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节奏是武术表演与音乐内在联系的纽带,音乐的节奏严格控制着动作的节奏,也是增强武术表演艺术感染力的主要手段。动作与节奏是武术表演中两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文章从理论上对武术表演中节奏的含义、形态与意义以及围绕动静节奏在武术表演中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和分析,从而使武术表演者更好地感悟其深刻内涵,带给观众更美妙的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的享受。  相似文献   

2.
对武术散打比赛节奏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武术散打比赛中动作节奏和战术节奏(进攻节奏,防守节奏),能有效地调动和控制对手,掌握比赛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3.
动作节奏与意境的演练是优秀武术运动员和一般运动员在演练技能和技术水平上的本质区别,而动作节奏与意境演练水平的提高必须通过坚持不断的进行专项技术练习和理论知识的指导。文章通过对节奏与意境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归纳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研究贡献:对节奏的哲学规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对节奏的定义已经从抽象层次到达理论层次;对节奏与其他演练因素如,速度、劲力的交互作用进行了论述;开始注重对武术心理的作用进行的研究;对武术美学对节奏表现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已有研究对陈式太极拳动作节奏的演练进行论述。(2)不足之处:除了武术高水平运动员外的一般水平武术运动员偏重于研究武术理论方面并且大多数理论成果只是游走在武术的浅表部分;对具体的武术动作演练缺乏有效的、具体的指导性;缺乏对专项技术、动作节奏、审美与心理作用间相互作用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4.
动作节奏与意境的演练是优秀武术运动员和一般运动员在演练技能和技术水平上的本质区别,而动作节奏与意境演练水平的提高必须通过坚持不断的进行专项技术练习和理论知识的指导。文章通过对节奏与意境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归纳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研究贡献:对节奏的哲学规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对节奏的定义已经从抽象层次到达理论层次;对节奏与其他演练因素如,速度、劲力的交互作用进行了论述;开始注重对武术心理的作用进行的研究;对武术美学对节奏表现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已有研究对陈式太极拳动作节奏的演练进行论述。(2)不足之处:除了武术高水平运动员外的一般水平武术运动员偏重于研究武术理论方面并且大多数理论成果只是游走在武术的浅表部分;对具体的武术动作演练缺乏有效的、具体的指导性;缺乏对专项技术、动作节奏、审美与心理作用间相互作用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5.
武术套路中非技击实效性动作的技术特征与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套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不具备技击实效性的技术动作,它与技击实效性技术动作相比,动作姿态、节奏和幅度等内在结构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民族意识和观念长期作用于武术,逐步抽象为纯粹的运动式样。积淀在武术套路非技击实效性技术动作之中,表面上看非技击实效性技术动作的大量产生,是武术技击价值的失落,这一变化也使武术套路具备了丰富的文化与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6.
竞技武术套路运动技术体系主要由运动元素和演练元素构成。运动元素包括:方法、动作。单个动作是武术套路中的最小单位,几个单个动作构成了一个组合动作,几个组合动作又构成了一个段落,一个整套共由四个段落组成。演练元素包括:精神、意识、劲力、节奏、风格。其中,方法和动作构成了竞赛中动作质量的评分及难度评分因素,精神、  相似文献   

7.
音乐在武术套路运动中的运用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动作表现力,增强武术表演的艺术欣赏性,提高武术套路整体审美观,提高演练者与观赏者的艺术修养及艺术鉴赏力。在武术套路编排中运用音乐时应注意根据拳种类型的特点选用音乐,根据武术运动员的技术风格特点选用音乐,音乐的节奏要与动作的节奏一致等原则。  相似文献   

8.
1对节奏的再认识 在不同的领域,节奏亦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从大自然的角度节奏表现为,四季的更迭、昼夜的交替、花开花谢、潮起潮落等;从体育的角度,表现为人的呼吸、脉搏,人体的运动变化等节奏现象。就武术而言,节奏是指演练武术套路时,套路动作的速度、力量等呈现出的特有的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9.
高师武术专项课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湖北大学曾吉为了更好地提高高师武术专项课教学质量,宏扬中华之精魂,根据武术动作多变、转折起伏、节奏分明等特点,并结合自己教学的实践,本文认为要搞好高师武术专项课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武术教材的选择既要合理搭配,...  相似文献   

