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211高校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的使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分析了211高校图书馆自动化的发展现状,指出在211高校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使用情况中所表现的特点:明显的区域性、国内外系统各占一定比例、汇文系统用户最多,并分析了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通过网络对"985工程"及"211工程"高校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系统进行调查,可以总结出:以汇文为代表的新一代国内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在不断完善,在"985工程"与"211工程"高校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中占有龙头的位置;ILAS系统市场占有率略有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MELINETS系统的市场占有率基本持平。"211工程"高校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系统的转型、升级换代还是比较明显。而经费充足、实力雄厚的高校图书馆则喜欢使用国外自动化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3.
以11所“985”高校图书馆为样本,通过非介入式调查(包括图书馆实地考察、网站调研、图书馆发现系统调查)对各个图书馆资源整合的现状和问题进行调研,并采取访谈法获取这些高校图书馆领导层对资源整合的策略、态度和看法。对“985”高校图书馆资源整合的系统梳理对我国其他高校图书馆资源整合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卡通” —— 图书馆自动化的新领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结合卡的类别与特性,介绍了与图书馆有关的“一卡通”的基本概念与系统目标,着重阐述了银行—图书馆“一卡通”、校园“一卡通”、馆内“一卡通”、全城外借“一卡通”等图书馆常见应用系统及其管理模式的特点、类别与存在问题。指出“一卡通”是图书馆自动化的新领域,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但图书馆实现“一卡通”系统目标的关键是根据各方面的情况正确选择“一卡通”方案,有效集成“卡”的相关应用系统,而不应只注重选择“卡”。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构建适合大学生阅读的热门TOP图书推荐模型,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通过整理、分析和挖掘国内89所高校图书馆的OPAC图书检索的数据信息,运用“全评价”理论体系,将层次分析法与决策树模型相结合,对高校学生的阅读倾向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结论]经过预测与评价分析,证明该模型合理、准确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纲  李阳 《图书情报工作》2016,60(14):121-127
[目的/意义]探究面向决策的“城市病”诊治情报服务模式有利于对“城市病”问题进行综合把脉,帮助城市管理者迅速找准病因、症结,从而提升社会治理效率。[方法/过程]在总结“城市病”诊治相关理论与实践现状的基础上,从宏观环境(信息环境)、中观资源(大数据战略)与用户需求(决策需求)3个层面归纳“城市病”诊治情报服务的推动力,探讨“城市病”诊治情报服务体系的组织架构以及运行机制,指出“城市病”诊治情报服务应是环环相扣、动态演进、递进循环的工程化流程。[结果/结论]情报服务的介入可以促使“城市病”诊治过程更为精细化、系统化与协同化,为政府城市管理与决策提供极为有益的信息决策参考。按照工程化情报服务思维,“城市病”诊治思路将从被动的“应对”向主动的“服务”转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在“互联网+”环境以及建立和完善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政策的背景下,调研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公益讲座的现状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以期提高其适应新环境、利用新技术服务于广大公众的水平。[方法/过程]利用文献调研法、网络调研法、问卷调查法、电话访谈法等方法对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公益讲座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基于调研数据分析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就“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开展省级公共图书馆公益讲座提出相应的建议。[结果/结论]省级公共图书馆公益讲座可利用“互联网+”的理论与技术,从以下方面予以完善:施行讲座数字化管理、强化讲座互动式宣传、创新讲座特色化选题、推动讲座开放式共享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 建设多馆联盟的中国科学院全院图书馆统一自动化系统,有效解决中国科学院内图书馆资源服务离散、独立法人下图书馆经费和资源独立管理、数据和系统重复建设的问题。[方法/过程] 提出构建多馆联盟模式下的总分馆“云服务”的管理模式,并选用相对成熟、稳定的Aleph500系统对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图书馆印本资源、全院统筹订购的电子资源进行有效集成和揭示。[结果/结论] 建成了“全院图书馆统一自动化系统共享服务网络”,形成了中国科学院全院工作和服务联盟,有效支撑了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图书馆的基础业务和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 移动图书馆服务平台的改进需求识别对于进一步完善移动图书馆服务,提高用户满意度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依托扎根理论,利用Nvivo软件对移动图书馆用户开放性调查所获取的文本数据进行分析,通过编码表达其数量特征和内容特征。[结果/结论] 移动图书馆服务平台的改进需求涉及“功能改进需求”“技术改进需求”和“用户关怀改进需求”3个主范畴,其中“功能改进需求”参考点最多。从子范畴来看,“功能丰富性”“功能适用性”“用户体验提升”最为受到用户的关注。利用10个树状节点、36个自由节点构成移动图书馆服务平台改进需求的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支持本科生科研是高校图书馆使命之一,是符合学校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借鉴国外典型案例,立足国内实际情况,为我国高校图书馆本科生科研服务提供有益建议。[方法/过程]通过案例研究,分析了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图书馆本科生科研服务背景、服务内容、服务平台与保障机制,并总结了其服务特征。通过问卷调查描述了国内“双一流”高校图书馆本科生科研服务定位、内容设计、人员保障等基本情况。[结果/结论]提出我国高校图书馆需要重视本科生科研服务、掌握本科生科研服务需求特征、开展特色科研服务项目,建立长效服务保障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群  王琼 《图书情报工作》2020,64(13):41-50
[目的/意义] 随着"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和实施办法的出台,各高校先后发布建设方案,高校图书馆作为支持大学教学、科研和学习的主力机构,其功能和定位对"双一流"建设起到重要的战略保障作用。[方法/过程] 运用文献分析法、网络调研法和科学计量软件,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双一流"建设研究和实践现状进行分析,基于国内42所一流大学建设方案中对图书馆提出的战略要求以及U.S.NEWS排名前十的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的使命规划,阐述高校图书馆对"双一流"建设的支撑作用,诠释我国高校图书馆"双一流"建设的总体目标,重新思考其功能与定位,明确在新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实现建设目标及任务的有效途径。[结果/结论] 高校图书馆需要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守正和创新,依托信息资源保障中心、学科知识支持中心、文化传承交流中心和互动共享学习中心,构建体现其核心竞争力的全媒介信息资源保障共享体系、全流程支持教学和科研的新型服务体系、全方位构建图书馆与外部关系的文化合作体系以及有机融合的个人研究和协作学习智慧创新体系,实现大学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彰显服务价值。  相似文献   

12.
