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研究篮球公共选修课中引入“动态分层教学法”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本文以210名身体机能相近、篮球基本技术无显著差异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教学实验研究对比法对“动态分层教学法”实施的效果进行教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动态分层教学法”能显著提高篮球公共选修课男生肺活量和立定跳远,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和提高篮球兴趣.“动态分层教学法”符合高校篮球运动的内在需求和学习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高校篮球公共选修课教学效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在背越式跳高教学中,作者采用“顺向”与“逆向”两种教学方法的比较研究,以探索其教学效果的优劣。  相似文献   

3.
实施新课标以来,对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好课”的判断不一,原因是体育课程缺乏基本规定性,判断忽略了前提、过于主观和体育学科发展的不成熟.认为“好课”判断需在分清课的类型基础上,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运用、教学效果等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4.
我校是省田径传统项目学校之一,学校业余田径队学生分布在各个班级作为体育“尖子生”,我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发挥他们的骨干作用.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我的做法和体会有如下几方面。1.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长处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是一门创造性的学科,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得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如何改进和创新教学模式,优化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实现“高效课堂”,是众多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师努力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请将不如激将”,这在中学的体育教学中也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它迎合了中学生年轻好胜自尊心强的心理特点,能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增强体育课的教学效果。但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对个别体育基础差,体质差和技术差的学生,却要慎用“激将法”。一青年教师在给某班学生上跨栏课的时候,对一体质较差的女生说,“瞧你这近1.70 m的个头是干什么吃的?”满心指望这女生能有所“突破”,但这位女生却因体质太差,过栏时摔倒了,结果脸和手全碰出血  相似文献   

7.
曾经有人在讲解“前滚翻”动作时,利用“球”和“方块”作教具,通过两个物体的滚动对比,让学生观察思考。体会团身滚动的动作要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从中得到启发,发现用“球”和“方块”解决跳跃和耐久跑中的教学难点,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在整队或上课过程中,因学生拖沓、懒散而浪费很多时间,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益。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采用“读秒法”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1.什么叫“读秒法”教师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动作,为了提醒学生提高完成动作的效率,采用高  相似文献   

9.
体育教学巧用﹃调﹄王玉琴“调”就是调节、调整。旨在把握、控制教学各个环节,调动学生兴趣,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体育教学中有许多“调”的艺术,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运用,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1“调谐”。在教学中,教师是教授行为的主体...  相似文献   

10.
以某大学2006级非体育专业的133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对照法、统计分析结合综合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在高校网球选项课中应用“智能满足法”教学和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得出用“智能满足法”教学能更好地贯彻网球教学原则、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中等专业学校体育术科教学中引入“合作教学”策略,并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教学效果上合作教学优于传统教学,并对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出现一种“放”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按教师布置的基本教学要求进行自我锻炼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迥然不同于旧传统“收”的形式。实践证明,这种教学的组织形式有一定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女生速滑课教学效果差的问题,采用“鼓励教学法”,并通过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比较分析,表明这种方法在教学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学生在跨栏中“怕栏”现象的原因,并在教学中采用“活动栏板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研究,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以较快的速度完成跨栏跑基本动作,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及对跨栏跑练习的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跨栏跑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蔡军 《体育学刊》2000,(1):36-36,38
在体操教学中实施“导学式”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十分复杂,了解和正确处理这些关系对提高教学效果极其重要。我们认为,“教”与“学”作为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两种主要活动,其逻辑关系主要有四种。 一、教等于学 “教等于学”是“教”与“学”之间的第一种逻辑关系。这种关系意指教师教多少、学生也学多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名师出高徒”的关系。 二、学大于教 在教学过程中,还可能出现学生所学多于教师之所教的情况,从而构成“教”与“学”的第二种逻辑关系。这种关系意指学生所学超过教师所教的范畴。一般而言,只要…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体育旅游发展态势进行了梳理,分析了体育旅游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巨大发展空间,重点对“互联网+”时代体育旅游的发展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将互联网信息技术融入到体育旅游中,构建健全的发展机制,为体育旅游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在获取理想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为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贡献了一定的力量.通过本文的研究,以期促进体育旅游产业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快速发展,并为其产业升级提供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问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手感”练习对篮球必修课技术教学效果的影响程度进行研究。在实验研究中采用增加学生在篮球课堂上触球时间和运用多种“手感”练习方法的手段,提高学生对球的控制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强化“手感”练习既对提高篮球必修课技术教学效果有明显的帮助,又有利于青少年运动员的智力、篮球意识和战术思维训练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田径运动技术原理普修理论课教学中采用“学导式”教学法进行了实验性研究,探讨“学导式”教学法在田径技术原理理论课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及其教学效果,为改革田径技术原理理论课教学进行了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东北财经大学97级学生篮球教学中运用“学导式”教学法的分析,探讨“学导式”教学法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旨在深化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