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重视句子教学。理解句子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各个年级都应重视培养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在讲读教学中,我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句子。一、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虽然句子所表达的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但很多时候只有联系上下文才能领会其深层含义。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中有这样两句话:①“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为什么作者要把西沙群岛说成是“鸟的天下”,这就需要联系后面的几句话作理解。作者行文的思路是:鸟的天下→树多(成为鸟的天下的客观原因)→鸟多(树多必然鸟多)→鸟蛋多(鸟多必然鸟…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具体教材我总结了课文的构段规律,并借助电教手段指导中年级学生寻找这些规律,掌握几种基本的构段形式,进行写段训练,有效地加快了作文速度,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一、先总后分的构段式。这种段落是按句子与句子之间在意义上的向心作用构成,几个句子都是围绕第一句这个中心展开的。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五自然段就是这种形式。我便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了一套组合活动图片。先出现总图“鸟的天下”(远景),使学生有完整的概念。再依次出现“特写镜头”:鸟,鸟蛋,鸟粪……让学生看清“鸟的天下”是由哪些事物构成的。最后又在分图的上方映出总图。这样,上有总图,下有分图,在学生的视觉上就形象地  相似文献   

3.
教学文摘     
教学文摘学法指导要抓“异”一、语文学法指导,要因“文”而异。像《曼谷的小象》这类课文,可采用“教前示法”;像《桂林山水》这类段与段结构相似的课文,可用“教中示法”;而在学习《伟大的友谊》等课文时,可用“教后悟法”。二、语文学法指导,要因“课”而异。如...  相似文献   

4.
教给学生理解字义的方法○周雪卿(新干县金川小学)一、扩词解义。如“最”字,可先要学生组成“最大、最小、最后、最高、最低、最多、最少、最坏、最好。”通过这一扩词学生便能领会“最”是极的意思。二、找近义词、反义词比较。如:教“立刻”一词,可用学生已掌握的...  相似文献   

5.
一、联系课文字、词、句进行说话训练。从小学生第一天上学开始,我即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掌握量力性原则,抓住课文的字、词及图意开展口头语言训练,尽量使小学生说完整的话。教“一、二、三……十”这些数词以后,就训练儿童说带有数词的语言,如:我们跳绳,我数一、二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目标】1.正确阅读百度上关于西沙群岛的介绍词,会认“饶、优”等生字,读准多音字“参”;理解“威武、瑰丽”等词语。2.利用表格,梳理关键语句,用填写关键词的形式,总结西沙群岛最富盛名的三方面。3.选择西沙群岛的某一特色场景图片,用几句话拟写推荐词。4.前往西沙群岛,争做百万粉丝旅游博主,向粉丝朋友们介绍富饶的西沙群岛。  相似文献   

7.
上学期我们重视了词汇教学,在启发工作、初步了解课文、生字新词教学、分析课文、朗读指导、复述以及布置作业等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都渗透了词汇教学的因素。一、在启发谈话之后,初步了解课文之前进行词汇教学。这时所教学的词汇有两种:一种是专门名词,如“斯大林的学生时代”一课里的“约瑟夫”“高加索”“毡帽”等;一种是比较艰深的词,如“脏手受屈”一课中的“委屈”。这些词在启发谈话之后教懂学生,可使学生减少初步了解课文的障碍。为了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我们教学这些词是联系课文进行的。如王世镇老师教“约瑟夫”“高加索”,就联系课文告诉学生:“约瑟夫是斯大林的名字”,“斯大林小时候就是在高加索  相似文献   

8.
薛从军 《学语文》2004,(3):43-43
同音词,指词义毫无联系而语音完全相同的一组词。它有两种类型:一是同形同音词,即书写形式相同的同音词,如“大家”,一作“著名的专家”之意,一是人称代词,且二者词义毫无联系;二是异形同音词,即书写形式不同的同音词,如“富庶、复述、复数、负数”等。同音词必须声、韵、  相似文献   

9.
孙志辉 《湖南教育》2001,(16):54-54
找重点。文章的重点是学生想象的源头。如《火烧云》一课的重点是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教师以此为关键,教学生想象。学生把天空幻想成童话般的世界:八仙过海、葫芦娃吐火……,并用“柠檬黄”、“咖啡色”等词形象地描述了火烧云的颜色。  相似文献   

10.
联系上下法。一篇课是许许多多的词通过一定的方式堆砌而成的,词是课中的词,这个词一旦离开了课这个大集体,就会失去原味,显得单薄孤立。联系上下,可以使我们准确地理解这个词。如:“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咳嗽一声或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句中“纹丝不动”是指由于我军隐蔽地点与敌人相距太近,而且敌人在高处我军在低处,容易被发现;再联系这次行动对本次战斗和整个战役的作用,就决定了对我军隐蔽行动的要求非常高,必须做到一点儿也不能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11.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界定语文课程性质时强调:“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里,在认同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同时,强调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人文”一词在中国最早见于《易垒酚:“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天下。”“人文”即“文化、  相似文献   

