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探讨建设河南特色体育产业聚集区的建设思路与注意问题.通过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分析河南发展体育产业的良好条件,强调建设体育产业集聚区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结论:河南省特色体育产业集聚区建设应在借鉴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发展模式的基础上,重点打造少林武术产业集聚区等七大特色体育产业集聚区,并注意在建设过程中加强规划,调动政府参与的积极性,设立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抓住承接沿海体育产业转移契机,利用文化品牌,推动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2.
《湖北体育科技》2019,(2):103-106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河南省体育产业的发展路径提出了设想。研究表明:河南省武术产业、体育培训业、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彩票市场发展较成熟,而职业体育联赛、体育用品制造业和体育旅游业发展水平较低。在发展路径选择方面,河南省应在现有的体育产业基础上进行资源整合,通过构建体育产业基地和打造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来进行产业空间布局,进而优化体育产业结构提升体育产业质量,增加体育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值。  相似文献   

3.
对于体育产业发展的优劣,政府职能的合理运用和充分发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详细分析了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并对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系统解读。通过对一系列相关文件进行文本分析,发现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中政府职能履行存在着扶持不力,重政策制定、轻政策执行等问题。针对体育产业发展,提出河南省政府职能的转变策略:提振经济,助推河南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政策法规建设,使政策法规真正地落实到体育产业发展中;简政放权,发挥市场经济的主导作用;厘清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为体育产业市场的监管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对河南省体育产业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了解了河南省体育产业的现状,总结了发展体育产业的经验,找出了差距,同时也看到了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的前景,并为总课题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分析新加坡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及特征,总结新加坡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体育产业基地建设的四点启示:利用概念来营造体育产业发展的大环境;增强大型体育项目开展的延续性;实施体育产业"引智计划";创新机制,培养体育产业专门人才等。  相似文献   

6.
周凯 《体育世界》2011,(5):47-48
休闲体育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各地的关注,本文分析了河南省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结合休闲体育产业的特性提出了河南省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运用产业基地相关理论,结合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发展实践,对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概念进行了理论界定。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认为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是体育产业集群发展的高级化形态,是体育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政府行为。体育产业园区具有明确的边界界定,其经济一定发展程度,演化到体育产业集群后,再经过政府的认定,也可以转化为体育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通过SCP分析范式对休闲体育产业研究和分析,得出我国现有休闲体育产业规模较小、竞争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体育场馆建设的理念存在偏差和现有的经营管理水平还比较落后.提出了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推动休闲体育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不同地区休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大力推进休闲体育设施建设,构建国家级休闲体育产业基地等具有中国特色的休闲体育产业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是体育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和排头兵,研究其空间布局及演变规律对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2006—2021年国家体育总局命名、认定的334个国家体育产业基地为研究样本,运用最邻近指数、标准差椭圆、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空间格局演变的类型、模式及趋势,进而结合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探究其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性,并且随时间推移集聚程度呈上升态势;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空间重心迁移轨迹呈“迂回向西”发展,东西部地区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发展差距逐渐缩小;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在全局上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局部空间自相关中的象限分布未随时间发生明显的跃迁,存在较强的路径锁定效应。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空间格局演变是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创新环境、旅游资源禀赋、政府支持力度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各影响因素具有明显的强度差异和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结合国外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和我国区域体育产业发展现状,提出我国政府主导型区域体育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和途径为:规划建设好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打造各具特色的体育产业集聚区、集聚带;在产业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独特的地方生产体系;进一步建设好都市体育圈。建议:地方政府正确定位自身职能,合理制定集群政策;企业加强协作意识;协会加强服务功能;相关大学与科研机构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1.
场地设施是体育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的基础和重要保障,河南省各学校单位均具备场馆设施资源优势,如何发挥自身资源与外部结合是关键。通过合理利用城镇体育场地设施保障资源开展体育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将体育的社会服务功能从"辅助"功能逐步跨入到改善民生的"主流"功能上去是新时期民生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健身运动是适应社会发展大趋势,适应人民生活逐步提高发展的需求,适应体育产业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全民健身是整个产业体系的基础与核心。体育产业依靠全民健身打造浓厚的商业氛围。业余训练既需要浓厚的商业氛围、又需要体育产业的资金支持。因此,发挥河南省体育场的优势促进全民健身,构建河南省体育场的产业化模式,从而推动河南体育产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体育文化是民办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河南省民办高校在体育物质、制度、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但影响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因素有学生体育参与意识薄弱、校园体育氛围不够浓厚、体育场地设施条件不能满足需要等。同时对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潜在的发展优势和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张岩 《冰雪运动》2014,(5):75-78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让冰雪体育产业成为黑龙江省最具潜力的"白金"产业。通过对黑龙江省冰雪体育产业中的产业基地、产业链和支撑服务体系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发现黑龙江省冰雪体育产业具有产业集群发展的巨大潜力。为促进黑龙江省冰雪体育产业集群发展,认为在龙头企业带动、合理产业布局、加大引进力度、宣传平台建设和注重人才培养的基础上,黑龙江省冰雪体育产业拥有很大发展的空间。寻求和培育黑龙江省体育产业集群新发展,提高黑龙江省冰雪体育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使得村落体育有了较大发展。村落体育是社会体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有效载体,建设与发展村落体育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传播村落体育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谈等科学研究方法,以河南省"村官学院"十六个乡村工作站所在行政村的村落体育为研究对象,从微观的角度审视与分析了村落体育的发展现状、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和解决路径,虽不能以此为依据推断其它村落体育,但可为认识村落体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谈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农村体育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寻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断推进和强化文化强省建设的新形势下河南省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对策:强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体育意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农村村落,弘扬本地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河南省大中型企业职工参与体育活动内容、地点、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企业职工体育发展的对策,旨在为中国企业体育在社会转型期更好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利用文献研究、实地考察、田野调查、未来分析等方法,归纳总结出现阶段中原经济区主体——河南省体育休闲旅游开发的优势与面临的问题,从而能够正确分析河南省体育旅游产业开发的现实条件,进而确立产业发展对策,使这种资源优势尽快转变为产业优势,促进中原经济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中原崛起步伐的加快进行。研究结果将单个体育旅游资源整合成包括文化、功夫、休闲3方面的一个体系,形成具有相当规模的体育旅游产业,从而带动中原经济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乡村节庆体育活动是农村传统节庆活动的形式之一,它在增进邻里关系、提高村民健身及对促进河南省农村体育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部分乡村节庆体育活动的组织时间、活动内容及活动经费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乡村节庆体育活动组织时间多为春节、元宵节,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政府支持不够”、“缺少专业人员组织”及“节庆体育活动经费不足”是影响节庆体育活动开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文献资料、逻辑推理及综合分析等方法,简述我国体育城市建设的概况,并分析其背后生成的历史逻辑。研究认为,北京、上海、武汉、南京等体育城市建设在竞技体育成绩获取、竞技体育赛事承办、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大型体育场馆建设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同时在体育产业、市民健身等方面存在着不足,这种现象的生成同我国体育发展与城市建设的历史国情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深深烙印着近代屈辱受滞、现代奋力赶超的印迹。相应地提出,我国体育城市建设取得成就及面临不足具有近代受滞与现代赶超的历史必然性,搞好我国体育城市建设,要做好体育惠及民生的市民健康促进工作和体育惠及城市繁荣的产业发展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