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组织结构与知识转化的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组织结构转型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知识的重要性凸现了从知识转化角度关注企业组织结构的必要性。分析了知识转化要素,研究了其对组织成长和组织结构变迁的影响,分析了组织结构与知识转化过程的关系以及不同类型组织的知识转化特点,进而,对企业组织转型成败的原因进行了重新解读,提出了知识转化要素特征与企业组织结构的匹配性正是影响企业组织结构转型成败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2.
对知识创新、知识整合的基本概念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组织内部知识创新与知识整合的关系;指明了组织知识创新过程中的知识特征突出表现为复杂性、分散性和粘滞性.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面向知识创新的组织内部知识整合具体动因主要有三点:知识整合是组织知识创新得以持续的根本保障;知识整合是组织知识创新过程实现协同的关键;知识整合是组织知识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组织知识转化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条件下,组织知识转化是企业组织提升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知识管理和组织学习领域最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借助仿生学的相关理论,在基于知识的原生性、遗传变异性、群合性、媒合性、环境依赖性的假设基础上,建立组织知识转化的知识发酵模型;其次,对组织中基于知识发酵模型的知识转化过程,从个人和组织两个维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提出了后续尚需研究的方向与内容。  相似文献   

4.
知识管理策略与知识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创造过程是揭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个体或组织中相互转化和作用从而产生新的知识的重要模型和理论。本文在分析、归纳了知识创造过程与知识管理策略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应于不同的知识创造过程所应采用的知识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5.
 知识分类的混沌现象,不能较好解释知识的动态转化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因此,根据知识拥有的主体不同,从异质动态多样性、层次性、结构性并反映知识价值差异性特征角度,对具有整合、交易价值属性的不同层次、不同形态的同质知识和异质知识,按照时间序列和空间结构关系,从静态到动态螺旋上升整合过程,提出了可用于规范经济学理论阐述的静态知识、静态点知识、个体动态点知识、个体结构知识、个体边际结构知识、组织结构知识、组织边际结构知识等知识域纳入到经济学原理框架下分析、评价和计量,并揭示了知识租金在相对溢出和绝对溢出效应影响下,知识经济战略选择是专业化技术跳跃的创新产品知识速度经济→持续改进与学习的知识固本规模经济→研发专业化更新产品的速度经济交替循环战略发展组合过程,是知识经济规模总量与速度经济净增加量交替转换竞争战略关系.  相似文献   

6.
企业隐性知识管理国内外研究述评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冷晓彦 《情报科学》2006,24(6):944-948
隐性知识是创造新知识的重要源泉,从企业隐性知识的内涵与特征、测量与获取、对国内外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的研究进行述评,能作为一个组织获取竞争优势、持续发展的资源。转化模型、转化障碍、转化方法、转化环境等方面分析了目前隐性知识管理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技术创新网络中的知识-信息-知识作用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篇论文首先推广了信息概念,在此基础上建立知识与知识时空的概念,将跨组织学习的动力问题理解为信息场上某一特定知识时空与信息的相互作用,利用能量的观点来研究技术创新网络跨组织学习的绩效,将其定义为知识时空能量的产生与转移,并分析了在此过程中模糊知识与明晰知识的转化过程;严格证明了对于给定知识来说,技术创新网络中两者之间的跨组织学习比通过第三者更为有效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知识转化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企业的知识存量决定了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知识管理的核心是不断将个人知识转化为不依赖于具体个人的组织知识。本文首先分析了知识转化的一般过程,进一步研究了知识转化中粘滞知识的成因,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实现知识转化的机理并构建了一种知识转化的模型。  相似文献   

9.
知识型员工隐性知识转化一直是学术界和应用领域重点研究的课题。本文从个体因素分析出发,分析了隐性知识转化过程中知识型员工的个体因素特征,建立了知识型员工隐性知识转化的激励模式,以促进组织实现知识型员工隐性知识转化和共享。  相似文献   

