党组织的活动及其发展历程,以1927年为界,分为革命与执政两个时期。在反对清朝和北洋军阀封建统治的斗争中,国民党是革命的政党,为在江西结束清朝和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执政党后,江西国民党的党务活动,在执掌省政和国内战争、民族战争中展开。党的性质、执政地位和战争环境,给国民党以严峻的考验,也在很大程度上规定和制约着其活动的内容和结果,使其既主导了江西该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又未能处理好多元复杂的现代社会的利益关系,未能顾及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没有从根本上做好党的自身建设,以至最终溃败。  相似文献   

16.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辛亥革命之前,他就忧国忧民。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后,他高举 革命的民主主义旗帜,揭露了北洋军阀独裁统治时期的社会弊病,矛头直指北洋军阀统治的 反动本质。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李大钊从一个革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相似文献   

17.
清廷在近代丧失了大量的治外法权和特权。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都多次为收回这些权利而努力过,但都没有取得实际上的效果。直到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的8年抗战,使列强认识到中国人民有能力收回主权。在抗日战争中各国纷纷放弃在华的治外法权。法国在放弃在华的治外法权时另有目的。中国人民经过100多年的斗争之后能够收回主权实属不易。  相似文献   

18.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战祸不断,殃及教育。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以蔡元培为首的一些教育界有识之士提倡教育改革,开始推行大学院与大学区制。但两年后,这一制度被取消。大学区制虽然失败了,但它所提倡的“行政学术化”,仍有现实的意义,值得人们加以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9.
孤军社是民国前期一支重要的知识分子政治团体,他们以《孤军》杂志为政论阵地,针对北洋军阀统治下的社会和政治乱象阐述“革命”之道。他们的政治诉求先以主张“护法”,维护法统为主,后期在组织上与醒狮派逐渐合流,大力宣扬国家主义暴力革命理论,提倡“国民自觉”、“独立人格救国论”、“全民政治与全民革命”,实质上是把理论斗争的矛头直接对向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及其领导的国民革命运动。  相似文献   

20.
1925年宪草是北洋军阀最后炮制的未及颁行的一部宪法文件,是段祺瑞政府加强中央集权,又与地方妥协的结果.由于当时中国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这部宪法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维护大军阀、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但也蕴含了一定的现代宪政的精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