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香港三至五岁的幼儿近90%进入幼稚园或幼儿中心学习,幼稚园或幼儿中心弥补了家庭教育的不足。入读幼稚园或幼儿中心已成为儿童必经的阶段,而且一年级的教师也通常假设学生已接收了基本的教育。香港大部分的家长都希望尽早送孩子入学,以解除照顾他们的负担。但是,由于种种的社会因素,香港  相似文献   

2.
“幼稚园活动教学法幼儿课本”介绍陈淑安幼稚园教育是幼儿在未正式入学前的一个教育过程,也可以说是从家庭到小学的一个桥梁。作为教师,在编排课程时必须根据孩子们的身心特点,均衡地注意德、智、体、群、美五育的发展,希望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地学习,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参考》2012,(1):27-29
香港学前服务是指幼稚园及幼儿中心提供的教育和照顾。幼稚园是向教育局注册,为三至六岁儿童开设.现时大部分的幼稚园只开办半日制课程,既有高班、低班及幼儿班,也有部分幼稚园同时开办全日制课程。幼儿中心包括育婴园和幼儿园两类服务机构是向劳工及福利局辖下的社会福利署注册.  相似文献   

4.
在台湾,幼稚园的入园年龄是4岁到入小学前。幼稚园的收托方式分为半日托及全日托两种。 幼稚园的编组分班是根据幼儿的实际年龄和智力区分为大班或小班。每个班以三十人为限。每所园均得设园长一人,每个班两位教师(以女性担任为原则)。  相似文献   

5.
<正>在1911年-1949年的民国时期,幼儿园又名"幼稚园",幼稚园的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教育制度,得以确立下来。在幼稚园的教育活动中,教育者结合幼儿身心发育特点,制定了一系列教育原则。早在1916年,就有人介绍幼稚园的教育制度:"幼稚园为一种教育制度,专为四岁至七岁之儿童而设,乃教育上生理上技能上及道德上培养之基础。"同时,根据  相似文献   

6.
日本从1991年起实施为期十年的第三个幼稚园教育计划,有计划地发展与改善幼稚园,要求在2001年前凡愿入园的三至五岁幼儿全都能入幼稚园。我国解放后幼教事业有很大的发展,但近年来一些省市关闭与停办了数。百计的幼儿园,有些幼儿园被改作招待所、旅馆、酒店、饭店、商店等。本文作者认为:日本重视幼教、积极支持幼教、有计划地发展幼教,其基本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探究香港繁荣和高速发展的原因有一点不可置疑,那就是教育扮演了一个颇为重要的角色。一、学制与各类中小学教育学制香港的学校制度,包括两年或三年的幼儿教育;跟着是6年小学教育;三年初中教育;2年高中教育;2年中六教育;3年大专教育。幼儿教育香港的幼儿教育(又称学前教育)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香港政府教育署管辖的幼稚园,招收3至5岁的幼儿入学,比较重视文化知识教育,每天上课时间不超过4小时,多数是半日制。其师资由教育署负责,全香港幼稚园都由社团和私人主办,属于私立学校。另一个系统是由香港政府社会福利署管辖的幼儿…  相似文献   

8.
学前班教育教学小学化的表现及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前班绝大多数附设在小学内,接收入学年龄不够的幼儿。其教育教学任务本有两项:一是让没经过幼儿园学习的幼儿在入学前进行入学准备教育,以便幼儿入学后能较快地适应小学的集体生活和新的环境;二是一些幼儿在幼儿园阶段教育结束后,由于多种原因(年龄、健康)不能马上入学,通过学前班的学习进行小幼衔接和过渡。因此,学前班的教育教学应遵循幼儿生理、心理的特点,通过游戏活动促使幼儿体、智、德、美得到和谐发展,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但为小学做准备不等于学前班教育教学就可以小学化,按小学的模式和课程内容对幼儿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9.
香港幼师培训的发展:现况与前瞻邝李慧仪在香港,为幼儿提供服务的机构分两类:幼儿中心及幼稚园。前者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托儿服务,收托对象为2~5岁的幼童,由卫生福利司管辖。后者为3~5岁幼童提供学前教育,由教育及人力统筹司所管辖。在过去,要获取所需的认许...  相似文献   

10.
台湾幼教师资培养简述毛曙阳台湾的幼儿教育机构通常包括幼稚园、托儿所和其他儿童福利机构等,其中以幼稚园和托儿所最为普遍。幼稚园招收四至六岁的幼儿,属教育部门管辖,其工作偏重于教育,园内的工作人员被称为“教师”;而托儿所收托一至六岁的儿童,周社会福利部门...  相似文献   

