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了解环状电切术(LEEP)对宫颈疾病(包括炎症、宫颈癌前病变和早期宫颈癌)的诊冶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TCT、阴道镜诊断为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CIN)、不能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ASCUS)、宫颈糜烂、宫颈肥大、宫颈肌瘤、息肉等共228例,行LEEP宫颈锥切,手术标本均送病理检查,观察手术时同、术中出血量、病人反应及疗效。结果:手术平均时间3min,术中平均出血7ml,患者无明显不适,术后病灶消失,阴道分泌物明显减少,无宫颈粘连或感染发生。结论:LEEP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疗效好、安全无副作用的特点,可取得完整病理标本,对治疗宫颈病变和早期诊断原位癌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方法及价值。方法:对于2009年10月—2011年8月在我院检查出的108例CIN患者采用LEEP治疗后进行DC卡方统计分析。结果: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痊愈率优于波姆光和宫颈锥切术。结论:LEEP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最佳选择,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研究高频电波刀宫颈电圈切除术(LEEP)及微波在宫颈糜烂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6年8月在我院施行LEEP治疗的宫颈糜烂病例256例。并选择2005年同期200例宫颈糜烂行微波治疗病例做对照,比较不同术式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阴道排液时间、出血量及疗效。结果:LEEP组手术时间比微波组长,术中出血量稍多,但术后阴道排液时间短,出血量少,疗效好。结论:LEEP是治疗宫颈糜烂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宫颈超声聚焦术后应用壳聚糖凝胶联合治疗对Ⅲ度宫颈糜烂的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0例宫颈超声聚焦治疗Ⅲ度宫颈糜烂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0例。采用宫颈超声聚焦术后不用药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宫颈超声聚焦术后辅以壳聚糖凝胶为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术后宫颈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宫颈超声聚焦术后辅以壳聚糖凝胶局部应用治疗Ⅲ度宫颈糜烂的疗效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剖腹产患者康复的心理因素及对其实施适宜的心理干预的必要性。方法:针对120例剖腹产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危机干预。结果:120例产妇均如期痊愈,产妇术后心理状态良好,无心身疾病的发生。结论:做好剖腹产患者的术前术后的心理支持与术后的干预工作,不仅有助于促进剖腹产患者身心的早日康复,同时防预产后抑郁症发生也具有非常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锡类散配合微波治疗宫颈重度糜烂的疗效.方法:将228例宫颈重度糜烂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微波对照组114例,锡类散配合微波治疗组114例,治疗组术后3~9d宫颈放置锡类散.结果:治疗组阴道排液时间、排液量、创面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锡类散配合微波治疗宫颈重度糜烂,可明显减少患者术后阴道排液时间、排液量、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术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保妇康栓联合大活络胶囊治疗宫颈腺囊肿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抽取80例宫颈腺囊肿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局部阴道用保妇康栓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保妇康栓局部应用联合口服大活络胶囊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效果为:25例显效,6例有效,9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77.5%;治疗组治疗效果为:34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95.0%。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保妇康栓联合大活络胶囊治疗宫颈纳氏囊肿的疗效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8.
