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蟋蟀的住宅》是一篇讲读课文,所在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写”,因此在学习本课时,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蟋蟀巢穴的特点写具体,了解蟋蟀建造巢穴的过程,并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事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蟋蟀的住宅》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文章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住宅是怎样建筑的等方面的知识,赞扬了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根据高年级的阅读要求,本课主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把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的建造过程写得具体,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为此,本课可以通过“画一画”、“说一说”、“写一写”的方法进行教学。一、画一画在整体把握课文,理清文章层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自读课文,画出蟋蟀住宅图,然后进行交流。1.反复阅读课文,画…  相似文献   

3.
课文救生圈     
◎把蟋蟀的巢穴标为“住宅”有什么作用?配合小学语文第9册《蟋蟀的住宅》课文阅读《蟋蟀的住宅》这个题目,其一,把蟋蟀的巢穴称做“住宅”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方法,给读者以亲切感。其二,从蟋蟀建巢穴的整个过程看,工程之伟大,工作程序之繁琐,劳动任务之艰苦,与人造住宅何等相似。所以,用蟋蟀的住宅比“蟋蟀的巢穴”更形象、贴切。◎文中写“猫和苜蓿,下雨和地面湿……”等内容,是不是浪费笔墨与题目不符?配合小学语文第9册《蛇和庄稼》课文阅读作者在课文的开端就详尽地写了蛇与庄稼之间的关系。如果就此止笔抽象出事物间存在着某种复杂的关…  相似文献   

4.
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师 :(拿出放大的蟋蟀图片)认识这小东西吗?叫什么?生 :蟋蟀。师 :“蟋蟀”两字怎么写?老师忘了 ,谁帮老师一下?学生说字形 ,老师板书“蟋蟀” ,全班学生在手心上写一遍。2.师 :小家伙虽小 ,但人缘特好 ,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 ,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领?(好斗、唱歌、建住宅)板书 :“建住宅”二、初读课文 ,了解蟋蟀住宅的样子。1.蟋蟀的住宅有多少平方米 ,有几层楼?小东西的住宅是什么样的?读课文 ,用“———”画出有关句子。2.讨论后老师在黑板上画出蟋蟀的住宅。三、变换角色 ,再读课文。1.…  相似文献   

5.
<蟋蟑的住宅>是一篇讲读课文,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住宅是如何建成的等方面的知识,文章赞扬了蟋蟑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为了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步骤:  相似文献   

6.
《蟋蟀的住宅》这篇课文是19世纪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笔记。在文中,法布尔介绍了自己观察到的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建筑住宅的才能。文章生动、形象,小学生学习起来趣味盎然。  相似文献   

7.
《蟋蟀的住宅》教学重点如何突破陕西华县城关小学刘建社《蟋蟀的住宅》的教学重点应是着重指导学生了解蟋蟀巢穴的特点和蟋蟀建造巢穴的过程,理清文章的条理,弄清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的中心,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事物的能力,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一、抓特...  相似文献   

8.
《蟋蟀的住宅》是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科普作品。文章用拟人的手法 ,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有关蟋蟀建巢等知识。对蟋蟀的吃苦耐劳和不肯随遇而安 ,作者是十分赞许的。说明文的教学 ,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书中谈及的知识 ,更应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 ,借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根据课文的特点 ,结合单元训练要求(抓住事物的特点写) ,我运用“自主发展 ,点拨启导”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自主探究 ,读中感悟 ,设计了如下的程序 :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1 破题开篇 ,激趣导入。让学生自由谈对蟋蟀的了解 ,教师提示“蟋…  相似文献   

9.
《蟋蟀的住宅》教案王向东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分几层进行叙述的。2.学会本课出现的生字新词,品味佳词妙句,能用课文后第4题中带点的词语造句。3.注意课文中把蟋蟀比作人,把蟋蟀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教学时间:二课时教...  相似文献   

10.
《蟋蟀的住宅》这篇课文赞扬了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写”。根据训练重点和高年级阅读要求,本课主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把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的建造写具体的,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为此,本课通过“画一画”、“说一说”、“写一写”的方法进行如下设计。  相似文献   

