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是教育信息化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偏重于在职教师,而忽视了未来教师的生力军——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美、英等国早在上世纪末就认识到该培训的重要性,通过制定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开展大型培训项目、调整课程设置、进行实践活动等各种方式积极推进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本文通过比较分析美、英、新加坡职前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总结他们的实践经验,期望能对我国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中小学教师为主要培养对象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师资培养规格,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是培养教育硕士教育技术能力的课程,课程的设计应运用教学系统设计方法,在分析教育硕士特点和教学特殊性的基础上,依据我国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进行,以使教育硕士更好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各个方面的信息化素质的培养,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除了通过非正式学习的自学途径获得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教育技术培训。目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都比较泛化,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培训的中心也是围绕课程的设置和教育技术能力的标准,缺乏针对培训对象的个性、系统化培训模式和方案。本文结合本地教育院校培训的实际情况,以个性化教育理论为指导,提出基于个性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式,希望对目前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培养职前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已受到学界的高度关注,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课程。文章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容体系衍变视角出发,在分析课程内容衍变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国内外教师教育技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提出了面向职前教师能力发展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课程内容体系,以期为培养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供全新的视角,从而促进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是我国第一个教师专业能力标准,它的颁布和实施对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标准》为主要依据,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方式对青海省中小学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得出关于该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和培养对策的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为了加快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部要求在师范院校开设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公共必修课,加强师范院校信息技术相关公共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成为当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养、培训与考核的基本依据。本研究以《标准》为依据,在调查民族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和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培养民族高师学生教育技术素养和能力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7.
教师成长初期的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应当积极关注教师专业化、新课程实施以及高校教学改革的要求。文章以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教育学院的实践课程考察为基础,思考我国教师职前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得到以下启示:优化课程设置与实施方式;以科学的知识观看待教育实践能力的建构;建立学习标准与评价反馈机制,关注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实效。  相似文献   

8.
提高师范生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求。高职高专师范专业开设《现代教育技术》公共必修课,要以培养学生的教育技术能力为重点,区别教育技术培养能力与信息技术培养,克服课程中的技术化倾向。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为依据,建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要求,结合地方院校师范生人才培养实际,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嘉应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教育技术能力状况,调查显示学生的教育技术态度、知识、技能较好,应用、创新方面较薄弱,提出了调整课程设置、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等有益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职前教师教育中一般通过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来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但文献调研、问卷调查、实地考察与访谈都显示: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养成状况欠佳.在终身学习视野下,教师职前教育应依据基础教育的实际需求、师范生成长的规律以及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建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体系,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职前教师教育中教育技术能力体系由信息技术基础能力、教学软件制作能力、教学软件运用能力、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技术支持专业发展能力递进式构成.教育技术能力体系可以通过系列课程平台和系列课外学习活动来建构,针对这些课程和学习活动还需提供配套技术平台支持.  相似文献   

11.
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为主要依据,结合教师的基本教学活动,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式进行了抽样调查,以了解师范生在顶岗教育实习中应用教育技术状况,并站在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为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和面向核心素养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政策要求,面对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能力培养面临的与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要求不匹配、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尚不完善的问题,培训实践体系未能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需求、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要求脱节的问题,培养机制未能很好融合校内外资源和创新力量、协同创新培养本专业人才的问题,华南师大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从2015年起以“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协同培养”的教育理念为指导,迭代构建提升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能力“三融合”培养模式:“五结合”高水平课程体系、“四位一体”培训实践体系、“六结合”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培养了大批能够胜任教育信息化建设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教育技术学专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我国同类型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与改革起到推动与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标准》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实践教学体系思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文章结合《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从实验教学目标、内容、实施和环境等四方面探讨了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并提出了营造良好的现代教育技术实践环境的一些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为依据,结合湖南小学教育实际,构建出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结构,并以此指导小学教育信息技术实验中心的建设。通过总结我院小学教育信息技术实验中心建设的经验,以期湖南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职技高师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提高未来教师即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作为职业学校教师摇篮的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已系统建构了符合职业教育教学需求的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结构和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容体系,开发并出版了《现代教育技术》立体化教材,设计、开发了网络学习平台和教学资源库,全面探索和创新了职业技术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形成了具有操作性的科学、先进的培养方案与策略。  相似文献   

16.
根据2008年7月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发布的面向教师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的第二版,分析了新标准颁布的背景和主要内容,认为新标准对我国教育技术标准建设、教育技术培训和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等方面都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教育技术能力是农村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根据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2004),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具体规定了中小学教师包括农村教师应达到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旨在提高农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农村教师专业能力发展,让农村孩子"学有所教"的教育质量得以提高。面对农村教师这个十分重要而又独特的群体,其教育技术培训、考核和认证体系的特殊政策与实践运作方式,要根据《标准》,结合实际来探索。  相似文献   

18.
《标准》导向下高师教育技术公共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高师院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为出发点,通过调查分析,找出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与《标准》的差距;通过对教育技术公共课的现状分析,提出了以《标准》为导向,从完善培养目标,教材与《大纲》相结合等方面对课程体系进行系统设计,规范教育技术公共课,旨在培养和提高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19.
农村换岗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设计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基层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是广大农村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所在。本文分析了农村换岗教师的基本情况及其培训需求,并结合《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的要求、教育技术培训的特点,从培训的目标与定位、培训内容的确定与培训方法的选择、培训指导教师的定位、培训效果的评价方法等方面出发,具体设计实践了一套教育技术培训方案。该方案积极营造教师学习与应用信息技术的环境,为提升农村教师教育技术的水平,推进农村教育的信息化提供了可操作的培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