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就太极拳处方教学法对大学生健康素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在健康素质上不存在差异;实验后,实验班学生的健康素质显著或非常显著的优于对照班。太极拳处方教学法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素质,并且在教学中能改善大学生学习太极拳的态度、行为和习惯。  相似文献   

2.
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中的运动处方教学理念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动处方教学的因材施教能解决学生的个体差异问题,使教学更有目的性,少走弯路."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贯穿于运动处方教学的始终,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运动处方是要配合个体的运动状况进行微调的,所以运动处方教学一定要"与时俱进",培养学生的"创新自主"能力,这样才能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促进高校体育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郑道凡 《当代体育科技》2020,(1):144-144,146
太极拳是我国一项传统的艺术,经常练习太极拳的人,身体是十分健康的,并且能够让自己保持正确的心态,在高职院校中,也有太极拳的教学,由此可以看出,对于这项传统的艺术,我国的教育还是看得很重的,希望通过太极拳教学来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让学生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那么,在高校院校中,又有哪些教学方法呢?对学生的教学又有何意义呢?因此,本文就对高职院校太极拳教学方法的多元化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太极拳是一项具有广泛社会价值、功能、健身价值和民族文化特色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的有效举措,可以有效推进亿万学生的阳光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目前,太极拳已经列入国家正式的体育竞赛项目,国家体育总局对太极拳也作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编写了一系列规范、统一的教材,有配套的太极拳书籍、挂图、音像制品等,使太极拳在发扬传统、百花齐放的基础上走上了规范化、系统化的现代体育道路。文章着重分析了如何进行太极拳的教学,使学生通过练习太极拳来增强体质,培养学生兴趣,为终身体育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彭伟 《体育科技》2015,(1):145-146,148
高校的体育教学方法改革,必须与当今教育发展趋势相适应。运动处方教学具有较强的目的性、针对性、科学性,目的是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增强学生的体质,丰富学生的体育健康知识。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在新疆高校中的实施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实施的因素,以期促进新疆高校体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的太极拳教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拳教学要注重把太极拳文化贯彻其中;要注重太极拳运动感觉、太极桩功和太极拳单势动作的静力练习等方面的基本功练习;要注重太极拳攻防技击含义的讲解贯彻在太极拳教学中;适时地采用太极拳“慢拳快教”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记忆;适当运用形象的太极拳的口诀对学生进行引导。如此一来大大地提高了大学生对太极拳的学习兴趣,取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对太极拳内在特征和健康的全面认识,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动态观察6个月太极拳运动中中老年女性心理健康中的重要指标——情绪、情感和幸福度的变化,进而深入了解太极拳促进和维护健康的作用,以期揭示太极拳健身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8.
马婉红 《体育风尚》2020,(1):185-185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体育课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创新,要积极培养高职院校体育课培养学生太极拳的兴趣,促进太极拳的普及与泛化。太极拳是一项比较高健身价值的运动项目。由于学生对太极拳认识不够深,老师的经验也不够充足,在体育课教学上面难免会存在不足,这也阻碍了体育多样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教育体制的不断发展,体育课程的创新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探讨了将二十四式太极拳融入高职体育教学的实践与策略。通过对太极拳的历史文化背景、教学方法、身心益处及职业教育中的案例研究的全面分析,旨在提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研究显示,太极拳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还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从而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丰富高职体育课程的内容与形式。  相似文献   

10.
针对老年人健康问题建立科学、有效的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改善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前筛选确定4名自愿者不适合参与该计划;32周太极拳运动处方健身后,自愿者安静血压、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足站立、TC、TG、LDL得到改善,说明该处方对老年人血压、柔韧性、平衡性、血脂的改善具有一定的作用;试验前期、中期、结束相互间F.C.都存在显著差异,表明该处方使老年人心脏功能能力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1.
改进高校公共体育课太极拳教学方法,对太极拳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太极拳教学方法上主要存在教学方法陈旧、太极拳内涵讲解缺失和学生的兴趣培养困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以求提高高校公共体育课太极拳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验和文献资料法,对传统太极拳、长拳的教学方法和太极拳与长拳的同步教学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太极拳与长拳的同步教学不仅能提高高校武术课上太极拳和长拳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体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而且附和人体运动的一般规律,是一种值得研究和采用的武术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实地观察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讨24式太极拳单式的实用方法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对太极理论的理解,不断提高太极拳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太极拳集健身、防身、调节心理、娱乐等功能于一体,它的爱好者遍布全球,由国家体委编排推广的24式简化太极简单易学,在学校推广24式简化太极拳有宣传祖国传统文化和促进学生强身健体的双重意义,文章从兴趣培养、动作教学、质量提高几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24式简化太极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目前高校太极拳教学现状,运用优化设计理论,在"简化太极拳"教学过程中,运用优化模式教学,结合攻防实践,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其对动作要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延长了动作记忆,使学生学习主体性得以加强。实验前后教学数据表明,过程优化设计能够明显提高太极拳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对大学生太极拳学习意识培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太极拳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学生兴趣不高,学习意识薄弱,学习效果不佳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提高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和学习意识,培养和提高太极拳的学习意识途径进行了教学研究探讨,以提高高校太极拳教学效果,从而对高校体育课程太极拳教学改革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丰富太极拳的授课形式,提高武术的教学质量。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教学实验等方法进行研究,经过教学实验得出结论:在高校武术太极拳教学中实施配乐教学,可以使同学在技术的掌握、学习的动机、注意力等方面有较快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武术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它集健身性与娱乐性于一身,深受人民群体的喜爱,其中武术套路是大学体育教学的一项主要内容。由于武术套路是非对抗性运动项目,许多教师在教学中都沿用常规的教学方法,通过动作示范、分解练习、完整练习、复习掌握等一系列过程进行教学,本研究在教学中加入比赛表演的方法。实践表明:比赛表演法对提高武术套路的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杨宝 《搏击·武术科学》2010,7(10):61-61,82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太极拳运动进入高职院校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认为:从课程设置方面来看,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从学习效果上来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传统养生观,而且通过学习太极拳,可以起到强身健体、娱乐身心的作用。另外,太极拳运动由于不受场地、器材设施的限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