11.
教学背景:《蟋蟀的住宅》一文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所写的一篇观察笔记,本文用拟人的写法生动地叙述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建造过程。作者对蟋蟀的吃苦耐劳和不肯随遇而安非常赞赏。教学中,应使学生了解蟋蟀的住宅是一项  相似文献   

12.
正《蟋蟀的住宅》这篇课文是根据法国著名的昆虫家法布尔的《昆虫记》选编而成。文章主要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我们见识了蟋蟀的住宅——这项伟大的工程,也感受到了蟋蟀精神的可贵之处。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和对生命的敬畏。一、"住宅",让我们开启旅程何为"住宅"?住宅是指专门供人居住的房屋。谁的住宅?蟋蟀。蟋蟀——文章的主人公,一种极其普通的昆虫,难道它也有住宅?而  相似文献   

13.
教学背景:<蟋蟀的住宅>一文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所写的一篇观察笔记,本文用拟人的写法生动地叙述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建造过程.作者对蟋蟀的吃苦耐劳和不肯随遇而安非常赞赏.……  相似文献   

14.
教学背景:<蟋蟀的住宅>一文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所写的一篇观察笔记,本文用拟人的写法生动地叙述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建造过程.作者对蟋蟀的吃苦耐劳和不肯随遇而安非常赞赏.……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蟋蟀是怎样建造住宅的。2.过程与方法:通过重点语句的品读,理解句子"蟋蟀的住宅的确是伟大的工程"的深刻内涵,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建筑过程,学习科学家探索大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爱观察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6.
学校安排我上一节示范课,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课文《蟋蟀的住宅》。这是一篇传统课文,我教过数次了.以往我都采用常规教法——品析语言文字,解渎蟋蟀住宅的特点来体会蟋蟀坚持不懈的精神,虽然也不乏精彩之处,但总觉得这样一成不变地教下去,不免给人以单调感。于是,我做了一次尝试,另辟蹊径试教《蟋蟀的住宅》。  相似文献   

17.
《蟋蟀的住宅》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选自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著作《昆虫记》。从课文中我们不但领略了蟋蟀精湛的建筑才能,而且清楚地了解了作者把蟋蟀的住宅称为伟大工程的原因。通过阅读,我们会被蟋蟀不辞劳苦、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所感动,同时也会被潜心研究昆虫、把小昆虫当作是可爱孩子的法布尔所感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学校安排我上一节示范课,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课文<蟋蟀的住宅>.这是一篇传统课文,我教过数次了,以往我都采用常规教法--品析语言文字,解读蟋蟀住宅的特点来体会蟋蟀坚持不懈的精神,虽然也不乏精彩之处,但总觉得这样一成不变地教下去,不免给人以单调感.于是,我做了一次尝试,另辟蹊径试教<蟋蟀的住宅>.  相似文献   

19.
《蟋蟀的住宅》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住宅是怎样建造成的 ,赞扬了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笔者在引导学生讲读之后设计了一堂活动实践课 ,纪实如下 :师 :学习了《蟋蟀的住宅》 ,你对小蟠蟀有什么印象?生1 :蟋蟀很勤劳 ,它用自己柔弱的爪子建造住宅 ,而且造得简朴、清洁、干燥 ,很卫生。生2 :蟋蟀很聪明 ,它选择住址很慎重 ,一定要排水优良 ,有温和的阳光。生3 :蟋蟀和挑山工一样 ,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它用爪子一点一点地挖掘 ,很不容易。它有耐心 ,不达目的不罢休。生4 :蟋蟀是从不满足现状的。它的房子即使建造好了 ,有…  相似文献   

20.
正现以苏教版三上《第八次》课文为例,谈一谈构建"以写为本"的阅读教学范式课堂,即"2+1"范式课堂(一篇课文2教时完成+第3教时拓展)。第一课时:三读三问,理清课文脉络上课一开始,我以名言"有志者事竟成"引入别出心裁地讲故事:听说过这句名言吗?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发生在外国的有志竟成的故事吧。然后范读课文,字正腔圆,感情饱满,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初读课文环节,出示了不同层次的"三读"要求——一读: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根据拼音把生字多读几遍;二读: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通句子,长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三读: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