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知道,由于种种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照顾这种差异,人们已经进行了许多探索。例如,采用分层设计练习题的方法,即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水平,设计几个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如:设计基础题、提高题、综合题,或分成 A、 B、 C、 D四个层次等等。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这样做当然有利于因材施教,但教师的工作量明显增加。实际上, 即使每一个教师对每一节课都进行分层设计练习题,也很难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其原因是由于教学中所用…  相似文献   

2.
所谓分层练习,就是在同一个班级里,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练习题,组织学生练习。练习题之间既要分出层次和阶梯,同时层次和阶梯之间又应当有紧密的联系,难度较大的练习题(简称为A题)是最终要达到的目标,难度较小的练习题(简称为B题)是初步目标。这种分层练习的方法体现了以下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3.
一、练习的设计要有针对性 练习课课常设计针对性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和练习题的选择上。首先,要选择有典型意义的题目,以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其次,要注意练习的难度和题量,要做到难度适当,题量适中。练习课教学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习题的难度不能不切合实际地提高或过于简单的重复。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学生掌握知识和具备能力的实际情况设计练习题。  相似文献   

4.
尝试教学法的基本内容是:它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学课本,互相讨论,初步解决问题,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尝试练习中的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尝试教学法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先练后讲”是其基本精神。其教学程序分成七个步骤进行,即:第一步:准备练习根据教学内容的联系性,教师出示练习题,练习题采用“以旧引新”法,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起复习旧课、导入新课、铺路架桥的过渡作用。第二步:出示尝试题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尝试题可模仿课本中的“思考练习”来进行设计,可以填空、改错、选择、问…  相似文献   

5.
针对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仉丽敏1.精心设计练习题。练习应按照教学内容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一般分三个层次安排:①巩固阶段;②深化提高阶段;③发展阶段。题目可分基础题、综合练习题、创造性练习题等。这里重要的是要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分层次设计数学课堂练习灵武县教研室徐长春初中代数知识是一个内在联系十分紧密的整体系统.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过程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设计练习题应注意分层次体现循序渐进.练习题的设计一般可分为两个小系统.系统一:基础训练题→准备题;系统二:尝试...  相似文献   

7.
分层教学要注意的三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层教学是针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差异,在一定学习范围内运用因材施教理论实行区别教学、面向全体的一种形式。要使分层教学取得最佳效应,实际操作时必须注意三个问题:  一、分层不必泾渭分明公开化  按一定标准将教学对象分为诸如优秀、良好、一般、差等不同层次,是分层教学第一步。划分的结果以教师自己掌握、心中有数为好,忌直接公开。因为分层一般主要依据于考试成绩,这些成绩有时并不能客观地反映学生素质的高低、潜力的大小,据此分层,可能并不十分客观、恰当。直接公开,会使绝大多数未被列入“优秀”或未能进入理想层次的…  相似文献   

8.
课内外练习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重复接触或重复反应 ;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 ,也是师生交流信息的一个窗口。要使学生牢固掌握某种知识或技能 ,必须重视课内外练习的设计。如果用划一的练习题去要求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 ,要么使学生吃不饱 ,要么使学生吃不了。为了改变这一状况 ,我们在设计练习时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 ,精心设计课内外练习。一、课内练习分层设计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 ,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差异 ,在设计学生的课堂练习时 ,应做到内容上分层次 ,要求上有差异。在教学中 ,我一般将课堂练习分为三…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客观看待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制定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过程的多维度、多元化,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自身的学习能力做出准确定位,在不打击其学习自信心的前提下,帮助其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跳一跳,够得着”是教学目标分层的标准之一,即学生可以通过努力逐步取得进步。具体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可考虑将教学目标分为以下三个层次:A层: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培养优等生的综合技能,  相似文献   