探讨经尿道气化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经尿道气化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术后痊愈,5例术后发生并发症,(16.7%)均经处理恢复.结论:前列腺增生症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时,开放手术危险大,经尿道气化电切是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宫颈旁封闭麻醉人流术与静脉给药麻醉人流术镇痛效果之比。方法:随机将340例人流术者分为两组,实验组行静脉给药麻醉人流术,对照组行宫颈旁局部封闭麻醉人流术。结果:两组间镇痛效果有显著差异,静脉麻组明显优于局麻组。结论:静脉给药麻醉下手术,患者无疼痛感,消除了患者对人流术的恐惧心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超声冲洗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中治疗后牙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后牙慢性根尖周炎患者120颗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行一次性根管充填术。A组采用超声冲洗,B组采用注射器冲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反应情况。结果 A组术后疼痛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超声冲洗用于一次性根管充填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术后疼痛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PV)与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测的相关性。方法:对就诊的1608例有宫颈疾患的妇女,采用HPV分型检测技术进行人乳头瘤病毒分型检测和TCT检测,以病理学2004年TBS分级系统为判断标准。结果:1608例做了入乳头瘤病毒检测样本中,阳性645例,阳性率为40.11%;在645例人乳头瘤病毒阳性中有483例同时做了TCT检测,其中ASCUS者118例,高度病变36例,低度病变24例,炎症154例,正常125例,其它病变26例。结论:HPV检测对宫颈病变可进行早期追踪治疗,提高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的敏感性,早期预防宫颈癌或发现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技术治疗肾盏憩室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诊断为肾盏憩室并结石患者临床治疗资料。其采用B超结合C臂引导下定位穿刺建立经皮肾通道碎石成功,根据个体情况运用扩张憩室盏颈或电灼憩室囊壁两种方法处理肾盏憩室。结果:本组患者均获穿刺碎石成功,手术时间45~120(65.8±7.89)min,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3。24个月,憩室消失9例,明显缩小8例,1例虽结石复发但可保守观察。结论:经皮肾技术治疗肾盏憩室结石是微创、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穿刺路径选择、小心建立通道以及憩室盏颈的处理是治疗肾盏憩室结石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镜下0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n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继发性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对21例胆囊结石合并继发性胆管结石患者先行EST术,再行LC术。结果:21例均完成EST和LC术,其中1例患者LC术后经胆道造影见胆总管结石残留,再次行EST术。结论:EST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继发性胆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高血压患者在全身麻醉下手术期间的麻醉及相关处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2年襄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平诊全麻手术(均为高血压患者)25例,对患者在手术期间的麻醉处理及使用相关药物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其中5例患者在全麻术中血压大致正常,与基础血压相比波动在20%以内,未做特殊处理;另外20例患者全麻术中血压升高,用药(硝酸甘油、乌拉地尔)控制后降至正常或接近全麻前水平.25例高血压患者全部未出现心、脑、肾重要脏器并发症.结论 全身麻醉下行各类手术的高血压患者只要麻醉管理得当,适度控制血压,就能安全平稳渡过手术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口内入路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2例下颌骨骨折采取口内入路坚固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132例患者中127例(96.2%)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咬合关系恢复良好,骨折断端复位准确。结论:口内入路坚固内固定手术能安全有效地治疗下颌骨骨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粘膜接触性头痛的临床观察,探讨鼻腔粘膜接触区与头痛的相关性及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粘膜接触性头痛的可行性。方法:统计52例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腔粘膜接触性头痛患者术前及术后头痛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粘膜接触性头痛术后3~6月有效率为96.2%,12~24月总有效率为82.7%。结论:鼻腔粘膜接触是难治性头痛的原因之一,鼻内镜手术矫正解剖结构异常可缓解头痛,但鼻腔粘膜接触不是难治性头痛的唯一病因,术后应长期随访以观察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线栓法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后,不同时相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灶体积、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含量的变化.方法:大鼠随机分为脑缺血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每组大鼠又随机分为缺血1、6、12、24、72 h组与120 h组6个时相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观察记录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后不同时相神经功能评分、测定血清NSE含量的变化,TTC染色观察脑梗死灶体积.结果:假手术组神经功能评分均为0;模型组在缺血1h神经功能评分就明显升高,24 h达到最高,持续到120 h.假手术组脑梗死灶体积均为0;模型组在缺血6h脑梗死灶体积才明显升高,24 h达到最高,72 h明显下降,120 h再次升高.假手术组血清NSE含量在各个时相没有明显变化;模型组在缺血1h血清NSE含量就明显升高,12h达到最高,24 h明显下降,一直持续到120 h.结论:脑缺血后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灶体积、血清中NSE含量都明显升高,但三者在不同时相的变化是不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髌骨骨折患者行关节镜下改良张力带固定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机体体温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新鲜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关节镜下改良张力带固定组60例,切开复位内固定组60例,记录术晨、术毕、术后1~3 d晨监测的体温。结果:体温升高从术毕至术后3 d,关节镜组小于切开复位组(p<0.05)。结论:从术后体温恢复角度上看,治疗髌骨骨折患者关节镜下改良张力带固定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