12.
在此教倒中,教师并没有满足于词典上对“雪中送炭”一词的解释,而是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在具体的语境中领悟“雪中送炭”。这样,把词语训练和阅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时有了具体的情感、体验,他们在涵咏中养成语感。由此发展起来的语言能力具有整体  相似文献   

13.
说“时、分、秒”等时间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时;分钟;秒钟”等是表示具体时间的时间词,它们在用法上有很大的共性,但通过对它们的用法情况的描述与比较,可以知道:1.“时,点、分、秒”不是“小时、分钟、秒钟”的简称。2.“分钟、秒钟”是量词,“小时”是准量词。  相似文献   

14.
“所”和“以”结合,构成“所以”这样一个粘连较紧的名词性短语,表示产生某种行为的原因或行为赖以实现的手段和对象。后来成为文言文中经常运用的一个词。它的具体意义和用法要看“以”表示什么意思,如果“以”当“因”讲,“所以”就表示“……的缘故”或“……的原因”;如果“以”当“用”讲,“所以”就表示“用来……”、“用……的方法”;如果“以”当“依靠”、“凭借”讲,“所以”就表示“用来……的人”、“……的凭借”、“……的根据”等等,在文言文中应视具体语言环境灵活译出。此外,“所以”用作连词,同“是以”、“…  相似文献   

15.
多音字在汉字中数量较多,要掌握多音字的正确读音,通常是联系具体的词语作辨析,即“据词定音”。如:“大人”、“大家”中的“大”应读dà;“大夫”、“大王”中的“大”应读dài。对于特殊多音字,不仅要联系具体词语,还要联系具体语言环境作辨析。一、读音、意义皆不同的多音字例1:“便宜”中的“便”有两个读者:biànpián。就这个词来说,无论读哪个音都是正确的,但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不同的读音有不同的意思。如:“我把钱交给你,看哪种货价钱便(pián)宜,你可以便(biàn)宜行事,不必顾虑什么。”前…  相似文献   

16.
《贾老师“教作文”》是河南省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内容之一,贾老师教作文的高明之处主要体现在“鼓勇气”、“教方法”、“举实例”、“重读说”、“改词误”等几个方面,下面仅就“鼓勇气”、“教方法”和“改词误”三个关键方面具体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7.
指导学生造句方法种种○阮小平(福建省永定县湖雷中心小学)一、扩词法。先指导学生组词扩词,然后用短语造句。如用“慈祥”组扩为“慈祥的面庞”,再用这个短语造句就比较方便了。二、词意法。先让学生用词语的意思造句,然后再把词语“代换”进去。例如:非……不可…...  相似文献   

18.
幼儿时期词汇数量增长十分迅速,但由于幼儿主要是通过模仿成人来学习的,因而常常出现囫囵吞枣的现象。我在词义教学中注意了以下几点。一、注意借助实物。根据幼儿感知觉发展的特点,让幼儿在感知具体实物的基础上,学习一些与之相联系的词语。如观察玻璃时,我结合玻璃的特点,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理解“透明”、“亮晶晶”、“光滑”等词的意义。又如,我带幼儿到户外看刚升起的太阳,结合太阳刚升起时天空中的景象,教幼儿学习“红彤彤”、“朝霞”等词,幼儿很快就能理解这  相似文献   

19.
我们的孩子开始学说话了,虽然他只会说一声“爸”或一声“妈”,我们却觉得这声音比世界上最美的音乐还好听。于是,我们就不厌其烦地教孩子说话了。开始我们只知教孩子说重叠的音,如“桌桌”、“椅椅”、“球球”,却没有及时教“桌子”、“椅子”、“皮球”等词,结果孩子老是“姨姨”、“果果”,而不会说“阿姨”、“苹果”。我们发现这一问题后,就逐步教孩子说多音词和短句,孩子也很快地学会了。有一次,偶然听到孩子在自言自语地说:“追呀,追呀,大象累得满头大汗……”我朝他一看,原来孩子在看图书。  相似文献   

20.
动态的画面孩子都喜欢看。它能更具体、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在这一方面,教学中较为广泛运用的有放像机(VCD)、电脑课件等。放像机(VCD)的运用较早,它主要是通过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动态画面来帮助学生理解词、句、段。如教学《北京》一课,可放些介绍北京的带子,让学生对祖国首都有更全面的了解。又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由于对遥远的西沙群岛接触少、了解浅,所以学生很难深入体会课文内容。教师可以适当以录像辅助教学,使学生体会其“富饶”。再如,教学《黄山奇石》一课我运用了录像,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课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