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学分制是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基本单位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的本质特征是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的灵活性,即学校制定弹性教学计划和弹性课程,学生自主灵活地选课。可见,实施课程改革是实行学分制的重要条件,也是实行学分制必不可少的基础工程。目前,不少学校正在积极试行学分制。但如果不进行配套的课程改革,而仅仅是在计算方法上将学年转换为学分,学生无“课”可选,学分制的本质特征就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学分制的优势也不可能得到发挥,这样的学分制只能是假学分制。因此,学分制课程体系的构…  相似文献   

2.
关于中学试行学分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分制是相对于学年制 ,以选课制为前提 ,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受教育程度的基本计量单位 ,以取得最低的必要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作为中学一种全新的评价模式 ,中学学分制试行的背景、特点、所取得的成效、试行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试行的前景如何 ,都值得作一番深入的探讨。  一、中学学分制试行的背景中学学分制的试行 ,其深层次的背景可以归结为教育价值观的转变。进入 90年代以后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人才的重新定位 ,特别是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人们逐渐认识到以国家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虽然把国家的利益作为教育的出发…  相似文献   

3.
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计算学习量的单位,用学分来进行教学组织和管理的一种制度。它与学年制的主要区别在于,学分制是以选课为前提的目标管理制度,学年制则是一种以既定教学课程进度和学习年限为基础的过程管理制度。因此,后者不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多变性的需求。况且缴费上学的实施后,家长和学生对学校教学会提出更多的自主性和更多的灵活性要求。 但是学校从实行学年制管理改变为学分制管理的梯度太大,而且中专学生年龄偏小,自主能力较弱,中专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等因素的限制,因此,我校采用规定学生学习年限,但又是以学分来计算学习量的学年学分制。 我校于1995年在新生中开始试行学年学分制,经过两年的改革实践,对中专学校实施学年学分制这种教学管理制度与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4.
1872年,学分制作为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出现在了美国的哈佛大学。如果说选课制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那么学分制的应运而生则为规范和测量持有个性化课表的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保障。学分制(creditsystem)是以选课制和学分积累为核心创制的一种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是对课程设置僵死、修业年限划一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变革。早在1893年,美国就在中学提出了学分制的设想。当时全美教育协会的10人中等教育研究会为了确定大学入学资格审查的标准,在探讨中学改革及与大学、小学衔接问题的报告书中首次建议在中学毕业时修满一定的学分就有资格…  相似文献   

5.
高等学校学分制的比较及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分制作为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1978年开始在我国高校逐步试行。为了完善学分制推动教学管理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笔者探讨了美国和日本两国高校实行学分制的一些作法 ,以资借鉴。一、美国高校实行的是完全学分制 ,其特点是 :(1)实行通才教育 ,注重学生打下宽厚的基础知识 ,强调理工科与文科教学的综合化。比如 ,麻省理工学院 ,该校规定不分科系的共同必修课为180学分 ,约占总学分的 5 0 %。理工科学生必须学习 72学分的文科课程 ,占本科总学分的 2 0 % ;而文科学生则必须学习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分为必修课、实验室必修课 ,学分为 10 8学分 ,占…  相似文献   

6.
一在高等教育改革力度加大、发展速度加快的新形势下 ,不少高校从自身发展和完善的需要出发 ,都在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试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 ,并将此作为克服目前教育体制存在的弊端 ,拓宽专业口径 ,提高师生素质 ,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切入点。如何认识学分制这种新的教学管理制度 ,如何看待在学分制实施过程中的利弊得失 ,如何正确把握学分制与其它各项改革的关系 ,一直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思考和关注的重要问题。二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具有一定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 1 9世纪 70年代源于美国 ,最先在美国和西欧一些国…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师专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对师专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在课程结构和内容上,学分计算上,管理方式上一些具体操作提出了设想。师专推行学分制,是师专内部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培养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的多层复合型师资的需要;师专实行学分制管理只能“逐步到位”。其课程结构体系,课程内容和管理模式,随学分制推行必须进行一系列改革。  相似文献   

8.
试论学分制的本质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行学分制是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上的一项改革。本文试图对学分制的本质特点进行一些探讨。(一)以“学分”作为测量统一单位的依据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测量课程学习量和学业进度的统一单位。为什么学习不同内容的课程能用“学分”来量化表示?这证明在每门课程的学习中包含有一种共同的可比之物。为了探讨这个可比之物,我们可以从确立“学分”的计算方法中去加  相似文献   

9.
学分制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分制浅议杨丽波一、学分制是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是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是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规定学生学满规定的学分就可以毕业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又称学分累计制,学校依据专业培养要求把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按照课程的要求和学...  相似文献   

