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教师的有效教学应指向学生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又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已于新世纪第一年正式颁布.它标志着我国数学教育已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数学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教师的有效教学应指向学生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又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之上.在有效教学与有意义学习的对立统一基础上,通过师生共建合作与对话互动的课堂教学大平台,让教师的有效教学与学生的有意义学习活动能真正落…  相似文献   

3.
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特别强调教师的有效教学应指向学生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又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此背景下,应该如何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怎样的一堂课才是好课?结合我校数学科组评优课的听课情况和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笔者认为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樊艳娇 《教师》2013,(20):47-47
在数学教学课堂上,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营造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自由发现与探索,从而让学生做数学课堂上的发现者与创造者。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必须面向全部学生,将数学教学的价值充分实现,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收获。  相似文献   

5.
<正>数学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教师的有效教学应指向学生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又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此背景下,数学教学应该通过新型的教学设计来实现学生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相似文献   

6.
倪圣娟 《考试周刊》2009,(16):72-72
〈正〉新课程的实施对每一位教师都是一个新的挑战,特别是对数学一线的教师,更需要转变数学观念,探索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如何根据学科特点把新理念落实到教学当中呢?结合数学学科教学,我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使数学生活化数学教学不能光凭课本,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些都是强调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因此,我们应为学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新课程更突出数学学习的基础性、普及性、实用性和发展性,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人人学到有价值的数学".因此,高效课堂建设是实现新课程标准的最有效手段.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虚心借鉴他人经验,精心设计、扎实组织、细心探究,有效地改变了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8.
吴伟 《考试周刊》2011,(71):77-77
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新课程改革中最为活跃的一块园地。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当务之急要在教学中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动手实践。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提供给学生充分的动手实践的空间,真正地体现"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9.
陈秀琼 《湖南教育》2004,(16):16-17
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课程目标。它特别强调教师的有效教学应指向学生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应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将教师的有效教学与学生有意义的学习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0.
自从进入课程改革阶段以来,大家对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教与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创新.数学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教师的有效教学应指向学生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1.
漆国兰 《贵州教育》2011,(21):40+43-40,43
《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着重关注了每一位学生,不是以培养少数精英为目的,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充分地发展。"但是在当前的教学中,教师的观  相似文献   

12.
数学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教师的有效教学应指向学生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又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此背景下,教学应该通过设计现实主题或问题以支撑学生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相似文献   

13.
唐凡 《考试周刊》2010,(54):101-101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在传统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15.
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历史重任,教师面临更大的考验与挑战,需要教师自身不断努力、成长与发展。在探索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6.
吕燕兵 《基础教育研究》2011,(18):42+44-42,44
新课程数学教学倡导的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活动,绝不能依赖教师的权威去强迫学生学习数学,我们需要做的是让学生亲近数学、喜欢数学,积极主动地探究数学。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进行教学,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需要教师提供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究空间,提升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由此可见,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已然成为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理念,成为数学教师的重要目标。那么,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改变曾经教师完全掌控的传统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性学习呢?我结合这几...  相似文献   

18.
黄丽 《阅读与鉴赏》2011,(11):57-58
新课程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教学中应用得最多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教师,抓住契机,恰当合理地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9.
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教师通过积极有效的主导,创建真实的问题情景和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去自主学习,不断探索、创新;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建立起有效教学与有意义学习的良好教学模式,从而达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吕金远 《辅导员》2010,(10):60-60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面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时,教师一方面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励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让学生在探索中经历"再创造";让学生在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