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茵  杨丽珠 《教育科学》2005,21(6):54-56
本研究以幼儿探究活动为载体,分别在小班的观察探究活动、中班的游戏探究活动、大班的学习探究活动中,以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集体活动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实验结果表明: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探究活动形式和内容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好奇心的发展;观察探究、游戏探究、学习探究活动是幼儿好奇心培养的有效途径,小班是幼儿好奇心培养的关键年龄。  相似文献   

2.
朱佳 《华章》2013,(31)
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成了学习的原动力和内驱力,它能提高幼儿认识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幼儿在玩中探究、在探究中感受、在感受中获得更多的快乐。运用直接感知,培养幼儿兴趣;运用亲身体验,使幼儿学会探究;运用动手操作,让幼儿表达见解。并充分把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结合起来,为幼儿的玩与探究服务。  相似文献   

3.
刘静  王照双 《林区教学》2023,(8):117-120
科学的内涵及本质就在于主动探究。对于幼儿园而言,为了提升幼儿的科学意识,需要通过各种探究式的科学活动,积极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这不仅是社会进步的要求,更是幼儿自身发展的需求。作为教师,怎样组织、引导幼儿自主科学活动,并通过科学活动切实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是亟须深入思考与探索的问题。通过捕捉兴趣、引发探究,提供材料、激发探究,贴近生活、自主探究三个方面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4.
程玲 《早期教育》2012,(1):49-52
自然角将大自然引入幼儿生活,弥补了幼儿活动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是幼儿身边的实验室和深入探究的场所。本文就目前自然角创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不利于幼儿探究学习的原因。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从遵循幼儿特点、感知幼儿需要、追随幼儿探究过程出发,提出创设适宜的、支持性的、动态性的探究环境的策略,以帮助幼儿真正在自然角的探究中获得发...  相似文献   

5.
幼儿数学探究性教学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教学是教师引导幼儿自我发现、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形式。幼儿数学探究教学一般分四个步骤进行: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幼儿探究兴趣;2.搭建探究平台,引导幼儿自主探究;3.组织总结、交流,帮助幼儿归纳合理结论;4.促进知识迁移。  相似文献   

6.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探究对于幼儿来说,是一种天性,是一种令他们感到兴奋的学习和活动方式。“探究是创造的前提,探究是成功的阶梯”。探究有助于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拓展幼儿的现实生活视野、丰富内心情感世界,形成科学求实的态度、和谐发展的个性。神奇的世界对幼儿充满吸引力,但是幼儿自发的探究往往具有盲目性、暂时性,要让探究真正成为幼儿学习和发展的过程,教师就必须教会幼儿基本的探究方法,引导幼儿学会探究。  相似文献   

7.
王燕娇 《成才之路》2023,(10):93-96
幼儿科学教育是幼儿接触科学的重要途径。幼儿教师作为幼儿科学教育的组织者、引导者,要合理开展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以引导幼儿充分感受科学的奇妙,有效提升科学素养,实现全面健康发展。文章从找准课程起点、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活动兴趣,搭建问题支架、提高幼儿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反复试验、强化幼儿科学品质意识,重视感知体验、帮助幼儿树立科学精神,结合幼儿生活、积极进行科学活动反思等方面对快乐生活视域下的幼儿园科学教育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探究性学习是素质教育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必由之路,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从小培养幼儿的探究意识、探究方式,是今后进二步创新的基础.也是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应积极创设有利于幼儿探究的环境,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使他们在积极主动、轻松愉快的良好学习心理氛围中,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学会知识,享受学习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9.
华梦娇 《家长》2023,(17):186-188
<正>《3-6岁幼儿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科学区域活动是一种旨在培养幼儿学习和探究能力的教育活动,特点是通过实践和体验的方式,让幼儿在探索中积累知识、发现规律、锻炼思维和创造力,是幼儿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区域活动是培养幼儿探究能力的有效方式,通过多样化、灵活性的教育活动,结合幼儿园、家庭和社区的作用,让幼儿充分展现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适应未来社会信息技术发展的人才,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刘洪玉 《幼儿教育》2004,(11):25-25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以幼儿身边的事物及由此引发的问题为载体,引导幼儿操作探索,培养幼儿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新《纲要》科学领域的内容与要求中有这样的表述:“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突出了教师在幼儿探究活动中的引导作用。幼儿学科学应从传统的  相似文献   

