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等教育管理理论与方式的变革,源于大学教育活动者观念的变革,即人作为教育的主体,其在大学管理方式中的主体性作用。在实际生活中,科学与人性之间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无论科学与人性之间的距离有多远,在本质过程中他们仍会回归到人性。"人性假设"理论是对人本质的正确认识,并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上的、以人为主体的教育管理活动。在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教育管理者们希望能够通过寻求一种核心的价值观念,并通过这种核心观念确定教育实践的活动模式。  相似文献   

2.
人是人类的管理活动中,最重要和最关键的因素,对人的管理都是建立在对于现实人性的理解的基础之上。作为西方管理学基础的人性假设在科技和社会发展及管理者对人性的认识基础上经历了由现代人性假设到当代人性假设的演进,并将伴随科技的发展和人性自身的不断完善而向纵深发展,为管理模式的创建提供更多的人性参考。  相似文献   

3.
人是人类的管理活动中,最重要和最关键的因素,对人的管理都是建立在对于现实人性的理解的基础之上.作为西方管理学基础的人性假设在科技和社会发展及管理者对人性的认识基础上经历了由现代人性假设到当代人性假设的演进,并将伴随科技的发展和人性自身的不断完善而向纵深发展,为管理模式的创建提供更多的人性参考.  相似文献   

4.
人性假设是教育管理思想发展的基本理论之源。教育管理中的人性假设具有以预成性人性观为逻辑基础,以生成性人性观为演绎前提,以人性自由为终极目的的基本特征。教育管理思想的演进与人们对人性认识的深化相伴而生,在西方教育管理发展史上,先后出现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和"复杂人"等人性假设。经由哲学反思可以发现,它们都存在强调片面人性,忽视整体人性;重视预成人性,轻视人性生成;偏重人性"管理",忽略人性"教育"等认识弊端。实现教育管理思想的当代变迁,应首先完成教育管理人性观念从还原论到整体论,从预成论到生成论,从本体论到实践论的范式转型。  相似文献   

5.
教育管理学的人性假设与教育理念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以往的人性假设都只是在某一方面强调人的本质。"文化人"假设从整体出发,对人性的本质做出了符合时代发展的规定,文化人并非实体人,而是关系人,强调整体和谐,其本性在于动态性,本质上具有创造性。相应地,未来的教育管理理念应该具备一下特征:优化关系、引领创新、重视文化、满足人性需要、提升效能。  相似文献   

6.
人性假设与管理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性假设是实现管理创新的逻辑前提。在 1 0 0多年的管理活动史中 ,分别有“工具人”、“经济人”、“社会人”和“自我实现的人”等人性假设。在当代新一轮管理创新浪潮之中 ,新的“创新人”假设将会迅速完善起来 ,并促成管理模式的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7.
人是管理中的决定因素,关于人的理论假设也是管理理论研究的基本依据和基本出发点。学校管理的核心是教师和学生,关于教师、学生、学校管理者的不同的人性假设,会导致学校管理的方法不同。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校管理体制正在被打破,学校管理者对学生、教师要立足什么样的人性假设?运用什么样的管理模式来实施学校管理,才能更有利于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呢?  相似文献   

8.
关于生产力的内在本质理解,长期以来国内多数教科书、论著都是从单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去论述的,这种单一的"关系"解释混淆或等同为人的实践的对象性活动关系的其中方面.这不符合马克思的经典原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早就指出了人的"共同活动方式就是'生产力'"的论断.实际上,在现实生产的实践关系上,马克思是从"人与人的关系"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有机统一的总体关联上去理解生产力的,并且强调人的实践的矢量性,必须把生产力作为人--主体发展的能动表现和展开出来的本质(社会)力量的规定去理解,即从"人与自然的关系" 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这样一种人的本质规定去理解,而不是单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逻辑起点是学科研究域内最一般的抽象规定,根据逻辑起点可以推演出学科的理论范畴."人论",就是对"人的基本问题"即人性和人的发展问题的认识."人"是所有管理系统的主体构成要素,人在管理系统中的核心地位,决定了人在管理理论中的基本位置,管理理论范畴的建构必须从对"人的基本问题"的追问开始.从基于"政治人"论的古代政治管理、"经济人"假设下的现代经济管理和"文化人"视野下的当代文化管理等管理理论之"人论"的逻辑起点,分析教育管理理论研究中的人性观,推演出"人论"作为教育管理学理论范畴逻辑起点的适切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所谓人性,是指人所特有的,区别于动物的,通过自身活动所获得的各种属性的总和。管理的关键在于对人的管理,要对人进行管理,就要研究人性。人性假设,以对人性的一定看法为基础,在管理理论的构建和方法的设计上有重大意义,是管理的理论基础。不同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想,有赖于管理者对人性的不同假设。正确把握和运用人性假设,才能充分激发人的创造性,发挥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人力资源的最高价值,从而实现目标。  相似文献   