10.
卫武  刘芳芳  张鹏程 《科学学研究》2009,27(10):1528-1534
 通过访谈、项目收集、预调查等方法设计出企业的组织知识转化结构问卷,并在我国6个城市选取了162家企业中的总(副)经理、部门经理和普通员工等各个组织层次的486员工进行问卷调查,接着采用探索性因素、验证性因素、信效度以及单因素分析对组织知识转化的结构维度进行了探讨。其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的组织知识转化是由个人层次转化、团队层次转化、组织层次转化、个人与团队间转化、个人与组织间转化、团队与组织间转化等6个维度构成;(2)组织知识转化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3)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在各主体层次上的知识转化过程差异并不明显,但是在跨主体层次间的知识转化过程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知识网络结构及其对知知识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龙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19(2):86-91,99
组织中知识的基本载体互相联结,形成组织的内部知识网络;与组织外部的知识载体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形成组织的外部知识网络.组织内外部知识网络的结构影响组织绩效.从知识网络结构的一个方面,即网络闭合性角度展开研究,提出了知识管理的三个原则和三个方法,前者包括提高内部网络的闭合性、降低外部网络的闭合性以及平衡两者关系,后者包括知识载体网络化、知识网络模块化和外部知识获取行为制度化.  相似文献   

12.
企业组织如何通过重新部署资源获取新的能力,如何对组织能力进行整合以满足动态变化环境提出的新需求从而最终取得竞争优势.是当前组织竞争优势理论所要探讨的首要问题之一,而组织知识恰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通过对以往知识管理研究的梳理,确定了企业组织知识的六个特征;同时从哲学视角和信息视角探究组织知识的演变过程,为企业组织的知识创造过程及其管理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知识链组织之间通过知识传递和共享,促进知识创造,实现知识链价值增值。知识链组织之间的知识共享易遭受各种风险,风险的来源包括知识链外部环境、知识本身属性、组织特性、组织间合作特性等。通过识别并对这些风险进行分类,提出基于全面风险管理原理的知识链组织之间知识共享的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基于知识的组织记忆框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莉  田也壮  齐中英 《情报科学》2005,23(9):1297-1301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组织最重要的资源,知识的有效管理在未来业务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组织所拥有的知识资产的总和可以被看作是其组织记忆。本文研究了组织记忆与知识管理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分析了组织记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和先决条件,知识管理可以推动组织记忆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从管理与知识有关的事务、管理与人有关的事务和管理与组织有关的事务三方面来提升组织记忆。  相似文献   

15.
知识网络中的知识合作原理及其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网络的本质是组织间基于知识资源的一种合作关系.一方面,与组织知识网络合作有关的知识特性反映在组织知识分工与积累原理、知识市场路径依赖原理、组织能力过剩原理以及知识嵌入性原理之中.对于这些原理的认识有利于提高我们对组织间知识网络规律性的认识.另一方面,互信是知识网络中组织间合作伙伴关系良性运行的基础与前提;互惠互利既是合作的目的,也是合作的驱动力;互动则是合作成功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6.
组织中的隐性知识的共享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从组织中知识的流动过程出发分析隐性知识的共享,观察隐性知识在个人层次和组织层面的共享过程,并据此提出隐性知识共享的条件、障碍、方法、工具和保障措施,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赵文平  吴敏  徐国华 《情报科学》2004,22(11):1331-1333
知识创新是组织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和组织自身发展的需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组织知识创新的环境诱因和内部动力;然后研究了组织知识创新的过程;最后,对组织知识创新中存在的干扰及采取的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由知识员工组成的创新知识团队机制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知识团队是适应知识经济动态创新要求的组织结构,它有助于充分发挥组织内部智力资本的价值。从引入知识团队的概念入手,阐述了知识工作者、知识链与知识团队之间的关系。在建立知识团队组织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知识团队三层结构,并总结了知识团队具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组织内部知识市场交易博弈模型及其实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配置知识资源,市场机制还是最有效的方式.知识资源在组织内部员工之间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博弈模型的分析表明掌握知识的组织员工只有在对价交换的条件下才会愿意长期地供应知识.组织是内部知识交易的最大受益者,组织应该作为第三方对知识供应者进行支付,而最有效的支付方式是在组织内部设立知识经纪人,并由其运作相关支付事宜.  相似文献   

20.
面对日益变化的环境,组织只有提高创造力才能获得持续的竞争力;作为组织创造力的基础,个体创造力受知识隐藏的影响。根据知识联结理论,个体创造力产生于知识的联结与互动,知识的联结与互动又存在于信任的人际关系中。社会交换理论解释了知识隐藏通过产生不信任环,使个体缺少了组织知识资源的网络联结,从而个体的联结知识形成受阻,进而导致创造力下降。这种知识隐藏的“回飞棒效应”降低了个体的创造力,最终影响组织整体的创造力。管理者应在工作氛围、组织文化、管理模式以及技术平台等方面加强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组织知识隐藏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