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李龙星  王志兵 《考试周刊》2009,(31):200-202
“三位一体”教学法指教学过程中“学、考、用三位一体”.包括“考与用一体”、“学与用一体”、“学与考一体”三个方面。尽管“三位一体”教学法的许多具体操作方式有待摸索.尽管在职业技术学院全面进行这种教学法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但我们能够从中外教育发展的脉络里找到这种教学法切实有效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曾经对自己任教的班级做过连续几年的跟踪调查,为了“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挣更多的钱”而读书的占比76%,也就是说学生的视野局限在自我的占了绝大多数;能够跳出“小窝”与“小我”,到达“大我”与“大家”境界的占比1.7%;“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豪言壮语,我教书16年都没有听到,显然已成绝唱!  相似文献   

3.
一、对试题的评价1997年高考物理试题坚持了“有利于高校选拔”和“有利于中学物理教学”的命题原则,继承了“出活题、考能力”的优点,在试卷结构调整、多层次能力考核、题型考查功能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开拓,是一份较好的试题。1.试题的覆盖面广,重点突出试题基本上符合《1997年普通高校招生物理科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的要求,试题的覆盖广,重点突出。力学占32%,热学占13%,电磁学占35%,光学占14‘7%,原子物理占5.3%。《考试说明》中所规定的20个知识单元全部涉及,除实验外的86个知识点考了60个,占69.8%,…  相似文献   

4.
《自考生群体特征与需求情况调查报告》最近由全国考办完成。从六省市回收的一万多份问卷来看,比较全面详细地反映出当前自考生的基本情况(详细报道见《中国教育报》2001年2月21日第7版)。不少读者就调查报告提供的信息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本刊选择刊登其中两篇,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关注。 调查问卷中有一项“缺考原因”,共设4个选项:“意外事故”“考前准备不足”“报错了专业”“下一次考试容易”,在回收的问卷中,分别填写以上各项的比例为:24.9%、68.3%、3.3%和3.5%,其中,因“考前准备不足”而缺考的竟高达三分之二。这和…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现成品”泛滥的文化“快餐”时代,教师选题可谓“衣食无忧”,信手拾来都是教自己的学生让别人去考吧!不少考题严重脱离了随教而考,从学而问,在认知“火候”未到之时却“智慧大餐”而至,极易造成学生艮考厌学情绪.面对此情,无不感叹:“它山金玉”不抵“陋石”自砾.教师自主命题意识的淡薄和能力的缺乏,越发暴露出:它是推行有效教学一大软肋.  相似文献   

6.
笑话二则     
一妈妈:“这次考数学,奇奇考了85分,你考了多少分?”孩子:“我比他多一点.”妈妈:“86分吗?”孩子:“不是,是8.5分.”二数学课上,老师在讲一道化简题.讲完以后,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式子,问:“怎样才能把这道算式前面的符号去掉?”阿广立刻举手回答:“当然是用黑板擦擦掉它.”笑话二则@陈文  相似文献   

7.
郭辉 《湖北教育》2005,(7):122-122
“郭老师,这次的音乐考试怎样考呀?”“郭老师,这次考试是不是自己选喜欢的歌曲唱?”“这次考试是一个人唱还是几个人唱呀?”“能不能自己给自己打分?”……随着期末的来临,学生们又开始关心音乐考试这个问题,其实我也一直在思考,音乐考试与别的学科考试不一样,学生不能一起同时进行测试,老师一边要听考试学生的演唱,一边要管理其他学生.显得很被动..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以前也变换过很多考试形式,如开音乐会、  相似文献   

8.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现在的高三学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心理压力,而考试焦虑与怯场更是普遍存在.考前适度紧张是必要的,只是不能过分紧张.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在应试指导中,关键是要能正确对待考试.为此可想一想万一考不好的对策,作好考不好的心理准备;同时,对自己的期望也要实事求是,不必作过高的期望,这样,心理负担自会减轻,就可以“轻装上阵”了.  相似文献   

9.
考测点导航所谓“话题作文”,即在命题时,提供一个内容,要求学生围绕这个“话题”来写作,至于立意、选材、文体、表达则由学生自由选择、自由发挥。它有如下考测点:1.灵活选择文体。学生依据“话题”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或者是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文体。2.广泛选择材料。由于提供的话题是一个开放的内容,因而学生在选材上有延伸性、拓展性,这就能使学生充分调动想像,开拓思路,推动构思,写出佳作。3.采用多样写法。作文时,文章的表现角度和写法也可以多种多样,如可以叙事,可以发表见解,可以展望前…  相似文献   