10.
根据学生的个性、英语水平和学习能力,改变一刀切的英语教学模式,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A层一英语程度较高,B层一英语程度中等,C层—英语程度较低,教师分层施教,通过全班上课、分组教学和个别辅导等形式,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预习、课堂教学、课堂提问、练习、作业、考试、课外活动等各个方面施行班内隐性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环境中获得最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课堂练习题的设计和处理,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数学教师的一项基本功。课堂练习题的设计相处理,应具有目的性、层次性和灵活性,目的性,就是能体现课堂教学应达到的教学目标,特别是重点学习内容,学生能得到进一步巩固,使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层次性,就是能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和适应思维层次不同的学生,灵活性,就是依据课堂教学内容的不同层次,及时处理相应的练习题,及时发现和善于处理学生练习时出现的错误,以便为后继层次的教学扫清障碍。这里切忌把所有练习,统统放在课堂的最后阶段处理。  相似文献   

12.
课堂练习题的设计和处理 ,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数学教师的一项基本功。课堂练习题的设计和处理 ,应具有目的性、层次性和灵活性。目的性 ,就是能体现课堂教学应达到的教学目标 ,特别是重点学习内容 ,学生能得到进一步巩固 ,使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层次性 ,就是能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和适应思维层次不同的学生 ;灵活性 ,就是依据课堂教学内容的不同层次 ,及时处理相应的练习题 ,及时发现和善于处理学生练习时出现的错误 ,以便为后继层次的教学扫清障碍。值得注意的是 ,切忌把所有练习 ,全部放在课堂的最后阶段处理。课…  相似文献   

13.
优化数学练习设计拾零施晓慧(万年县六零小学)练习是使学生达到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教学手段。练习设计得当,引导得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等精心设计练习题。一、讲究针对性把某些联系紧密,解...  相似文献   

14.
课堂练习是聋校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精心设计好课堂练习题,可以全面提高聋校数学教学的质量。练习题的设计要重视8条原则:①针对性原则;②层次性原则;③多样性原则;④思考性原则;⑤系统性原则;⑥反馈调节原则;⑦适量性原则;⑧因材施教原则。练习形式和方法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而定。教学课分新技、练习和复习三种主要课型。文章根据三种主要课型的各自特点,列举了设计各种练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分层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在分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情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每一个层次的学生群体都有着学习上的差距,教师实施分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将这三个层次学生的学习差距缩至最小,使所有层次学生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那么高中数学实施分层教学有何必要性呢?教师又该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实施分层教学法呢?本文将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16.
数学分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将所任教的学生,按学习能力状况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从而展开教学,来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教育工作者对教育对象的新认识,对传统平均主义教学内容的新运用和教学方法的新探索。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有的学生因跟不上统一步伐而疲于应付,有的学生在等待他人的学习进度而重复学习浪费时间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等问题。以下是在小学毕业班数学课中进行“分层复习教学”的具体策略:一、学生能力不固定分层按照学生的知识水平及学习能力,将全班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各层次的…  相似文献   

17.
教学背景及教学目标《玩数图(计算三角)》是上海市新教材试验课本第二册中的教学内容,它是一种以多边计算的形式展现的20以内加减法练习题。教材由易到难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所谓分层学案,是融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分层次的评价练习为一体的师生共用的课堂探究活动的载体,其核心就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教师占有大量资料的前提下,以学生为本,把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精心设计成问题的形式来分层进行导学、导练、导创、导结的优秀的多元化学案.  相似文献   

19.
罗阳佳 《上海教育》2014,(19):34-37
数学课上,随堂练习题刚做好,教师手持终端即刻反映每道题的错误率及错误类型,再一点击,系统自动根据学生对错情况派发分层练习:英语课上,学生为iPad里的虚拟小人指路,为自制动画片配音,人人获得操练口语的机会:语文课,学生在iPad上练习写生字,写错笔顺的问题不再是教学盲点:自然常识课,学生用iPad记录实验过程,将长周期探究日记编成电子书……  相似文献   

20.
张效法 《山东教育》2004,(35):26-27
历史问题的设计分为考试问题的设计与课堂练习题的设计两个方面,本文只涉及教师日常的课堂练习题的设计问题。历史问题的设计包含知识立意,能力立意,情感态度与价格观立意三个层次。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制约,目前中学历史课堂问题的设计一直纠缠于知识与能力立意之间。从初中历史的教学来看,不容忽视的是仍然存在着以知识立意为主的现状,这种现状使学生产生了一种片面的认知;学历史就是死记硬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