11.
一、幼儿探究式学习的实质 很多人认为探究只是科学家的事.是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研究,探究的问题主要来自于高深的学科领域,儿童没有探究的能力。其实他们误解了探究的概念。《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指出:“探究是一种有多侧面的活动。”幼儿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就是教师为幼儿创设一种类似于研究的情景,引导幼儿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和经验,体验活动的乐趣。幼儿在自然、自主状态下主动建构知识和经验的学习.往往正是儿童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学习。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并不是科学家才能够探究,幼儿照样也能探究。  相似文献   

12.
万琴 《南昌教育》2006,(11):40-40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是以幼儿身边的事物及由此引发的问题为载体,引导幼儿操作、探索,培养幼儿的探究意识和探索能力。新《纲要》科学领域的内容与要求中有这样的表述:“引导幼儿对身边的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要求幼儿“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要求幼儿工作者“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也就是说,幼儿科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幼儿科学的探究欲望和精神,变接受式学习为探究式学习,从而主动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13.
在以科技力量为衡量强国标准的时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了。为此,越来越多的幼儿教师开始注重引导幼儿在自主探究中获得知识经验。其中,自主探究学习是最适合幼儿的一种学习方式,因为在幼儿时期,幼儿是十分好奇这个世界的,他们会主动探索这个对于他们来说很陌生的世界。目前,越来越多的幼儿教师放弃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理念,开始重点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自主探究能力需要让幼儿做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幼儿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幼儿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索知识,教师要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与独立自主能力。  相似文献   

14.
溶解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探究的过程,使幼儿了解物质的溶解现象。 2.通过幼儿同伴之间对实验现象提出异议,培养幼儿交往合作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态度。 3.通过幼儿大胆描述自己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培养其他幼儿倾听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对探究性活动的认识上,过去我们一提到“探究”,就认为是科学领域的活动。其实不然。幼儿生活中时时、事事、处处有教育,作为教师必须树立“一日活动即课程”“生活即课程”的理念,积极采集幼儿的兴趣点,设计教学策略,创设环境,引导幼儿探究,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开展有关水的流动探究活动时,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大小不同的量杯。幼儿在玩水车时,就会发现水流速度不同,水轮转速不同;水流速度相同、量杯大小不同,水轮转动时间不同,等等。最后由幼儿将探究结果用他们自己设计的标志、符号记录下来,交流分享。这样的探究活动既锻炼了幼儿的小肌肉动作,又发展了幼儿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表现能力。可见,我们教师只要放开视野,向纵深处看探究性活动,就能保证探究性活动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6.
科学探究活动是提高幼儿自主探究及观察能力的重要形式之一。大班幼儿好奇心强,探究兴趣浓厚,喜欢摆弄各种材料。近期,他们喜欢玩电动玩具,摆弄电池。结合以上内容,我选择了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灯泡、电池、电线等材料,设计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幼儿懂得用电线连接电池使灯泡发亮。初步感知金属可以导电”。活动以“帮小兔装电灯”为主线,让幼儿在宽松的探究情境中探索让灯泡亮起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幼儿天生就是探究,要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主题探究活动的指导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激发幼儿探究兴趣的策略 (一)在主题生成中,善于把事件加工成具体情境,引发幼儿探究兴趣 主题生成一般可分为三种方式:一是由幼儿自发生成;二是由师生共同产生;三是由教师确定。无论是哪一种方式生成的主题,教师都要善于把生活中的事件加工成具体情境,呈现在幼儿面前,促使幼儿想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让幼儿迅速进入探究状态。  相似文献   

19.
卞莉 《中小学电教》2012,(12):135-135
《纲要》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觉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兴趣。”科学世界,奇妙无穷,尤其对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幼儿更具有吸引力。但由于幼儿的年龄小,知识面窄,对很多充满奇幻的科学现象和自然变化不易理解。网络资源教学以其...  相似文献   

20.
幼儿阶段为思维品质塑造之启蒙阶段。幼儿教师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聚焦区域游戏,探寻幼儿思维品质塑造“契机”,调整游戏材料,促进幼儿“发现、探究、整理、归纳”等核心探究能力的发展,为幼儿思维品质的塑造创造“条件”,在游戏推进中夯实思维品质塑造“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