10.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学业成长的基础阶段,数学科也一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是贯穿于初中教、学始终的熏头戏.中考中也尤其注熏“双基”的考查,因此,抓基础,重双基仍是数学中考复习的第一要务.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关于中考“双基”的复习.  相似文献   

11.
正如人不能提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一样,当我们在赞美大洋彼岸是“儿童天堂”和“素质教育”的范本时,不能忘了自己正站在中国的土地上说话。“素质”与考试原不对立。有学校的地方就必然有考试,重要的是考什么、怎么考。将“素质”和“应试”融为一体,这正是教育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正月十三日早晨,我得知“毛泽东思想概论”这门课考了80分,一种无以名状的激动充溢我的全身.在宿舍里.看到“伤痕累累”的两摞自考书,我让自己的泪水进行了10分钟的“欢乐颂”——这一年我考完了10门课程.  相似文献   

13.
1.用数字写的格言 我国科学家王菊珍对待实验失败有句格言,叫做“干下去还有50%成功的希望,不干便是100%的失败。”  相似文献   

14.
如果用5级量表的赋值方法求取结果,即5分表示“非常幸福”,依次递减,1分表示“非常不幸福”,除回答“说不清”及“拒答”等不确定指标后求取均值,则目前中国居民对自己生活的总体幸福感是3.79分,处于“一般”和“比较幸福”之间偏于“比较幸福”的水平。如果使用粗略估算法,高幸福感群体与低幸福感群体比例分别为77%和8.8%。  相似文献   

15.
根据我对学生“开小差”问题的调查,“经常开小差”的占11.1%,“偶尔开小差”的占86.4%,“不开小差”的只占2、5%。可见,大多数学生开过小差。对待学生开小差,我经历了三个阶段,用了三种方法,即批评——提问——引导。刚工作时,对开小差的学生,不问详情批评一通,然后继续讲课。后来,对开小差的学生采取提问的办法。这些年,发现学生的小差有值得深究的地方,改用引导的办法。据问卷调查,小差“与课有关”的占50.60/o,“有时有关”的占27.2%,与“课无关”的仅占16.1%。[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2005年学校招生过程中,东台的中考“状元”家长找到我这里来说,一所四星级学校的校长、主任刚到过他家,希望孩子去他们学校读书.并许诺3年的学费全免,同时答应,这个学生的弟弟到他们学校去免费读初中。说到最后,这位家长问我:“王校长,这些你能做到吗?”我当即回道:“我做不到。”并告诉他三条.“第一.作为东中的校长,我不可能因为你女儿今年考了第一.我就去你们家开展招生宣传。第二.学校有奖学金.你的孩子到东中上学,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奖励。第三,她的弟弟可以来我校读初中,但我们还要考一考他能不能适应东中的学习。”  相似文献   

17.
张艳 《农村教育》2002,(11):62-62
上学期期末升学考试前,我在给孩子们做完第一轮_比较详细的复习后,又通过一番激励,便要求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说说这次考试的预期目标。话音剐落,教室里顿时就成了一锅沸腾的开水,大家热情高涨,议论纷纷。这个说::我去年考试考了95分,我今年想考100分。”那个说:“我也要考100分”……全班38人,一只只小手,此高彼低,一个个都举过头了顶。“我去年考了65分.这次我也要考100分。”  相似文献   

18.
在“考什么”之后关注的问题自然是“怎么考”.具体地说也就是用什么题型考。“题型与考试的效度和信度有相当强的关系。题型不同,测量的行为目标可能有所不同,产生的效果可能不完全相同。题型不同。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也可能不相同.分数的误差也可能不相同,信度也就不相同。”^①用什么题型,是命题情境中首先遇到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脑筋急转弯     
1.三人同撑一把伞,却没淋湿。为什么?2.太平洋中间是什么?3.“校歌”有几个字?4.高兴死了,用成语怎么说?(关玉考)5.近在眼前,实际却远在天边的城市在哪里?6.需要十八人才能写成的字是什么?7.黑白之别是什么?一、脑筋急转弯:1.这天是晴天。2.中间是“平”。3.两个字4.乐极生悲5.地图上6.休7.笔画不同部参考答案脑筋急转弯@关玉考 $邳州市陆井中学@赵春晖  相似文献   

20.
纵观恢复高考以来的高考作文试题,总的感觉是由考形式到考内容,由考客观描述到考主观的表现.由写冷静的分析到写热忱的展露。由“冷眼向洋看世界”到“热风吹雨洒江天”。变化的趋势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