11.
在教育学人性假设日益丰富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领域中的人性假设研究也在不断发展,但是,却让我们越来越陷入人性假设讨论的迷雾。在高等教育管理领域中如何将其人性假设从教育学和管理学中剥离,凸显高等教育管理人性假设的特殊性,需要从科学假设的角度出发探究人性假设的本质,进而分析得出高等教育管理人性假设的本质及其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管理学视野中的生态和谐人假设及其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健 《西北师大学报》2004,41(5):123-127
人性假设是管理学的逻辑前提。在管理思想演变历史中 ,适应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时代诉求 ,人性假设先后经历了“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文化人”假设三个阶段。生态和谐人假设是适应生态文明时代的人性假设 ,其实质是组织要按生态文明时代的道德原理和伦理规范来进行管理。生态和谐人假设的提出和实现 ,意味着对传统的管理职能、管理体制、激励方式、组织文化等进行重新反思和深刻变革已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3.
管理首先是对人的管理,协调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纵观历史,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各种管理理论、管理模式的产生和演变,都是以人性假设论为前提的。早期的管理者并不是没有意识到人在管理中的特殊作用,而是他们依据的人性假设前提有所不同而已。在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学说中,对于人性的假设就有“人性善”、“人性恶”、“人性无善无不善”三种观点之分;而在现代西方管理史上,先后出现的科学管理模式、人际关系模式、权变模式就是分别从“经济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等人性假设出发的。  相似文献   

14.
作为现代社会中管理理论前提的人性假设理论,自诞生以来100多年的管理活动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不同历史条件下人性假设理论的形成分析,力图揭示这种变化中一些可以遵循的规律,以期对现实社会的管理活动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5.
“经济人”假设的内涵及其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学的众多假设中.经济人假设是最基本也是最招争议的一种假设。非议认为经济人假设不能代表人的全部本质,也对人的道德属性造成否定和伤害;而肯定则认为,道德也是能够得到经济学的解释的,人们正是在寻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形成了道德的约束。事实上.对于现实社会的各种问题,绝不能简单地用经济人的人性规定去解释。  相似文献   

16.
人性假设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基本理论前提。教育,不管是其理论建构还是实践活动,必然建立在某种人性假设的基础之上。人性是一个发展变化的现实的整体,处于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中,是实践生成的。教育促进人性发展的完整性与丰富性,应以人性整体生成作为自身的人性假设。教育乃成人之学,应合人性地展开。  相似文献   

17.
马歆 《教学与管理》2012,(24):35-36
一、人性假设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性人性假设理论作为西方管理学中的一个基本范畴,主要是基于对被管理者的需要和行为动机判定的有关人性的基本观点理论。对人性的基本判定往往隐藏于大多数的管理行为之中。西方管理学中人性假设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从"经济人"到"社会人"再  相似文献   

18.
人性假设是教育理论的立论之基,有怎样的人性假设,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理论。在现实教育中,往往以物性逻辑来认识人及其教育世界,人等同于物件、器具。以物性代替人性,是现实教育之惑,诠释的是教育中人性之事实如何。人性解放是教育所应秉承的理念与价值追求,是教育之道,诠释的是教育中人性之应当如何。因此,我们应建基于人性假设,认识教育之惑,从对人的贬抑和控制中走出来,达至人性解放,实现教育之道。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本质学说分为两个层次:人的类本质和人的现实本质;“虚拟人”的本质是对现实人的类本质的虚拟化,即对现实人的目的性、意识性和创造性活动的提升和对现实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超越;人的现实本质是无法虚拟的,它规定和制约着“虚拟人”的虚拟本质,后者只是前者在网络空间的一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0.
《石家庄学院学报》2021,(1):122-129
教师的职业具有"复杂人"假设的特征,而绩效工资制度的激励方式与考核内容中存在着"经济人"与"复杂人"的人性假设冲突。针对此种现象,高校可以在"复杂人"假设的主导下实行权变管理,合理根据环境变量调整管理变量,即根据教师特点确立绩效工资的激励方式,根据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制定绩效考核内容,以平衡当前绩效工资制度中的人性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