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由于计提和转回资产减值准备存在模糊性和灵活性,能够满足不同类型公司的盈余管理动机,因此资产减值准备成为上市公司调节盈余的重要工具。本文对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外部审计监督,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等抑制过度盈余管理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2.
汤静 《大观周刊》2011,(23):76-77
近年来,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一直是中外学者关注较多的会计行为,通过盈余管理公司可以改善会计盈余的信息质量,使盈余信息更能反映公司的经济价值,因此,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手段已呈现出多样化且更为隐蔽的趋势。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某上市公司公开发行的财务报告,判断其可能实行的盈余管理手段并推测其盈余管理动机,为我国其他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汤静 《大观周刊》2011,(35):2-3
近年来,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一直是中外学者关注较多的会计行为,通过盈余管理公司可以改善会计盈余的信息质量,使盈余信息更能反映公司的经济价值,因此,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手段巳呈现出多样化且更为隐蔽的趋势。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某上市公司公开发行的财务报告,判断其可能实行的盈余管理手段并推测其盈余管理动机,为我国其他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龚鹏 《大观周刊》2012,(49):89-89
管理者报酬激励被认为是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对两者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文试图对其进行综述,对相关的研究成果作述评。  相似文献   

5.
郭雨非 《大观周刊》2012,(20):59-60
盈余管理由于其对资本市场、管理层以及投资者的影响,一直以来,部是企业管理者和国内外学者津津乐道的一件事,也是会计学界研究的热点。如果企业可以通过可操纵应计利润来进行盈余管理,那么它也可以通过递延所得税来进行盈余管理并可以通过递延所得悦费用来反映。国内外学音对此开展了大量研究,本文将对所得税费用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进行述评,以期为未来该方面的研究作出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6.
李涛 《大观周刊》2011,(18):19-20
上市公司的公开财务数据是投资者、债权人、审计师、供应商、金融分析师等各利害关系人对该公司制定包括投融资在内的一系列决策的重要依据。企业盈余是一种最重要、最综合、投资者最为关注的信息,同时盈余也代表了最典型的会计确认和计量。本文就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进行研究,以期为股东,投资者,债权人等相关利益者客观展现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状况。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人们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更多思考。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过程中是否会对会计盈余稳健性产生影响以及公允价值是否会成为企业盈余管理的工具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胡静  雷东辉 《新闻世界》2004,(12):57-57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会计准则的不完全性以及管理当局和财务报告使用的信息不对称性,使管理当局有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其常用手法有:1、虚假确认收入和费用:2、利用关联交易:3、滥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变更等。恶意盈余管理是在管理当局的授意下,由会计人员执行的。其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从经济人的角度看.要从公司治理结构、法律法规、监管效率等多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取2009年沪市制造业截面数据,运用单变量T检验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能够在一定程度揭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即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徐一鸣 《大观周刊》2011,(49):170-171,165
近年来,国内资本市场中愈演愈烈的盈余管理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不少学者也开始致力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解决什么是盈余管理,盈余管理的动因、手段、计量等问题是开展这一领域研究之前的首要任务。本文整理了现阶段盈余管理的研究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对盈余管理未来研究方向作了展望.以期为有兴趣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付晓静 《大观周刊》2012,(25):90-90
近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过度分离的会计一税收关系模式受到责难。200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但由于不完备和滞后性,新准则不可能完全限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2.
孙艳菲 《大观周刊》2012,(17):75-75
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改变着人们的投资理财观念,房地产的投资所需资金多、周期长,流动和变现能力相对差,使得对其投资风险和收益都很高。一些房地产商利用新会计准则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盈余管理以及利润操纵。文章从盈余管理和纳税的角度分析,从而为投资者提供更加相关有用的信息,以便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企业客观上存在着对管理咨询服务的强烈需求,而企业反馈却显示咨询公司提供的解决方案在企业运营中所起作用有限的状况,通过分析企业利用管理咨询服务的初始动机,解读人们对企业和管理咨询公司双方关系的认识误区与管理咨询公司的客户关系行为特点,探讨如何实现企业与咨询公司之间的默契配合与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4.
从20世纪末以来,我国上市公司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财务信息失真的问题。近年来因企业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而导致企业破产的例子也屡见不鲜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变更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利用收入与费用的变动以及利用非经常性收益等手段,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2002年1月,证监会和原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建议上市公司成立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在提高公司财  相似文献   

15.
银帆 《大观周刊》2012,(20):65-65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一直是中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2006年初,我国财政部颁布了新会计;住则,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的资产减值准则扩大了资产减值准则的适用范围,明确了资产减值确认的时间,对长期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也作了斩的规定。同时,提出了资产组和总部资产的概念,引入了公允价值的概念本文通过对文献和案例的查找分析了新资产减值准则的变化和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同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对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管理现状及馆员特点进行分析,通过对管理、考核方面暴露出的问题及馆员提供周边绩效的行为动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认为高校图书馆有必要实施周边绩效考核。  相似文献   

17.
梁欢 《大观周刊》2012,(15):69-69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日益繁荣,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逐渐凸现,已经成为我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由于盈余管理的对象是会计信息。而会计信息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实证检验的方法来探讨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之间的深层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有关盈余管理的研究可以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由于其对资本市场和投资者利益日益彰显的影响,使其成为目前会计领域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盈余管理定义﹑的回顾和评述,给出已有研究中的不足﹑启示,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供应链联盟中企业间知识转移:基于知识接受者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转移已成为知识管理的研究热点,但是,对于知识接受者参与知识转移的动机、选择知识源的标准以及所需要的知识转移管理能力的研究还不够系统,文章从知识接受者视角研究供应链联盟中核心企业作为知识接受者参与知识转移的动机、选择知识源的标准以及所需要的联盟知识转移管理能力,希望能够为企业参与供应链联盟知识转移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20.
梁春燕 《大观周刊》2012,(10):120-120
企业的盈余质量较好是指其获利能力具有持续性,其取得的收益不是暂时性的;盈利质量较差是指其财务报表上显示的盈利只是短暂的,是管理阶层通过若干手段操纵利润的结果。本文旨在从三个方面来评述上市企业的真实盈利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