顾洁 《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2):24-29
[目的/意义] 在大多数的高校图书馆都已经初步建立了新型在线服务体系的前提下,各大高校图书馆如何真正提升其在线服务能力仍然是个严峻的问题。针对高校图书馆新型在线服务体系及构建策略展开研究,阐释我国高校图书馆新型在线服务体系建设及服务道路未来的发展走向。[方法/过程] 围绕“如何利用技术层次的创新实现用户体验革新”这一关键点,以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原则为基础,整合高校图书馆新型在线服务体系的构建现实与相关理论,提炼出最终研究结论。[结果/结论] 着重提出针对高校图书馆现实状况构建新型在线服务体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参与机构科研信息管理是图书馆潜在的服务模式,梳理科研信息管理相关内涵与外延,分析图书馆参与科研信息管理的相关理论,旨在为图书馆参与机构科研信息管理提供借鉴。[方法/过程]利用文献调研法、比较分析法及典型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分析科研信息管理的意义、应用,分析图书馆参与科研信息管理的优势以及对图书馆的意义,解读图书馆在科研信息管理中的角色,以部分国外图书馆为例,介绍其参与所属机构科研信息管理的实践。[结果/结论]机构科研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需要高效整合分散分布于科研机构内外不同部门、不同系统的科研信息,是一项需要跨部门协同合作的系统工程,国内高校图书馆在参与机构科研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时,应利用自身的信息管理专长,向各利益相关方传递科研信息管理的本质及理念,构建基于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的多元化数据应用及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4.
D2R在图书馆书目数据关联服务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艳春 《图书情报工作》2014,58(14):132-138
针对书目数据关联化程度低的问题,从检索结果、FRBR化聚合、资源与服务的链接、与知识组织工具的关联等5方面对"211"高校图书馆书目数据服务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从技术、资源组织等方面具体阐述D2R在实现书目数据关联服务中的优势,并从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两方面进行应用分析,这不仅可实现书目数据和其他数据的融合,而且可以促进书目数据服务的功能嵌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通过提出"双一流"建设需求与图书馆服务对接的有效路径,为图书馆更好地支持"双一流"建设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国内部分高校"双一流"建设方案为切入点,汇总分析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具体建设目标、内容和方案,凝练高校"双一流"建设各类需求;再将各校建设方案中涉及图书馆的建设目标和要求进行分析;最后尝试将图书馆服务与各类建设需求进行对接。[结果/结论]将对接路径划分为支持保障与"优智"服务层面、关注跟踪层面、协助支持层面,并提出找准服务对接适合度及对接载体,保证服务对接持续性及信息交流畅通的对接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阐述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背景,并在分析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数据可靠以及自动化三大技术特征的基础上,根据美国图书馆界以及学术界的实践与研究成果,总结区块链技术对图书馆的变革性影响,从而提出我国图书馆应对区块链技术变革的对策。[方法/过程]利用文献调研法和比较分析法进行研究,一是从资源维度,分析区块链技术对图书馆新型元数据系统建立、数字资源确权以及资源共享等层面的影响;二是从服务维度,分析区块链技术对图书馆传统借还书服务、科研服务以及服务绩效评价等层面的影响。[结果/结论]我国图书馆界在图书馆区块链技术应用标准制定等层面远落后于国外,但是基于我国目前互联网企业的技术能力以及区块链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图书馆界具备了应用区块链技术的后发优势。因此,我国图书馆界应该加强与互联网企业、区块链技术公司以及相关产业上下游的联系,积极应用区块链技术,开展相关的软件应用以及实践活动,不断改善自身的服务内容与质量,积极拥抱区块链技术变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 新型冠状病毒的出现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重大影响,也考验着高校图书馆的应急服务能力。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探讨非常态化情境下的图书馆新型服务能力,以期为高校图书馆今后提升应急服务能力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通过网络调研法、在线访谈法与实例分析法,梳理武汉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在疫情期间开展应急服务的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探索相应的解决策略。[结果/结论] 高校图书馆应急服务能力面临着对于电子教参建设的关注度不高、体现图情优势的专业性特色不多、线上培训和咨询反馈的渠道有限、馆员能力和资源远程访问系统不足等问题。提高应急服务与管理的认识和规划、提升数字资源远程获取能力、提供全方位的分层服务保障、搭建基于用户需求的咨询平台、加强馆员的新型服务能力建设,将成为改善高校图书馆应急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袁青  施亮  陈梦 《图书情报工作》2019,63(1):118-124
[目的/意义]我国入围"双一流"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高校都出台了相应的整体建设方案,与此同时,其各自图书馆也在思考如何通过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来促进一流高校图书馆建设,以推动学校学科创新发展。[方法/过程]基于业内发展状况,以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为例,从制度、人才、资源建设、学科服务、空间设计和技术支撑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索。[结果/结论]通过论述高校图书馆在当前背景下提升服务能力的方法与要点,对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分析和思考,以期为国内高校图书馆服务的理论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