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4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特尔菲法、运动生物力学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力量训练方法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8步助跑跳远、4步助跑5级单足跳、4步助跑5级跨步跳、起跳腿跳深摸高、起跳腿跳深跳远等5项练习被公认为发展跳远起跳力量的方法;8步助跑跳远、4步助跑单足跳、4步助跑5级跨步跳是与跳远专项非常接近的专项力量训练方法;跳深跳远练习可以促进运动员提高积极着板起跳技术。  相似文献   

2.
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 ,是影响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在当今世界跳远助跑速度越来越快且助跑速度日趋接近的今天 ,踏跳技术的差异已成为决定成绩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 ,跳远成绩不仅取决于助跑速度 ,而且在较大程度上受到踏跳技术和踏跳能力的制约。  相似文献   

3.
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是影响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在当今世界跳远助跑速度越来越快且助跑速度日趋接近的今天,踏跳技术的差异已成为决定成绩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跳远成绩不仅取决于助跑速度,而且在较大程度上受到踏跳技术和踏跳能力的制约。  相似文献   

4.
完整的跳远技术由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技术环节连续组合而成。其中助跑是跳远技术的基础,起跳是关键,跑跳结合是跳远技术的核心。在这四个环节中,无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跳远起跳效果的发挥,对跳远成绩产生不利影响。1.助跑速度跳远的助跑不仅是为了获得理想的水平速度,而且还必须为踏跳做好充分的准备,使助跑与踏跳紧密结合,做到在起跳时既  相似文献   

5.
重视在跳远起跳中发挥垂直速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跳远运动正朝着尽可能快的助跑速度与踏跳合理的结合方向发展,快速助跑与踏跳合理结合,其含意为所参与踏跳的诸因素的搭配要更为合理化。影响跳远成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助跑速度、步频与步幅的节奏、腾起初速度及腾起角等。助跑与踏跳的合理结合是取得理想成绩的关键技术。然而跳远的踏跳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踏跳效果的好与坏,不是由一个因素所能决定的,而是多因素的集合。因  相似文献   

6.
对助跑跳远的研究,中外专家已做了大量工作,但都着重于运动学分析和踏跳的动力学研究。最后三步助跑与踏跳的结合是助跑跳跃的关键技术,我们还没有查阅到中外文献对这关键技术进行过动力学研究。本文着重探索助跑跳远最后三步与  相似文献   

7.
速度在跳远助跑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繁荣  张樯 《辽宁体育科技》2004,26(1):43-43,45
跳远技术包括四个环节,助跑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助跑技术中最后几步步长、速度节奏和动作结构的变化,关系到最终跳远的成绩。踏跳时水平速度损失率小,踏跳的组合形式,跑与跳技术结合的合理,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运动学测试法、动力学测试法等研究方法,对加助跑不同高度的跳深跳远的踏跳与三级跳远的跨步跳踏跳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加助跑跳深跳远的高度在0.42 m时,垂直支撑反作用力最大;水平反作用力与跨步跳踏跳的反作用力最接近。采用这一高度发展三级跳远运动员跨步跳着地腿的退让性工作能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对青少年跳远运动员助跑训练进行探讨,提出跳远的主要技术是助跑与起跳相结合,这是决定跳得远的关键。因此,青少年跳远运动员的训练应把助跑技术放在训练的首要位置上,严格要求,打基础,为提高起跳效果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0.
正跳远的四个技术环节:助跑,踏跳,腾空和落地。四个技术环节中的助跑,踏跳,落地三大技术在跳远中的作用和练习方式大致相同,腾空步技术在跳远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技术之一。挺身式跳远——踏跳腾空后做一个展体挺髋收腹动作,对身体各部位的控制,对力量,速度,柔韧,协调,爆发等各方面的素质要求比较高。现把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法、激光测速法、影像拍摄与运动学解析和对比分析法对杨泉不同训练和比赛阶段持竿助跑的速度特征进行监测,分析助跑速度特点,研究有利于发挥杨泉个人最好技术水平的助跑速度模式。研究发现突出的持竿助跑速度能力是杨泉个人运动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也是未来创造更高水平运动成绩的保证。要稳定、有效地发挥杨泉的助跑速度特长,相应地要提高其他环节的技术水平,提高与助跑速度相匹配的专项起跳能力,提高完成空中动作的水平和熟练程度。  相似文献   

