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方帆 《海外英语》2013,(1):49-52
英语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传播与发展,以及通过人们在不同地区的使用与交流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变体。在今天的中国,英语的教学显得愈发重要,而以语音教学的标准与模式为目的的研究,也成为当今英语教学中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此研究调查分析了中国南方一所大学英语语言中心的教师与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英语变体范例的认识,并以问卷调查和语言范例的形式,深入认识教师与学生对各种英语变体的偏好,以及学生期望掌握的英语语音水平,最后在世界英语理论框架下为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一个更为合适的英语语音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世界英语变体的发展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英语教学应顺应语言发展的趋势,改变以英国/美国英语为唯一标准的理念,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世界英语变体意识,在教学中融入全球文化与本土文化内容,在测试中关注学习者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以此打开世界英语变体融入英语课堂教学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英语的全球化与本土化构成了当今复杂的世界英语语境,形成了各具文化特色的多种英语变体,中国英语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文章以世界英语理论和研究方法为基础,考察英语在中国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功能、语言形态以及认同度,探究中国英语由使用型变体到制度化变体的可转换性,在充分说明中国英语在世界英语语境下所具备的交际功能、文化功能和认同功能的立论基础上,论证了中国英语的本体论地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世界英语变体来看中国英语变体的地位并说明在中国的英语教学课堂上,输入只带有英、美文化的英语是有问题的,以此为基础,指出世界英语对我国英语教学在教材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中国英语的概念和内容与以前有巨大的差别.英语作位世界语言对各国都有巨大的影响.国内外有学者持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英语已经成为世界英语的一种变体.本研究从两种不同的衡量和判断标准来反驳这一观点和论断.中国英语还不能成为一种有自己特色和特点的变体,但是本文却认为只有建立自己的表、标准和规范,中国英语在将来才可能成为真正的变体.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英语教师即不用崇洋媚外,也不用妄自菲薄,中国英语教学才能有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在国际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英语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呈现出"多变体"、"多方言"的现象.在总结探求"国际标准英语"应用中遇到现实困难的基础上,提出世界英语在国际间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世界英语规范.世界英语的规范不是任何人或组织推行的结果,而是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英语使用者以"可理解、可接受"的原则,为自然交际中形成的.通过论述世界英语规范的特点和展望世界英语规范下的英语发展趋势,提出重视对世界英语规范的调查和研究,为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提供必要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7.
作为美国杨百翰大学语料库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世界网络英语语料库收录了来自二十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语料,并提供在线检索工具,为研究基于网络的现代英语变体用法提供了可能。本研究在简要介绍该语料库的基础上,从词汇、习语、语义搭配和句法特征四个角度通过实例凸显各英语变体的差别,体现英语用法的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8.
文章旨在运用语言学家卡克鲁的三大同轴圈理论及其研究范式分析世界英语的类别和特征,并基于其语言变体的标准化和本土化特征,探究世界英语的语言功能和作用,从而客观阐释世界英语对全球交流与合作产生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英语全球化和本土化的背景下,研究英语变体模式是有意义的。在评述英语变体理论模式的演化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英语变体的发展模式,探讨了中国英语连续体发展的不同阶段,指出中国英语变体的发展趋势是洋滨语→中式英语→中国英语→标准英语,并对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石化现象后的原因着手,论述了被石化了的英语背后其实是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抗争。同时针对中国国内教学法发展的停滞不前提出了走出中国自己的教学法的观点,进而呼吁把中国式英语转变成世界英语的变体,同时论述了建构世界英语中国变体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英语已经成为一门全球性的语言,随着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形成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各种新英语,即英语的区域性变体,英语变体的产生有其历史背景。语言学家Kachru提出了世界英语(world Englishes)的三个同心圈理论,认为多种区域性变体的存在具有合理性。研究英语区域性变体对于更好地对外交流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上各个不同国家和地区所说的英语带有明显地域性特色.世界英语呈现多中心的特征,各种英语变体不存在优劣之分,不存在绝对的标准英语.我们必须正视世界英语的现状,努力探寻新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模式,根本上提高我国英语教与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化语境下,英语的国际化不可避免的造成了英语在不同社会及文化中的本地化,世界各地的英语变体相继出现.世界英语变体的理论框架为中国英语能被看作世界英语变体之一提供了依据.英语在中国实现的功能进一步论证中国英语的出现是可以接受且必需的,中国英语有其产生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当今时代,英语已发展成为一门世界性语言,“英语族”这一概念的出现反映了现代英语的变化。英语的发展变化已形成许多带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变体。文章首先探讨英语的全球化传播,接着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论述英语变体的形成和发展,最后阐述英语变体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国别英语变体,中国英语的研究最早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30多年来,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者的定义、异同以及在其他学科和英语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等。中国英语是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的新生产物,它从萌芽、产生、发展到成熟,这一生长过程类似于生物学上各物种的生长过程。从生态学视角研究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二者之间以及与世界英语或其他国别英语变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正是生态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中国英语的产生主要有两种方式:新造和演变。中国英语中的新造词、新造结构主要是在中国社会背景的影响下,通过隐喻或转喻,将中国的物质文化生活投射到新语言使用和理解中形成的;而演变则主要是在不同社会背景的影响下,不同民族认知域凸显不同或认知域拓展或缩减造成的。从认知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中国英语进行研究既是对中国英语研究的完善,也是对世界英语变体研究的细化,对我国的外语教学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英语已发展成为一门世界性语言,英语在非英语国家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许多带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变体,英语本土化成为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所探讨的课题,研究中国本土化英语对指导我国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英语变体与中国本土化英语入手,探讨中国英语的本土化研究的相关问题,最后提出中国英语本土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叶晗修 《成人教育》2009,29(11):83-84
世界在变化、时代在发展,英语这一公认的通用语言的变化更是让人始料不及。由于英语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和它的广泛使用、人们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不断发展他们使用的英语,形成了各种带有某个国家或地区特色的英语变体。该文通过对"世界英语"概念及语言学家Kachru提出的三个同心圈等理论的介绍,旨在为英语语言的教学打开一扇新的窗户,结合中国英语语言环境的特点,使人们了解到在全球非、美、欧等不同国家英语语言的多元化发展的同时,"世界英语"的新特点和由此给中国英语语言教学带来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19.
陈芃 《考试周刊》2009,(4):89-91
语言不是一成不变的,作为世界上流行最广的语言之一的英语更是不断地在变化。在全球化的同时,英语也受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方言的影响,从而产生各种有着地域特色的变体。本文着重探讨了英语在亚洲最具代表性的三种变体的成因及其对英语发展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英语在文莱使用得相当广泛。语言的使用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在特定的时空里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语言会发生变体现象。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使用文莱英语,文章主要从文莱殖民化的过程来分析文莱英语的变体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