11.
在党的十二大精神鼓舞下,临泉县幼儿教育工作呈现出新的局面。日前,已办幼儿园171所,183个班,入园幼儿5982人;已办起学前班167个,入学幼儿6350入。人园和入学前班的幼儿占全部适龄幼儿总数的15.1%,入园幼儿人数比  相似文献   

12.
"入学准备"项目的实施有助于幼儿顺利过渡并适应学校教育。加拿大对此非常重视,通过发展"入学准备"专项服务、开发"入学准备"测量工具、提高幼儿保育质量等途径支持幼儿"入学准备"。其中,纽芬兰与拉布拉多省的幼儿开端项目(KinderStart)作为幼儿"入学准备"专项服务之一,其成功经验能给我国幼小衔接工作带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之间在教育上的互相连接,是幼儿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期。西方研究者对影响幼小衔接的因素做了分析,认为下列五大因素对儿童的学校准备非常关键:儿童准备的程度,即儿童是否做好了个人的、社会的和认知方面的准备可以胜任一年级的学习;家长、家庭和社区的支持;高质量的为3~5岁幼儿服务的学前教育系统;幼儿园班级在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方面,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小学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  相似文献   

14.
幼儿联想识字教学实验研究黄秀美一、实验目的心理学家研究认为人学习各种材料都有最佳年龄期。4至5岁是幼儿开始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年龄期。中外专家也认为4岁可以识字,5岁最好。为使幼儿在入学前具备初步阅读能力,促进想象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入小学接受系统知...  相似文献   

15.
四、幼稚园的创造性戏剧游戏活动类型与辅导 (一)幼稚园实施幼儿游戏辅导的要点。 1.布置优良安全的幼儿游戏环境。 幼稚园充实游戏设备,布置环境是实施生活教育重要的课题。幼儿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中耳濡目染,自可收到潜移默化之功。 2.给予幼儿均等的游戏机会。 幼儿游戏的辅导首重参与活动,教师辅导幼儿除注重间接的暗示和积极的辅导外,尤应给予均等的学习机会。幼稚园进行团体游戏或角色扮演活动时,教师要特别注意是否全体幼儿均有参加的机会,使幼儿能从实际参与中体验游戏活动教育的乐趣。 3.加强导护,配合幼儿游戏活动的…  相似文献   

16.
<正>教育部的《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将“生活准备”列为幼儿入学准备的四个关键内容之一,关照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园保教结合的特点,一定程度上澄清了长期以来社会大众对幼儿入学准备的片面认识——过于追求知识本位的学习,主观地缩小了幼小衔接的范围。幼小衔接的内容不能局限于知识上的准备与延伸,一味地强调读、写、算能力的训练,幼儿园应全方位地进行幼小衔接。本文就当前儿童入小学后在生活适应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谈谈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发展,日本浜松市立可美幼稚园制订了适应不同年龄幼儿的教育构想。 3岁幼儿逐阶段的教育要求和内容 一、适应幼儿园生活: 1.对班级老师有亲切感。 2.能找自己喜欢的玩具玩。 3.能帮助母亲、老师照  相似文献   

18.
四、幼稚园的创造性戏剧游戏活动类型与辅导 (一)幼稚园实施幼儿游戏辅导的要点。 1.布置优良安全的幼儿游戏环境。境是实施生活教育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们大陆幼教代表团一行20多人前往台北市南海实验幼稚园、台中市儿扬幼稚园和台北桃园市幼稚园进行参观学习,并参观了台湾一系列比较出色和完善的社区公共设施。 台湾的幼稚园大致可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类。公立幼稚园中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幼稚园采用先进的教学形式予以幼儿全新的教育而不教授读写算,也不开设兴趣班;另一种是幼稚园会根据家长们的需求开设备式各样的兴趣班。台湾的私立幼稚园跟我们的民办幼稚园差不多,其私立幼稚园也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幼稚园根据家长要求和幼稚园本身的条件教授幼儿读写算能力,并予以大量的练习,…  相似文献   

20.
孙铭勋(1905——1961),贵州平坝人,出身农民家庭,贵阳师范学校毕业,1928年正式入晓庄学校。在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民主思想的教育和影响下,孙铭勋成为最坚决的“生活教育”理想的坚持者之一。他先后参加晓庄纽稚园、迈皋桥幼稚园、新安幼稚园、上海劳工幼儿团、重庆育才学校的创建,参加《生活教育》杂志的编辑工作,曾在社会大学任教。[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