12.
我国跳台滑雪项目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对该项目的规律认识与经验积累,将有力地促进我国跳台滑雪项目进入良性发展阶段.以自主研制运动图像人体模型解析技术为研究方法,以现役我国优秀女子跳台滑雪运动员刘奇、李雪尧的比赛助滑速度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与日本优秀女子选手伊藤对比,通过初步分析跳台滑雪项目助滑速度特征,发现我国选手助滑速度优势在于助滑前程,而助滑后程的速度下降幅度较大.建议我国选手保持优势,重视与弥补弱势,加强变负荷区适应与控制能力,减小助滑后程速度下降幅度,有助于提高助滑质量.初步分析跳台滑雪项目助滑速度特征,进一步认识该项目助滑技战术规律与特点,为相关技战术理论研究、训练与比赛实践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支持高助跑速度利用率与支持低助跑速度利用率双方论据的整理与分析,发现目前我国不管是要求跳远运动员维持高助跑速度利用率的论点,还是强调降低助跑速度利用率的论点,都不能准确地描述助跑速度利用率与跳远成绩的本质关系.结合双方争论的观点与论据提出跳远助跑速度利用率—成绩曲线的模型,用于解释及反映助跑速度利用率与跳远成绩间的本质关系.  相似文献   

14.
跳远助跑的快慢较大程度取决于速度利用率的大小。本结合实践经验和对有关资料的分析,从助跑技术、快速起跳能力及助跑节奏稳定性等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速度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通过多年对青少年运动员跳远教学与训练的经验和体会,总结出跳远技术中助跑与起跳的衔接——助跑最后一步的技术特征及其重要性,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在跳远教学中对这一技术的训练手段和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高速摄影法对我国4名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的最后4步助跑技术进行三维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偏低,助跑角度合理,助跑曲线符合跳高技术要求,2名研究对象内倾角在合理范围之内,顾碧威倒数第4、3步内倾角偏大,沈勤莉最后1步内倾角偏大。  相似文献   

17.
助跑是跳远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跳远运动技术的发挥和运动成绩的提高。月前,改进助跑技术的探讨多是从技术结构的本身进行的,而从心理方面进行研究的尚不多见。为此,本文以心理训练为出发点,将念动练习运用于跳远助跑的教学中,进行实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念动练习能使学生在跳远过程中的助跑速度、助跑成功率以及跳远成绩有明显的提高,是改善助跑技术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鲍威尔、刘易斯等优秀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10米分段速度的变化,指出最后5米助跑速度比第一段5米助跑速度快,它与快速起跳结合的技术,是当今跳远训练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在学好原地过杆技术和助跑起跳技术后,再学习助跑起跳与过杆相结合技术时,往往结合不好,助跑过杆技术不能达到原地过杆技术那样的效果。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平台、斜台和杆上挺髋练习,对助跑过杆术的掌握,起着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原地上步起跳、连续上步起跳和连续3步助跑起跳练习,短程助跑和中程助跑起跳成腾空步练习,与完整跳远进行运动学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原地上步、3~5步助跑起跳练习因完成难度较低,可以作为学习掌握跳远起跳技术的手段,在学习的泛化、分化等初学阶段运用;但是表现出练习强度较低,所以对于有一定水平的运动员提高专项素质、改善技术等方面意义不大;短、中程助跑起跳成腾空步练习的运动学特征和专项强度与专项较为接近;上述各练习手段在起跳过程中表现出的技术运动学参数与上板速度这一外在控制因素并不存在必然的规律;连续上步起跳与完整跳远技术动作差异较大,且可能产生“负迁移”的因素多于产生“正迁移”的因素,在教学训练中应慎重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