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劳动课程目标是劳动课程实施的指南,在劳动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劳动课程目标呈现出为政治经济建设服务、重视学生劳动技术能力提升、提高学生劳动素养的不同特点。结合劳动课程目标演变轨迹,分析出《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课程目标的六方面新变化。具体表现为:课程目标以核心素养为表现形式,系统强调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劳动能力要求更加多元,劳动知识与技能地位去中心化,劳动习惯意蕴丰富,劳动精神系统凝练。推进课程目标落地,还需要系统思考劳动知识与劳动能力、劳动过程与劳动成果、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四育在劳动课程目标中的融合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对教师专业发展取向、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进行基本阐释的基础上,论述了小学教师职前教育中的课程目标问题。  相似文献   

3.
物理新课程标准将物理课程目标定位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实验设计能力作为科学素质的一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于开放性实验的设计具有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的特点,因而倍受命题者的青睐.要使设计的实验最优化,应遵从以下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4.
生物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具有基础性、实用性、普及性三个特点,它对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实践能力等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中学生物课堂教学的两类主要模式 现代科学方法论认为:模式方法是一种重要的问题研究方法,它是理论→实践、实践→理论的桥粱。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模式。研究和运用现代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认识水平和规范教学行为,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施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主义是近年来西方文化领域涌现的一种思潮。后现代主义课程目标观是在解构和超越现代主义封闭的、稳定的框架中的开放的、动态的目标观。文章提出建构后现代生成性、表现性的课程目标,还在后现代思想的基础上阐释了课程目标中科学的地位和作用,并且尝试对后现代课程目标观作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基于OBE理念,以生物统计学课程为例,构建了毕业要求、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三者的对应关系,确定了考核内容与评价方法,形成了达成度评价途径,并运用该方法对2018~2020年连续3年数据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调查问卷法进行达成度评价,连续3年的4个课程目标达成度绝大多数达到了预期值,个别未达成的经过持续改进也得以达成。利用定量分析法,连续三年的总课程目标达成度均达到预期值,前3个课程目标达到了预期值,第4个课程目标(科学素养)前两年未达成,但经过持续改进,第3年得以达成。  相似文献   

8.
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如何在初中实施生物新课程理念,实现生物课程目标呢?本文作者选择、确立了利用通过各项教学活动来逐步体现和贯彻课程目标,精心研究探究性学习的方法与途径。实践与研究的主要措施有:  相似文献   

9.
黄文扬 《陕西教育》2004,(11):13-13
新一轮课程改革确定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将过程与体验提到了突出的地位,强调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上的作用。本文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开发高校网络德育课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要求对课程的本体价值进行深入的哲学考察,以便确定它在德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同时要求正确地制定课程目标,在课程目标规范下,以网络德育价值为中心,选择和编制课题,确定课程编制模式,以构成现代化的、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网络德育课程。  相似文献   

11.
课程目标与高师教育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以课程目标为切入点,对教育学课程目标进行了界定,论述了教育学课程目标的内涵,提出了制定教育学课程目标要遵循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教育学课程目标在教育学改革中的作用,以及教育学整体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从素质教育整体观的角度分析了学科教育和生物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对基础教育中生物课程目标改革、教材体系改革和课堂结构改革的一些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课程的总目标"乃在提高大学生的品格素质与人文精神"。而作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目标指向性就是培养"职业人"的"品格素质"和"人文精神"。为了实现《大学语文》课程目标指向性,办学理念的纠偏是其课程目标指向性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加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是课程目标指向性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加强教学改革是课程目标指向性得以实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对课程目标的诠释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而学习论则是制定课程目标的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本从学习论的视角阐释新课程目标的内涵出发,重点从学习论的视域下解读新课程的心理发展目标,以突显心理发展在新课程目标中的核心地位,并试图建构以心理发展为核心的新课程目标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5.
铜是生物体的必需微量元素,本文较系统的阐述了铜在体内的存在形式及生物功能,铜缺乏及过量引起的生物效应,并进一步阐述了铜的络合物在抗癌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课程目标的实施与教材的编写是紧密相联的。新的生物课程目标包括知识教育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目标,能力培养目标。这些目标能演绎出在教学中具体操作的教学目标,应在教材中有所体现。生物学教材的结构体系包括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新教材的构成与组织与新的生物课程目标的内容和教学需求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从教学理念、课程目标、教师角色和教学方式四个方面的改变,讨论了新《课程标准》颁布对教师角色地位和自身素质改变的要求.教师要响应时代的召唤,顺应潮流、做教学改革的先锋.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基础教育现行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目标不尽完善 长期以来,我国在课程目标设定上存在着社会政治本位倾向,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得课程编制游离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体差异之外,重视了整体性、统一性,忽视了教育本体的发展,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把社会需要与学生个体发展对立了起来。课程体系受课程目标、教育目的制约,课程目标、教育目的中有所规定,课程编制和实施中就会有所体现。现行课程目标注重了对学生基本素质发展的规定,而忽略了对最能反映人的本质属性──创新素质的规定。所以,现行课程体系目标的不…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要说明了人才素质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中的作用,分析了物理实验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讨论了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20.
罗岩 《教育科学》2007,23(3):25-28
本文从分析我国高师教育学课程教学令人忧思的现状入手,明晰了课程目标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按照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本着教师教育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原则,提出了教育学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在此基础上对全面进行高师教育学课程改革,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