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奇妙的整数     
专门研究整数性质的数学分支叫做数论。数学王子高斯曾说:“数学是科学的皇后,数论是数学的皇后。”美国数学家杜德利断言:“用以发现数学天才,在初等数学中再也没有比数论更好的课程了。”因此,在小学数学竞赛中经常出现有关数的整除特征、奇偶数的性质、质数合数与分解质因数、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等数论方面的题目。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九义教材《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约数和倍数”,在整数的四则运算的基础上,专门教学整数范围内的有关数论的初步知识。这个单元涉及整数范围内的概念繁多,内容抽象复杂。尤其是关于各种“数”的概念,繁多而抽象,相关又相别,教学中学生很容易混淆不清,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而这些知识又是以后学习约分、通分、分数四则运算所必备的基础,所以,这又是教学的一大重点。  相似文献   

3.
迷津导航     
1.学习“数的整除”一章有什么意义? 小学数学“数的整除”一章内容,是有关数论的最初步知识。学习这部分内容有三方面的实际意义:一是初步了解整数的性质,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整数与整数的和、差、积均是整数,而整数与整数的商不一定是整数。究竟在什么情况下,两个整数相除,其商仍然是整数呢?这就要根据数的整除性来判断。二是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在小学数学中教学这些知识,主要是为了后面学习通分、约分和分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也为学生中学学习因式分解等代数知识作些准备。三是通过加深对整数性质的认识,使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  相似文献   

4.
数论在数学中的地位是独特的,高斯曾经说过"数学是科学的皇后,数论是数学中的皇冠".本文以近几年的考题为载体来简述高考中的数论知识与方法.1.奇偶分析奇数与偶数有如下概念与性质:(1)若一个整数能被2整除,则这个整数叫偶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竞赛中,数论问题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本文就“希望杯”竞赛中的数论问题谈谈其常见的解法和思路. 一、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偶数:能被2整除的整数;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 质数:一个大于1的整数且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没有别的约  相似文献   

6.
<正>“因数与倍数”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因数与倍数是数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其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整数、会进行整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整数的性质。学习这部分内容能加深学生对整数以及整数乘、除法运算的认识与理解,感受研究数学问题的不同视角,积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经验,同时也为后续学习约分、通分,进行分数四则运算打下基础。因数与倍数是两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两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聚焦概念的本质属性,促进学生的主动建构,  相似文献   

7.
数论     
数论是数学中研究整数性质的一门学科.其初等部分是以整数的整除性为中心的,包括了整除性、不定方程、同余式、连分数、素数分布以及数论函数等内容,所用工具一般不超过初等实分析,称为初等数论.  相似文献   

8.
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这一单元包括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两个小节。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都是本单元的数学重点。 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是本单元应用题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其中的“相遇求路程”问题又是相遇问题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认识这类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掌握数量关系,学会分析和解答这类应用题的方法,并会用不同  相似文献   

9.
在现行的初中数学教材体系中,几乎不涉及数论的内容和方法,但在竞赛和高中的自主招生中却频频出现,这不是命题者的偏好,而是由数论在数学中的地位以及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决定的。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对此的认识,回答为什么初中数学中要融入数论的教学,以及如何融入数论教学,以期抛砖引玉。1.必要性与可行性 数论作为数学古老而又重要的分支,且不论其在现代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中的广泛应用,就其内容和方法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而言就是不可或缺的。在高中数列、排列组合、数学归纳法等内容的学习中都要用到有关整数的知识,而有关的概念和基础知识仅在小学时出现过,在整个初中阶段从未涉及,这不利于后续的数学学习,因此非常有必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和补充一些必要的数论内容。教学实践表明只要教师有意地进行渗透和补充,这是完全可行的,且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是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包括“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两个部分。其  相似文献   

11.
五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九册“分数乘法”这个单元的内容,包括分数乘以整数、一个数乘以分数、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带分数乘法、倒数等。教学时,要着重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意义与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下面就这个单元的三节教材以及教学中有关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一、分数乘以整数学生学习分数乘法,是在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加法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教材简析与教法指要 《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是本册的教学重点。一方面,这个单元的内容在全册中占有的比重最大,同时它又是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编制的整数教学五个循环圈的最后一个层次,从而在从整数教学转入小数和分数的系统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单元中,除“数的产生”、“自然数”和“整除”两个概念外,其他知识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或多或少有过一些直观性和经验性认识,这里主要是对前三年来所学的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知识进行复习、整理和概括,是学生已有知识的再认识和进一步升华。  相似文献   

13.
《华章》2008,(1)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皇后,数论则是皇冠上的明珠,几乎每一位数学家都曾对数论发生过浓厚的兴趣。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丰富第二课堂,本人通过研究,发现数字存在下列有趣的组合。  相似文献   

14.
1开设《初等数论》课的必要性 数论是研究整数的性质的一个数学分支。整数作为数学的一个基本研究对象和基本工具是最早被人们所认识的。通过几千年的发展,数论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和比较完整的学科,它包含着丰富的数学内容和精深的数学方法,古代和现代的中国人都为之作出过杰出的贡献,丰富了人类的思想宝库。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一单元“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单元教学,应使学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为学习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作准备。下面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谈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 定义的形式“整除”的定义,从形式上来看,主要有两种叙述方式: 一种是以华罗庚教授的《数论导引》为代表,例如陈景润在《初等数论》中的定义是:“设a、b是整数,b(?)0,如果有一个整数c,它使得a=bc。我们就说b能整除a,或a能被b整除。”这种叙述,我们不妨称为整除定义的积的形式。另一种如湖北省中等师范学校试用课本第四册《小学数学复习及研究》、辽宁省中师函授试用课本《数学(算术)》等,它们的定义是“如果一个整数a,除以一个自然数b,得到整数商c而没有余数,  相似文献   

17.
数论是一门研究整数性质的学科,它是数学中最古老、最纯粹、最优美的一个领域。中国古代数论的产生较早且发展较快,对于中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而言,中国古代数论功不可没。本文探讨了中国古代数论发展的历程,论述了中国古代数论在数学发展中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目标“数的整除”单元的知识,属于数论的初步知识,根据大纲要求,我们提出如下四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记忆。本单元要求学生记住整数、约数、倍数的描述性定义;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100以内的25个质数。 2.理解。本单元要理解的内容有自然数、整数、约数、公约数、公倍数、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奇数、偶数与自然数的关系;“1”、质数、合数与自然数的关系;质因数、分解质因数、互质数  相似文献   

19.
王军 《现代企业教育》2014,(22):360-360
数论就是一门研究整数性质的学科,它是数学中最古老,最纯粹,最优美的一个领域。本文探讨了中国古代数论的历史和发展现状,论述了中国古代数论在数学发展中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数论是研究整数性质的一个数学分支,与数论有关的数学题经常出现在各级数学竞赛中。这类数学竞赛题结构简单、提法明确、解题方法灵活、解题思路活跃,并且具有一定趣味性和挑战性。根据题目的不同特点,合理选择不同的整数表示形式,常常可使此类问题巧妙获解。一、十进制表示法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