10.
以艺术学、哲学、美学等为理论参考,对中国武术套路演练中的动静节奏进行深入研究,认为在武术套路演练中动作要突现神韵,静要蕴含意境。同时,依据武术套路演练中动静节奏的上述审美特征,指出了动静节奏的艺蕴内涵应凸现出动迅静定,动韵静势,顿合规律等具体要求,进而推断出要从动态性、延续性、整体性、综合性的角度去把握武术套路演练中节奏的变化,为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提高武术套路演练的技巧以及其他从事武术科研的学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艺术辩证法"辨伪证真"的理念,围绕武术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观众四个层面,对技术表达与接收中所存在的"艺术门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艺术技术化非经验化",并强调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同时,运用艺术辩证法相关原理,在对线条、形体、动作、声音、节奏、色彩、光等感性材料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武术中"圆、无、反、转、省"的"艺术门径",为提高和丰富武术动作的艺术表现力与美学价值,增强武术动作的整体感和内涵力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武术散打运动的美学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的研究方法,从美学的角度对武术散打运动进行了探讨。阐述了武术散打运动的美学内涵,并把武术散打运动的美学要素归纳为:武术散打的崇高美、悬念美、意志美、节奏美。  相似文献   

13.
武术套路、体操都采用难度等级进行评分。现代散打中也有许多的难度动作,这些动作能体现中国武术的特点,能增加散打比赛的观赏性。而现阶段武术散打的技术又显得过分单调,能否将散打的动作进行难度等级分类,根据对抗性项群的特点及规则的可操作性原则,作论证了某些动作可以作为难度等级分类,并作了初步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用现场和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2012年湖南省大中学生武术比赛中大学组前六名男、女运动员的难度动作完成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湖南高校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难度完成存在脱节、流畅度差的现象,停顿时间大于3s的情况较多,并有延长的趋势;运动员完成难度动作的流畅度受难度分值的影响小,受难度级别的影响大,并随难度级别的升高而增加;现行武术规则和评判标准缺乏对难度完成流畅度的相关规定;效仿全国高水平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难度演练的节奏和衔接技巧是影响难度完成流畅度差的两个主要因素,提出了应加强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训练;注重运动员“气”的修炼根据运动员的难度竞技水平;合理编排难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竞技武术套路配乐是我国武术比赛改革创新的重大举措,预示着今后武术套路比赛与表演的走向。音乐的选择、音乐与动作节奏的和谐统一将是决定武术比赛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武术套路的训练中应根据不同运动员的风格特点、不同运动项目来选择不同的音乐,使套路演练的表现力能达到音韵和神韵的完美结合,取得更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试论武术套路表演的艺术构成及其欣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从优美的形态、鲜明的节奏、谐极的神韵及形式与技艺美四方面来论述套路运动的艺术美;同时,通过动作、意境、灯光、服饰、音乐等艺术成分对套路表演的艺术构成进行阐述;并探讨了如何培养观赏者欣赏套路的能力及提高欣赏水平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对武术表演专业选材进行了调查与研究。文章主要从武术表演专业发展现状、武术表演专业选材时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素质以及武术表演专业的专业能力进行研究。结果显示:77.8%认为五官形象重要。81.5%认为体形重要;对于内在素质的考查主要从选材对象的气质、是否有丰富的情感以及一定的文化艺术素养;从武术的“形”美、“韵律”美、身体素质、基本功与难度动作及武术意识考查选材对象的武术能力;从舞台表现力、想象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模仿能力和记忆能力来考查选材对象的表演能力。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菏泽民间习武活动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发现目前菏泽民间武术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面临着严重的生存与传承危机。主要原因:一是作为本质是一种搏杀术的传统武术已没有实践舞台;二是造成传统武术某些重要特征的封闭社会基础正被摧毁;三是现代中国人的生活节奏生活方式已经发生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武术要以比赛竞技的方式出现在各种赛场上,竞技武术就必须充分发展。自选长拳套路是竞技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竞技武术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选长拳套路的创编体现着竞技武术的发展水平。文章主要从竞技武术长拳自选套路创编时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自选长拳套路创编时必须注意套路整体的结构和布局,整个套路中演练节奏的变化,根据运动员特点进行不同难度设定,动作必须具有创新性等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