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隐性知识转化与共享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程慧平  万莉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6):74-77,147
首先从隐性知识的转化过程和共享模式两方面对国内外学者针对企业隐性知识转化与共享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分析。然后,从隐性知识转化的起点——隐性信息出发,提出相应的隐性知识转化过程。最后,从ERP、SCM、CRM系统的角度出发,提出三种隐性知识共享模式。  相似文献   

2.
在讨论知识场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场构成的三维模型:知识存量、知识状态及知识距离,并详细分析了模型中每维的基本构成元素及影响因素。随后基于知识场模型讨论了组织中实施有效知识管理的措施与方法,指出知识管理的有效实施是选择合适的知识存量调整与控制措施、确保知识处于合理的知识状态和控制知识与接受者间的合适距离。  相似文献   

3.
根据野中郁次郎的经典知识转化模型SECI,认为知识创新的实质是知识转化。通过分析野中的知识转化模式,总结出影响知识转化的三个关键因素。结合竞争情报工作特点,从竞争情报工作角度对这些关键因素在知识转化中起到的促进作用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对SECI知识转化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引入亚隐性知识的概念,提出改进的SECI模型。从知识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化和内在化4个阶段系统分析知识转化过程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动态作用机制,构建在知识转化作用下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螺旋模型,并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转化以及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转化两个阶段分析知识转化对企业核心竞争提升的综合作用机制,以期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情报学研究的角度对知识的属性转化和生命特征进行了探讨。研究从知识管理、知识组织、知识发现等多个方面对知识的属性转化进行分析,将其概括为:无限与有限的转化、模糊与明确的转化、无形与有形的转化、公有与私有的转化。知识的生命特征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知识的成分与结构、知识的新陈代谢以及知识的遗传与进化。  相似文献   

6.
基于知识转化的现代情报机构的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从分析信息、知识与情报的关系以及四种知识转化模式入手,研究了情 报工作中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化问题,从知识转化的角度对情报机构的发展与创 新提出了一些建议与设想。  相似文献   

7.
论企业知识转化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通过研读日本知识管理专家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广隆的代表著作《创造知识的公司(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对企业的知识要素进行了比较分类,分析了SECI知识转化模型。  相似文献   

8.
王娜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4):92-96
认为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共同体是旨在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种社群组织模式。研究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构建知识共同体的意义,并在界定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共同体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从知识整合的角度,就知识共同体的构成要素、组织原则和框架模型,提出在科技成果转化中构建知识共同体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论述图书馆的本质特征是知识存取。知识存取具有系统性、动态性、增值性特征。知识存量是知识增长的静态表征,是系统在特定时点的知识储备水平,反映知识的组织状况和供应能力;知识取量是知识的动态表征,是系统在特定时段的知识流动总量,反映知识的扩散速度和水平;知识质量是知识内在质的规定性,是系统知识现实与潜在价值的总和,反映知识的直接效用和耐用程度;知识变量是知识在存取中的变化值,是系统知识的变化总量,反映知识在存取中转化的程度。知识存取,正是要努力地实现客观知识朝着理想的增函数曲线方向变化。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下的企业能否充分利用企业知识资源、实现企业内隐性知识及显性知识的转化,是企业能否保持创新能力及竞争优势的关键。本文针对企业知识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障碍,从创造知识共享的环境和建立学习型组织两个方面来构筑知识转化的实现策略。  相似文献   

11.
运用知识网络理论、知识存量理论和价值溢出理论,提出知识网络中知识存量价值形成的问题。认为随着知识转移效率增加,知识存量价值会得到提升。通过仿真模型分析,阐述知识存量价值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基于加权超网络模型的组织知识存量表示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组织知识存量结构及存储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超网络模型的组织知识存量表示方法。模型中,知识节点具有两类属性值,分别表示组织知识在人脑中以及其他各类存储媒介中的存量。知识节点与各存储媒介节点之间的边具有权重,用以表示组织知识点在各存储媒介中的存量。该方法可同时表示组织知识的存量及存储分布情况,还可用于表示组织成员的个人知识存量、组织知识的定位搜索、组织知识安全性分析等。最后结合一个实例对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
知识链组建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知识优势。知识链知识优势的形成一般过程包括知识资源层、知识整合层和知识创造层。文章从知识存量和知识流量两个维度构建了知识链知识优势评价指标体系,介绍了运用模糊技术评价知识链知识优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知识共享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管理理论的兴起带动了知识共享研究的发展。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多角度出发,运用不同的方法对知识共享理论进行了研究。知识共享是一个包含众多因素的理论体系,其中知识共享的内涵可以从信息沟通/信息流动角度、组织学习角度、市场角度、系统角度来理解。除此之外,知识共享的过程、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知识共享的支撑机制也是知识共享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值得学者们继续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从知识流角度入手,分析CASHL个性化服务的特点,研究CASHL知识横向流和知识纵向流。在知识流层面上分析CASHL个性化服务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如何深化基于知识流的CASHL个性化服务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目标与实现途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知识的属性和知识转化的四种模式为基准,探讨了知识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实现途径,给出了知识管理系统的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竞合关系的角度研究了企业参与知识共享的动力问题,通过供应链中知识共享强弱联系两个视角,利用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了知识共享的激励问题,综合分析了企业间关系、企业知识共享的能力以及风险因素等对知识共享的影响,为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共享提供基本激励策略.  相似文献   

18.
刘璐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8):99-43
指出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知识吸收能力的研究集中于对其概念、影响因素和作用的分析。首先总结知识吸收能力的理论基础,明确吸收能力与知识的关系;其次,分别从概念内涵、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三个角度对知识吸收能力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和评述;最后,对知识吸收能力的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 从知识主体吸收知识的认知视角出发,研究科研创新网络中知识动态增长的演化规律以及影响机制,引入复杂网络理论,构建基于科研创新网络的知识增长过程模型。[方法/过程] 考虑科研创新网络中知识主体获取知识的空间结构和认知特征,基于对数透视法则将网络中实际的知识物理分布转换为知识主体自身的认知空间;在分析知识吸收过程中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深入理解知识动态增长的流动模式构建知识增长函数,并从效率和公平相匹配角度界定知识增长的绩效。[结果/结论] 科研创新网络中的知识增长绩效受网络结构随机化程度的影响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知识主体具备适度的知识传播能力和吸收能力才能实现网络中最优的知识累积效应;主体获取知识的认知过程受对数法则的约束,且随着其认知半径的增大,网络的知识增长绩效越高。  相似文献   

20.
论图书馆知识导航功能的实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论述了图书馆实现知识导航功能优势,以及图书馆知识导航功能主要体现的三个方面:即知识桥梁作用、知识转化作用、知识整合作用。同时,还就图书馆知识导航功能的实现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