10.
学分制是具有较大灵活性的教学管理制度,高校教学管理一般采用学分制来控制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学管理成效,但随着高校的扩建和专业的扩招,学分制已经不能完全满足高校教学管理的目标。完全学分制就是为了适应各大高校更加高效的管理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而产生的,本文从高校教学管理的课程设置、选课模式、学分设定和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着手,探讨完全学分制下高校教学管理的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11.
《异步教学研究》2008,(1):42-43
《纲要》规定,普通高中课程教学,“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方案》规定,“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并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如何进拧学分制管理呢?《方案》规定: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中专招生并轨、大学扩招等改革的推进,每一个中专教学管理工作者都在思考:能不能尝试一种新的教学管理制度,使中专教学适应市场经济规律下的新形势?近年来对学分制的实践,使我们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一、关于学分制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课程或等价于课程的教学量的计算单位,以修满规定的学分作为衡量完成学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我国从1978年以后部分高等学校开始试行学分制,并逐步推广。近些年来,少数中专学校也开始尝试学分制。学分制有多种模式,这里介绍一种基本模式。具体操作要点是:将教学计划规…  相似文献   

13.
一 学分制是以计算学生学习分量的单位——学分(credit hour)为手段,赋于相应的管理规定来作为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制度。学分制最初始行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大学,它是随着选科制而产生的。二十世纪后学分制流行于其他国家的一些大学和科研机构。七十年代未,为了加速培养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人才,我国也试行和逐步推广了学分制。广播电视大学就是实行学分制的成人学校之一。 目前多数成人大学在教学管理中都实行了学分制,部分全日制高校也采用了学分制。实践结果表明,学分制在教学管理中显示了众多的优越性,主要是指以下几方面: 1.由于课程的学分数,是按照该课程课内外总学时数的一定比例确定的,学分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4.
高中物理课程的多元化和可选择性必须与高中教学管理的改革同步进行。只有在高中实行学分制管理的前提下,课程的多元化才具有可操作性。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规定:“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课程由必修与选修两部分组成,并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该方案规定三年高中的总学分为144,其中必修学分为116,剩下的28个学分为选修学分,占总学分的19.4%。由此看出,我国普通高中的新课程实行的将是学年学分制。学分制的实行,它将改变我们实施多年并已习惯了的学年制教学管理,其变革的深度和难度不亚于具体学科课程标准的改变,对这一点应该有充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学分制是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广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根本保证。在即将推出的新的高中课程体系中,将全面推行学年学分制,建立健全规范的更具有弹性的课程管理制度。学分制是关联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多种主体的制度,牵涉教学管理的多个层面,廓清其含义,分析其功能,是研究普通高中实施学分制管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一、学分制的涵义1.学分与学分制学分是成功地学完某项科目所获得的分值单位,用于表明学生获得某种证书、文凭或达到某个级别所需要的接受科目教学总量,是记录学生学习经历和学习成果的一种方式。学分也通常…  相似文献   

16.
学分制是以学分计量的选课制为基础的教学管理制度,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国外的学校,国内的普通高等学校现已普遍实行学分制.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试行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与普通高校的学分制是不尽相同的,它有其自身的意义和特点.高职院校实行学分制将对学校的办学机制改革,教学改革以及校内管理改革起到积极的作用,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978年以来,我国有些高校曾把试行学分制作为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进行探索,通过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良好的效果。但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从学年制改为学分制是一项面广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当时的教学管理经验和管理水平等的制约,多数高校实际上只是实行了“学年学分制”,即要求正式注册的学生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修完规定课程,经考试合格获得相应学分,修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分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学分制改革的主要内容1.修订课程计划;2.增加课程量,开放专业课;3.尊重教师教学的自由和学生学习的自由。二、实施学分制改革的保障体系1.改革人事制度,建立与学分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模式;2.建立本科学生导师制;3.增加夏季学期,两学期向三学期转换。4.实行按学分收费;5.创建SLC(即学生学习中心).三、学分制改革效果的具体体现1.学分制的实施,修订了课程计划,压缩了课程学分,增加了课程资源,扩展了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2.学分制的实施为各专业的课程改革提供条件,特别是使课程重组成为可能。3.实施学分制,开放专业课,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课程组对外开放,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转专业的问题。4.实施学分制,推动了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的改革。5.改革教学管理机构,精简机构和人员,建立一系列新的管理模式,理顺教学管理机构各方面的关系,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加强服务意义,为全校师生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9.
根据武汉市教委关于“中职学校开展学分制试行工作规定”的精神,我校认真组织了学分制的试行工作。通过近一年的试行,我校以课程综合化改革为突破口,深入开展学分制课程体系的优化,深化了学分制教育制度的改革,推动了学校教学的整体改革。 学分制是重视学生个体发展,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的一种教育管理制度。它是以学分为计算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备受关注。实行学分制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2003年3月教育部出台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下称《方案》)和语文等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方案》中明确规定:普通高中“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并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情况”。各科新课标也分别提出了本科目的学分要求。准确把握《方案》和新课标中学分制的有关规定,弄清每个学分的要义,对于普诵高中实施学分制管理,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案》中有关学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